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县域乡村教师专业进步的途径 |
范文 | 赵忠锋 [摘? ?要]城乡教育要均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这对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专业进步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县域乡村教师专业进步的途径如下:优化教育课程,形成教育特色;以“暖心”工程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以“接地气”的培训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教科研激发教师专业进步的内驱力。 [关键词]县域;乡村教师;专业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35?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3-0082-02 党的十八大提出如下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同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按照教育方针,要落实好以上两个文件,对乡村教师的专业进步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对教师职业定位、责任和目标等,有了新期待、新规划。新時代,乡村学校教师应该有新气象、新作为。 一、优化教育课程,形成教育特色 “现在人们不再能够享受到学历带来的预期收益,不再相信教育是跻身社会上层和增进幸福的有效途径”,“我们以往关注的重点是教育和培训课程的内容,目前正在转而注重对于所学知识的承认、评估和认证”,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结报告的这两句话道出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对今后教师专业进步和乡村教育的振兴有很大启发。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乡村学校升学率比较低,辍学率高,不少学生考不上高中,也没有“一技之长”,导致创业无门,被迫外出打工,导致终生遗憾。要振兴乡村,必须先振兴教育,培养适合当代乡村发展的人才。一般来说,县域内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考试评价等都是一致的,这不利于乡村教育的发展,更不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因此,乡村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要与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乡村学校应加快课程领导力建设,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并积极开发适应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例如,平地较多的农村学校可开发“无土栽培技术”课程,林区学校可开发“林果栽培技术与管理”课程,牧村学校可开发“牲畜饲养与管理”课程,渔村学校可开发“渔业捕捞与养殖技术”等课程。通过课程教学,逐步形成特色课程。 乡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各种实用人才,通过将基础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相结合,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村民最关注乡村教育的直接效应,即教育结果的显效性和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学校应该转变角色,将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相结合,在落实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抓好校本课程,做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等,提高乡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乡村稳定和社会进步。 乡村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立足学生实际和乡村实际,利用好乡村这个大课堂,以学生为本,开放课堂,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开发实践教育基地,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乡村教师还要做乡村文化教育者和传承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此,乡村教师应立足乡村文明,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教育,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等,让学生接受文化教育。此外还要将乡村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编入校本课程,帮助当地发掘和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学校文化。 二、以“暖心”工程激发教师的工作激情 师德师风工程的建设,必须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可结合乡村推进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开展师德教育。 要正确处理和解决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问题,如住房、孩子上学、工资等问题。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方能让教师安心从教。 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教师的素质提高,增强教师的文化自信。 大力培育和发现教师典型,弘扬正能量,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活动,评选“楷模教师”“最美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等,以此来温暖教师的心,用温情来化解教师的累,用大家的凝聚力来消除教师的苦和愁,让每位教师心存感激之情,让教师敬畏工作、善待工作,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 落实“以教师为本”的考核评价机制。乡村学校的特殊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刀切,可采取学区或小区域联评的方式,学校应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的考核评价办法,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以教师的专业进步为出发点,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根本,以看教师工作的进步大小为重点,让教师在自我比较中,寻找不足,获得动力,切忌与他人、他班比较。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并不断完善,让良好的机制发挥导向作用。 三、以“接地气”的培训交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2017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引领教师专业进步”部分明确指出: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指导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文件精神为教师的专业进步指明了方向。 现在,不同层级、不同内容、不同人数、不同方式的通识培训或定向培训和研修,让教师获益匪浅。但是,由于真正的“二次培训”和校本培训以及反思等没有跟上,从实效性来看,培训对教师的专业进步和对教育教学的提升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乡村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培训和“订单式”培训;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改变培训方式,变单纯的听或看为“对话式”“沙龙式”“问题导向式”培训等。培训机构方面,在发挥好作为县域教师教育发展机构的作用的同时,要组织好校本培训,结合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校际开展互动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同时,结合国家城乡教师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城乡教师轮岗交流,乡村教师要注重与来校交流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建立城乡学校联盟,通过定期的交流学习,提高乡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校内和校际组建不同层次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团队的合作与交流,达到解决问题、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个别学科教师,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师要适当承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帮助乡村职业技能人才成长。 四、以教科研激发教师专业进步的内驱力 教师老龄化和专业教师不足严重困扰着乡村学校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实践证明,教科研能使教师年轻、“一专多能”,实现越老越吃香、一人任多科教学工作。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教不研,一生只做平庸之师。只研不教,做事没有底气。很多教师由于没有教科研的意识和毅力而缺乏职业规划,缺少职业价值和职业理想,生活平平淡淡,毫无朝气。相反,有的教师潜心教科研,一次次的成就和收获使他们享受到教科研的喜悦,逐步确立职业目标,树立职业理想,实现职业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殿堂。 学校要制订教科研制度,特别是加大对教科研的奖励力度,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制订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教师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建立“教科研一体化”的運行机制,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立足于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将教科研的成果应用于教学,不断地优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一体化的教科研真正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方式、生活方式;适当建设促进教师发展的组织机构及设施,如名师工作室、创客室等,为教师的教科研提供便利和保障。 综上学校要不断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师开展基于学校的行动研究并持续进步,同时,通过校际联盟和建立学习共同体,让教师“手拉手”,传帮带,使教科研成果指向改善教学实践,不断将成果进行转化和推广,以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让教师在不断的获得感中享受岗位上的幸福感和事业上的成就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 ?参? ?考? ?文? ?献? ?]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编写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 袁贵仁.中小学校管理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周侯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