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
范文 | 王宝珠 【摘 要】“研学后教”与高效课堂共同呼吁小组合作学习的生成。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以及引发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现状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把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三点优势:第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第二,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第三,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我们有必要正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没有实质性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其次,讨论的问题缺乏探索价值,使小组活动使用过于泛滥。再次,学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勤于教学形式的模仿,怠于课程内容的理解。究根到底,以上问题的症结所在实质就是如何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途径的问题。 二、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途径 高效课堂强调的就是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要让学生真的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合作。 (一)科学搭配、合理组建合作对象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基础 建立学习小组只是让学生的合作学习成为可能,要想小组合作学习取得高效,分组必须科学合理。教师可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分编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同时可将全班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三类,使每组保证都有三类学生,其调配比例为1∶2∶1,使合作学习小组基本上都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然后再给每个小组成员分好工: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一名操作员,负责具体的操作;一名记录员,负责整理本组讨论或合作的成果;还有一名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出汇报。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使得每个学生都各尽其责,每次合作对他们来说都是充实而有效的。通过科学合理地组建学习小组,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为顺利进行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二)讲清合作规则、熟练掌握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前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未等其他学生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归纳众人的意见等。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巧妙设置问题、把握合作学习契机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关键 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即“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依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任务预设在“最近发展区”的框架内,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找准合作的切入点,并在这个切入点上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欲望的问题情景,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关键。 (四)展现教学机智、灵活处理课堂生成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保证 合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维碰撞、张扬个性的过程。组成合作学习群体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社会背景上的差异,造成学生思维、表达上的差异。合作学习过程是课堂生成比较活跃的环节,无论科学的“预设”如何尽可能地估计,都无法穷尽课堂“合作”的“生成”,教师作为课堂信息的重组者,应将差异看成资源,立足教学目标,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相机引导,展现教学机智,把课堂合作学习一步步引向深入。 (五)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强化集体荣誉感是小组合作学习高效的动力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对小组学习的成果、精彩的反馈汇报,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与鼓励。平时可以采取小组竞争,每课、每天、每周、每月评比,引入“基础分”(是指学生以往学习成绩的平均分)和“提高分”(是指学生测验分数超过基础分的程度),实行量化积分,强化集体荣誉感,可维持长久的小组合作激情。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热情是否高涨,思维是否活跃,交流是否投入,气氛是否融洽。教师要进行巡视,了解学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广度,合作学习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师生间的角色关系。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师生之间应该以民主平等为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把自己当成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与他们诚恳对话,和他们交流感情。教师作为教学主导者,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着权威、顾问和同伴三种角色,又是合作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执行者。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和发挥自身素质缩短师生的鸿沟,拉近两者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力求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二)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教师要处理好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只有当学生个体有了初步想法但又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这样做能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进步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在独立基础上的合作,可以把每个人的智慧发挥出来,这种合作是共享的、互补的,当然不讲原则、过多的合作也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都很明确。但是,我们不能光注重形式而忽视目标。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完全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如何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效性,只有认真分析影响数学课堂学生合作学习高效性的因素,并在教学中加以探讨,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再付诸于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总之,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真正理解、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创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成功,进而使他们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