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小学开展咏凉诗诵读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王伟德 【摘 要】咏凉诗是武威地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咏凉诗词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精华与糟粕共存,选取哪些诗词进入课程资源作为诵读的内容,如何因材、因校开发地方课程,挖掘地域文化的内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以何种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是值得一线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咏凉诗;诵读;实践研究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凡读书……只要是多读几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诗圣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还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间地域文化。其中歌咏“凉州”的诗词歌赋,更是众多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选取哪些诗词进入课程资源,作为诵读的内容,值得语文教师认真思考。 一、明确开展诵读咏凉诗词活动的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学,源远流长。诗词是文学领域中的精华,而咏凉诗词则是诗歌领域的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开展诵读咏凉诗词活动,有如下好处: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抽掉人文精神,就只是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咏凉诗是历代诗人对自然、人生、生命的体验感悟,是地域特色鲜明的独特文化,对人们精神思想的形成、人格品质的养成、审美观念的改变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吟诵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让戍边将士出征前纵情畅饮凉州葡萄酒以壮军威的情景好似就发生在昨天;歌唱王维的“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烽头望虏尘”,历史的烟尘就在脑海中拂过;读了张澍的“夹岸丝柳垂长条,风吹拂波绿泚泚”,海藏寺幽静迷人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试想一下:学生如果穿着唐朝的衣服,吟诵着唐代诗人的诗句,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想,一定强于教师单方面滔滔不绝的讲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以我教育学生的经验来看,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很多教师往往无从下手。我们不妨转变思想,改变思路,从教育学生热爱家乡做起,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当学生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自然会感受到家乡自然风光的壮丽奇特;诵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一定能体会到诗中赞扬的英雄主义精神;诵读“腰悬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李益《边思》),守边将士威武雄壮的爱国形象跃然纸上;诵读“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许荪荃《武威绝句》),自己是武威人的自豪感一定会油然而生……组织诵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拼搏奋斗,这不正是一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清晰的思路吗? 3.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诗歌的语言,在叙事时概括简练,无一字多余;在描绘时角度巧妙,用词讲究,意韵传神;在抒情时,或直白、或含蓄,言为心声,又贴切准确。多开展诵读活动,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不会作诗也会吟,”一定会从咏凉诗词中汲取到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提升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确定适合中小学生诵读的咏凉诗词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读书,学生首先要有书可读。纵观凉州的历史,悠久厚重;留下的诗篇数量众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作为组织诵读活动的教师,我们一定要精心筛选适合中小学生朗诵的咏凉诗,编写校本教材,既要注意正确的价值取向,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比如,我們可以选编讴歌凉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诗篇,如扬雄的《凉州箴》、温子升的《凉州乐歌》、元稹的《西凉伎》、王翰的《凉州词》、许荪荃的《武威绝句》等;或反映发生在凉州的重要战事的诗篇,如王之涣、王建、张籍等诗人的《凉州词》、王维的《凉州赛神》、白居易的《西凉伎》、陆游的《凉州行》等;或再现凉州多民族生活图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的诗篇,如王维的《凉州郊外游望》、岑参的《戏问花门酒家翁》和《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 三、制定开展诵读活动的方法措施 诵读咏凉诗词,不论是在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还是在塑造人格、培养高尚情操的方面,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学校在组织上应精心设计,认真落实。 1.创设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环境,浓郁的氛围,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熏陶学生,让其感受到凉州文化的魅力。一所学校,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凉州名人画像、咏凉诗词佳句,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一定会油然而生,为自己是凉州人而自豪,为自己的学校充满人文气息而自豪。在校墙上、教室里、花池栅栏上、路灯灯柱上、板报上、橱窗内或? ? ? ? ? ? ? ? ? ?(下转第13页)(上接第11页) 楼道中,咏凉诗词佳作名句随处可见,处处弥漫着经典的气息,洋溢着凉州文化的清香,让学生随时都与先贤对话,与古人交流,让吟诵咏凉诗词的行为发生在课堂上、操场中、路灯下、树林边、校墙旁,才能真正达到让学生“不会做诗也会吟”的目的。 2.定时定人,落实诵读计划 开学之初,学校要制定计划,安排好各班及经典诵读社团活动的负责人,同时明确规定活动时间,让学生能充分利用早自习、上课前、中午预备时间进行诵读,除此之外还要规定每周的诵读篇目,明确哪些是必背篇目。负责管理这项活动的学校领导要亲自督促检查,绝不能让诵读活动流于形式。万事开头难,只有学校层面完善制度,负责教师能认真执行,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日积月累,学生必然会从中受益,充分汲取咏凉诗词中的精华,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厚积薄发,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3.丰富形式,调动师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生在诵读咏凉诗词的过程中,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厌倦心理,就难免会敷衍了事。如何消除这种不良心理,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呢?那就需要加入一点“佐料”,比如在班级内部每周组织一次诵读咏凉诗比赛,评出吟诵小能手,并适当给予奖励;在平行班之间,每隔几周可组织开展一次诵读竞赛活动,年级组或教研组对优胜班级和个人予以表彰;学校也可以利用庆祝传统节日开展吟诵活动,比如在国庆节让学生吟诵抒发爱国情怀的诗词,在中秋节让学生朗诵思乡念家的咏凉诗等。 咏凉诗词,光辉灿烂,是值得研究的大课题。而挖掘地域文化,诵读咏凉诗词,更是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武威市教育局组织了“万人吟诵凉州词”和“书香校园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等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对传承武威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资源,传播武威优秀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及弘扬和培育学生民族精神,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把诵读咏凉诗的课题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16 [2]袁海员.西楚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2018-12B [3]胡礼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J]. 语文教学通讯,2018-3B [4]王其英.历代咏凉诗选析[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 (本文系甘肃省2018“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1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