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教学做合一”在中学生物STS教育中的应用
范文

    昝峰丽

    【摘? ?要】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应用到中学生物STS教育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STS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陶先生认为,事情原本应当是怎么做的便应当怎么去学,学生是怎么学的老师便应当怎么去教。他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亲自“做”的过程中学习。而在中学生物教材中有一个栏目“科学·技术·社会”,即STS教育,这个栏目主要介绍了生物科学知识在现今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所学生物知识的生产和生活价值。由于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实施起来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有非常广泛的知识面和灵活借助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综合教学的能力,这对很多教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这部分内容在目前的生物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笔者认为,把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应用到中学生物STS教育中,既能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又能让他们对一些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将来能够更加灵活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这将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

    一、“教学做合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的中学生物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STS教育。这部分内容基本是通过学生自我阅读或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粗糙而单调的教学方式削弱了STS教育对学生发展所起的强大作用。由于不能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学生自然对其敷衍了事。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STS教育知之不深,甚至根本不理解,故而将其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一直难以达成。而“教学做合一”把学习媒介从书本上的文字转化成活生生的大自然和真实的社会生产生活情境,把被动地看书看视频的学习方式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探究学习和发现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中的STS教育内容是“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书本上用了几段文字介绍了这两种显微镜的功能。这两种显微镜由于价格昂贵,中学生物实验室里一般不配备。通常,在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读读这几段文字,就算了解了这两种显微镜。而实际上学生阅读后并不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带学生去高校或者相关科研机构里去参观学习这两种显微镜的使用,哪怕是经由专业人员操作以后让学生去观察结果,学生都会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学生通过观察,亲眼看到了平常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这些显微镜下放大成清晰的图片,必定会对微观世界产生好奇,会对显微镜的使用和成像原理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参观学习等方式去经历和体验生物课程内容,学生必定会对生物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做合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出各学科的深层次内涵,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STS教育为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而“教学做合一”能确保STS教育在中学生物课堂落地生根,顺利结出生物学核心素养这颗果实。

    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课中的STS教育内容是“温室里的‘气肥”。根据“教学做合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温室中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学生亲眼见到了温室内产生二氧化碳的机器以及这些机器释放的“气肥”对植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必定在脑海里形成二氧化碳能帮助植物生长的认识。教师这时可适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什么不同?什么浓度的二氧化碳最适宜植物的生长?不同植物的最适宜二氧化碳浓度相同吗?让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设计相应实验进行探究。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要考虑如何选材,如何设置相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控制无关变量,还要对结果作出预期和分析。在这一系列严谨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像科学家那样地思考,充分地锻炼了理性思维。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他们需要细致地排查以便找出原因,需要改进实验设计或实验装置来解决问题。得出实验结果后,不管实验成功与否,他们都要分析实验得失,总结结果从而得出结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地培养起来。所以,“教学做合一”在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做合一”能使学生对科学、技术和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仍然是很多学生的学习常态。他们在刻苦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坚持认为眼下学到的知识除了应对考试,对今后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毫无用处。把“教学做合一”应用到中学生物STS教育中,能够让学生将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大生产以及今后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能够让他们对现今生物科学的发展、生物技術的进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推动以及这一切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有更加直观和广泛的认识。

    比如,《人的生殖》一课的STS教育内容是“试管婴儿”。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读读看看,学生的收获只会停留在知道有试管婴儿这个技术可以解决不孕不育问题,但却不会理解试管婴儿的原理,不会知道试管婴儿的操作过程,更不会知道试管婴儿这项技术的优势和弊端以及滥用这项技术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教师运用“教学做合一”,带领学生去医院相关科室参观学习,听专业医生进行讲解。学生则会对试管婴儿这项技术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也将深刻认识到滥用这项技术带来的健康风险问题、社会伦理问题和人口比例失衡等问题。学生在深入了解了试管婴儿后,必将体会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用科学的态度理智地对待生物技术的应用,并能通过自身的价值观去引领身边的人,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又如,《植物体的组成》一课中的STS教育内容是“植物克隆——组织培养”。教材简要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很多学生由于从未听说过这项技术,便觉得这项技术是个操作难度很大的技术,甚至认为这是只有科学家在非常高端的实验室里才能完成的技术。而实际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一般大学的生物实验室里就有全套实验器材和设备,学生只需要经过一定的指导就能独立完成所有操作,而且整个过程没有任何难度,成功率也很高。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植物体的组成后,便可以带领学生到就近的高校去参观植物组培室。学生经过观察和对比,会发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非常神奇,只要利用一种植物的一小部分组织就可以培养出成千上万棵这种植物,而且它们的各项性状完全一致,由于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只要给予这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生长条件就能培养,突破了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能在农业和林业生产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再由教师做示范指导学生进行技术操作,学生就能亲自培养出很多新的植物体,这不仅会让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产生巨大的敬佩之情,也会让学生对自身所学产生自信,让他们感到现在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是和社会生产实践相接轨的,将来自己也能利用所学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把“教学做合一”应用到中学生物STS教育中,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熊琳.课外实践活动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文汇,2019(04):41

    [2]朱晓燕,张罡,解凯彬.深度学习理论在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实践[J].生物学教学,2019(04):21-23

    [3]吴冬梅.生物学核心素养在家庭科学实验中落地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9(03):40-4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