标题 | 在生活中发现数学 |
范文 | 刘霞 【摘 要】目前,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能力也较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这样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渗透,把数学概念、原理和公式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逐步培养起小学生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现本文就从生活化的教学观念、素材、情境、实践和作业等五个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出了自身浅薄的看法,以为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很多生活问题都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入手,进行解决。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并缺乏主动观察的意识,无法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应该善于从生活小事引导小学生,使他们产生熟悉感,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基本准则,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小学生虽然会做题,考试也能取得高分,但是却不具备举一反三和创新等的精神,不知道如何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以培养小学生的生活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统计和可能性”部分知识时,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能掌握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学会统计的方法。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融入生活化的理念,精心设计一个抽奖用的大转盘。由于小学生都有超市购物的经历,也参加过类似的抽奖活动,教师就可设置四个奖项,由学生转动圆盘,看自己获奖的可能性是多少。小学生参与该类活动的兴致较高,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也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获得一等奖的概率最低呢?通过思考和讨论,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时,应该考虑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并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以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全体小学生数学成绩的进步。 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有这样的疑问:应该如何选择生活化的教学素材呢?其实只要是小学生感兴趣的,能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知识的素材,都是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的。为此,教师应该善于观察生活,并对小学生多一些关心和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快速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向”部分知识时,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会辨别实际生活中的方向,并知道地图上的东西南北,以培养起他们的空间观念。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展示中国地图,使小学生了解中国各省市的地理位置。在地图中或者平面图形中,我们通常把上方称为是北方,那么和北相对的就是南,也就是地图的下方,左边和右边则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在小学生大致了解了地图上的方向之后,教师就可鼓励小学生分别说一说中国的北方和南方都有哪些城市,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这能使小学生体会到方向部分知识学习的重要意义,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方向问题。 总之,教师在挖掘生活化的素材时,要注重素材的价值性,避免因为素材选取不当,而浪费课堂时间,使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通过情境的创设,小学生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场景,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部分知识时,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如何使用人民币。而人民币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小到超市购物,大到学生缴纳学费等,都是与人民币挂钩的。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即教师可选出小学生分别担任顾客和收银员,在教室内模拟一个小的购物超市,使学生在实际的购物过程中,逐步掌握人民币部分知识。有小学生想买3本作业本,一本作业本是8毛钱,3本作业本是多少钱呢?如果该学生带了5块钱去购物,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效果比较明显。 当然,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的声音、动画和视频等进行情境的创设,以调动小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四、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现阶段,小学生获取的主要是书本上的间接经验,由于并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小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尤其是一些概念、原理等,理解得并不透彻。为此,教师可组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以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使他们产生一定的成就感,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部分知识时,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圆形的物品,农村经常使用的笸箩、从中间切开的西瓜面、未使用的粉笔顶头等都是圆形的。这样教师就可鼓励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找一找校园内的圆形物品,并使他们用绳子绕圆形物品一周,然后测量圆形的周长。可以發现,很多小学生测量的周长数据都是不一样的,存在一定的误差,问题到底出在哪呢?通过探究,小学生会发现圆形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这能帮助小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学习了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面积又应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就可鼓励小学生继续进行探究。 总之,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要贴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以更好地为小学生服务。 五、布置生活化的教学作业 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也是检验小学生是否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渗透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应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枯燥的作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他们的作业质量。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部分知识时,教学大纲要求小学生能准确判断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找准数量关系。这样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可选取与车辆行驶的路程、时间和速度,购买物品的数量、单价和总价等有关的应用题,帮助小学生快速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并理解正比和反比的实际意义。 当然,教师还可布置开放性的作业,鼓励小学生以合作的形式,组成实践小组,然后完成作业探究,这有利于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能大大提升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新课标下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步骤。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创设小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并善于挖掘小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布置生活化的实践和作业等,以真正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和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当然,教师还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生活手段等,促使小学生真正爱上数学课程,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裴海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J].亚太教育,2016(04):31 [2]周录利.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才智,2015(27):64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24):144-145 [4]胡庆正.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203 [5]林玉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03):57-5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