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
范文 | 刘洁梅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小学作文反映了学生对语文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作文指导,使学生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却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致使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多种形式的激励和指导方法,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乐于写,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指导策略 小学生是具有个性特点的生命体,他们的可塑性比较强,并且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如果在课堂中教师采用一板一眼的教学形式,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无形中总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人,在让学生写作时或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命题,或为学生制定众多条条框框,这不仅打压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将学生的写作个性抹杀在萌芽状态。为此,教师要认清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指导,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最终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小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的现象,这与教师的教学指导形式欠缺科学性有关。具体表现为: 首先,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故意提高对学生的写作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华丽的辞藻、优美的句型。一旦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教师就会以“差”“不合格”作为学生作文的评语,这便于无形中加剧了学生对作文的排斥感。 其次,做文指导形式单一。目前,多数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依然停留在“我讲解,你写作”的形式上,教师按照“从说到写”的原则给学生的思维上了一把“锁”,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基本雷同。在缺乏个性与自我的作文中,学生成了作文课堂的“傀儡”,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 再次,重视指导轻讲评。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指导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比较重视作文写作指导,比如作文的写作步骤、写作修辞运用等,但对学生作文的讲评明显减少了。有的教师误以为只要找几篇写得不错的作文给大家念念就行了,这样的讲评难以起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 二、提升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策略 1.激发想写欲望,提升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旦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写作能力提升就成为一种必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一定的相关素材,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比如,在写一篇关于想象的作文时,笔者通过多媒体形式为学生呈现了一幅画面,画面中有骄阳、有飞翔的鸟、有流淌的小河、有人在蓝天下行走等。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看到的场景展开一定的想象,写成具体的话。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思考和想象中,其中有一个学生写道:“在一个周末的上午,小华的家人带着她来到了郊外的一个小花园,他们全家尽情地玩耍,太阳公公也出来凑热闹了,看着人们在地上行走着、打闹着,太阳公公开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他开心地笑了……”还有一位学生写道:“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蓝天下的景色更是迷人,有嬉戏打闹的儿童,有缓慢步行的成人,还有潺潺流动的小河,这种景色是那么和谐,构成一幅天然的风景图。” 2.遵循生长规律,保护童言童趣 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反映,是用笔记录生活的方式,是最简单的“用笔说话”,尤其是在小学习作起步阶段,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往往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世界。为此,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虽然在初始阶段,小学生难免会出现语法不正确、用词不恰当的现象,教师要给予包容,切不可打压学生。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成长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当学生积累到足够多的语文基础知识时,他们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精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师强行打压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方向,势必会打压学生的写作激情,将学生引向讨厌作文的境地。因此,教师应遵循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自然天性,应鼓励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出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具体而言,教师可尝试以下几步:尊重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让学生先写一些简单的话;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事迹和现象,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深入启迪学生分析生活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丰富自己的情感与感受,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或感悟写出来。只有建立在学生生长规律之上的写作指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应保护学生的童言童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激励观察生活,写真写实写情 一篇作文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写作者是有情有感的,是富有启发和現实意义的。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教师要激励学生多观察生活,生活中有作文的素材,生活中有情感的源泉。在观察生活中,学生有时会迷失方向,不知道从哪个角度进行观察。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从生活小处着眼,以自己的视角看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曾写过这样的作文《新衣服惹的烦恼》,大概意思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新衣服,可是“我”却因为有新衣服而烦恼。因为每次穿新衣服弄脏的时候,妈妈就对“我”数落一番,让“我”不仅不能愉快地玩耍,还要认真看护新衣服,总怕它被弄脏,为此,“我”还不敢与其他同学靠近,总怕衣服被弄脏引得妈妈批评“我”,为此“我”的朋友也越来越少……该生以独特的视角,从学生最常见的事例出发,但小作者的想法却很奇特,从一个逆向思维着手写作,不仅具有写作的创新性,也体现了写真写实写情的作文法则。 4.提供体验机会,展示学生个性 名篇佳作之所以被世人长久地传颂,正是因为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某件事或某个事物的描述表达了出来,这种体验是作者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可能是作者个性特征的具体体现等。所以,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力施展自己的个性,强烈的情感是引发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指导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意象,让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比如,关于菊花的写作,古代很多人将菊花赋予人的精神内涵象征,还有很多描写菊花的文人墨客等,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这些优美的文章。再如,关于梅花的写作,人们往往用“傲骨”“坚强”等词语形容梅花,但小学生并不知道这些词的用法含义,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梅花的画面,当学生在寒风料峭的画面中看到梅花时,自然就会想到梅花的坚定、韧性等。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比如: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文章的奇特性还有哪些?当学生受到一定的启发后,他们的情感和个性就会被激活,这是打造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关键。 总之,小学生作文是他们能力和个性的体现,但在实际写作中,学生们往往会写出千篇一律的文章,不仅无法激起读者的兴趣,也无法展现学生的个性。为此,教师要给予学生写作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抒发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写自己的体验和体会等。一旦学生敢于写、乐于写、有话写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就会得到提升。本文结合当前作文教学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一系列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语文创作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个性化创作的真谛。 【参考文献】 [1]乔留芳.写出个性,突出自我———谈小学语文作文个性化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9) [2]孔祥雪.打好小学生阅读基础 不断提升写作能力[J].现代交际,2016(21):233 [3]左婷婷,孙义芳.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现状与应对策略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7):15-16+8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