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息技术下游戏化美术教学的运用与研究 |
范文 | 余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有效的融合,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能有助于营造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全方位、多渠道调动幼儿的感官,调动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表现力等,提升幼儿的美术综合能力。但在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有效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合理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美术教学中,让技术真正服务幼儿,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 ?游戏化美术 ?运用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216-01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力,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大量地融入幼儿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都从全方面具体阐述了幼儿园的美术教育,要求幼儿园合理运用多种手段丰富幼儿想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新《纲要》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园教学活动虽体现了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但缺少了将信息化广泛地运用到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教学活动中,这将对美术教学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能突破传统美术教学在时间上、空间上、教学手段和方式上的局限性,促进幼儿在活动中创新、主动的学习,基于此目的,在“根植于游戏化美术教学的课程研究”中,我尝试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游戏化美术教学有机结合、巧妙运用。那么,在信息技术教育时代,我们该如何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幼儿园教师应紧随时代步伐,加强对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信息化,切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我在大量收集和查阅相关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幼儿园教师及家长进行面对面谈话,结合设计的“信息技术下游戏化美术教学的运用与研究”的调查问卷(当面发放和回收,问卷回收率为100%),并完成了“信息技术下游戏化美术教学的运用与研究”家长调查问卷,及“信息技术下游戏化美术教学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组教师调查问卷并形成分析报告,从而针对性进行策略支持。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遵循适量原则。 现代信息技术具体、形象,能大大地开阔幼儿的眼界,充分激发幼儿活动和创造的欲望,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弊端,能促进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我在美术教学运用和实践中,尝试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有效融合。 (一)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过度使用多媒体 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通常出现无效或者过多的多媒体,干扰幼儿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出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教师过多的关注多媒体课件的音效和动画效果,表面上看,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但却分散了幼儿对活动内容的专注性和探究性,削弱了美术教学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二)多媒体使用不当,幼儿想象力无法发挥 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能将各种素材最大限度地呈现给幼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被扼杀。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扩展美术教学的容量和空间,开阔幼儿的视野,激发幼儿思考、探究和想象。 二、信息技术与游戏化美术教学实践的融合运用 信息技术让幼儿更生动、直观的感知美术教学内容,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可以由点到面的引导幼儿观察和欣赏,从而达到合理有效的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以大班美术活动《哇!小丑》为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游戏化美术教学有效融合,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大班脸部彩绘《哇!小丑》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感受、创造和表现“小丑美”,通过多媒体设置“小丑展”, 引导幼儿大胆感受小丑面部夸张的特点,并设置开放的自由讨论环节帮助幼儿多角度感受小丑的脸部特点,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化妆间”里投放不同的脸部彩绘颜料、粗细不同的画笔、各种假发帽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自由创作。活动开始前,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通过设计一封“小丑盛会”的邀请函,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创作兴趣,激发幼儿大胆地在自己或者同伴的脸上作画,进行艺术表现。幼儿通过多媒体欣赏不同造型的小丑,将自己认知中的小丑大胆地在脸部展现出来,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地将幼儿的作品及时的拍下来并通过多媒体上传到大屏幕上,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同伴及自己的作品。在活动中多媒体能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打破传统教学其固有的思想,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在脸部作画所带来的独特、快乐的情感。最后以“小丑盛会”的形式将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大胆放飞自我,释放天性,快乐地展现自己的作品。通过表演,幼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他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激情四射,我觉得这正是幼儿对小丑的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再一次体现,也是信息技术下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有效运用与融合。 三、教学手段和形式丰富而多样 儿童心理学家黄翼在《儿童绘画之研究》中提出:“儿童的绘画和美术家的绘画不同,并不是狭义的美术,而是一种游戏。”多媒体信息技术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例如:大班美术活动《青花瓷》,通过多媒体引导幼儿欣赏不同类型的图案和纹样,二方、四方连续纹样等,构成多种元素,改变传统的示范临摹教学,为幼儿提供更多具体、形象生动的感受。又如中班美术活动《彩色的大鱼》,首先是图片的选择和制作,活动采用了动画效果的PPT欣赏形式,营造鱼在海洋里游动的有趣画面,吸引幼儿主动观察与欣赏各种各样的鱼。图片的选择简单并且具有美感,其次是欣赏的角度和重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鱼的外形和花纹的欣赏与创作,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从多角度欣赏不同鱼的身体结构和造型,让幼儿在愉悦的美术教育环境下充分感受、欣赏、创造美。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让幼儿实现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丰富了美术教学的教学资源、手段和方式等,有效地改善了教学的互动性,具有高层次、高效率的现代教学手段。信息化美术教学活动能发展幼儿个性和天性,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和意识,引导幼儿发现美和感受美,发现美术教学内容所蕴含的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促进师幼互动的有效反馈交流,大大引领和促进了现代信息下美术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