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研学后教”理念下单元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范文

    曾少冰

    

    【摘 要】当前全国推行“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识字数量;读透教材,组织自学,提供识字方法;交流研讨,提高识字效率;反馈检测,巩固识字效果”,有助于提高单元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研学后教;识字教学;读透教材;交流研讨;反馈检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面对教材的庞大识字量,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二是如何更好地解决生字回生的问题?针对低年级学生和老师遇到的问题,并结合“研学后教”理念,笔者进行了单元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课前预习,了解识字数量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要达到预习的效果,就要具体布置预习的要求。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学生认识生字的数量。通常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布置读的要求:先要求孩子把整个单元的课文读一次,再在课本后面的生字表中找出要预习的单元生字读一读,要求把生字读准确。最后把刚才读的那个单元的课文最不会读的那篇课文再读一读,尽量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

    第二,布置圈的要求:要求学生查找课本后面整个单元的生字表,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生字圈出来,有能力的孩子鼓励在文中找出生词做记号。比如第三册课文《识字1》中有一个生字“宜”,单独一个字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或者说不清楚它的意思,可如果把它在正文中圈出来,孩子们马上就知道它可以和“人”组成“宜人”这个词语,读上几遍,意思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自检认读的要求:笔者会发一张识字数量卡,让学生圈出已认识的生字,在家里想一想不认识的生字如何识记。并让家长统计好孩子认识了多少个生字,还有多少个不认识。这样回到学校一检查统计卡,便知道孩子掌握生字的情况。以下是其中一个识字卡:

    二、读透教材,组织自学,提供识字方法

    “研学后教”就是教师在深入研究学情、学法、课标教材的基础上,提供学生学习目标、内容、方法的“研学案”。但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识字不多,很难理解“研学案”,只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提供一些简便的识字方法和要求作为“研学案”。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在识字教学中,笔者以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指导思想。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每上一节识字课,老师都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在掌握了识字方法,有了一定自学能力的基础上,第二学期,笔者从每个园地的“我的发现”中发现,编者是有目的地想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一种识字的方法,所以笔者会结合园地中“我的发现”渗透的识字方法在本单元的识字教学中重点指导。一般的做法是,出示本单元的生字难识记的字,提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学习,给出具体学习时间,进行识记生字,在识记的过程中把记住或理解了的生字(会组两个词)作记号,学习时间一到,老师进行点拨。

    例如:笔者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识字课进行了如下处理。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单元的生字,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生字。

    师:我们来看一看, 火页烦的“烦”字,这个字的页字边在古代表示人头,头好像被火烧,人会有什么感觉呢?

    生1:好像发烧那样。

    生2:很痛。

    师:是的,火和头合在一起的关系就是烦的意思,中国的文字真的很神奇呀!这种识字的方法叫字源识字。

    师:(板书识字方法)出示“瞬”字,看这“瞬”字左边是什么呢?

    生3:是“目”字。

    师:对,请认真看着我的眼睛,(快速眨了一下眼睛)我眨眼睛的速度怎么样?

    生3:很快,一瞬间而已。

    师:你还能说明白瞬字的意思了。联系动作识字也是一个好方法呀。(板书识字方法)

    师出示生字:槐 梧 桐 榴 桂 桑 棕 橡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4:每个字都有个木字。

    生5:它们都是与树木有关的。

    师:那就是说木字旁表示字的意思了。除了“桑”字,其余的7个字都有什么特点?这些字右边的生字读音跟这个字的读音有发现吗?

    生6:它们都是形声字。

    师:它们都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刚才我们用了“字源识字、联系动作识字、形声字”的方法识字,我们还有什么识字方法?

    生7:加一加、减一减。

    生8:找反义词。

    生9:编故事……

    师:现在我们用这些方法进行识字。提出时间十分钟,看谁识记的多,在识记的生字旁边做记号,时间一到,我们进行点算。

    十分钟后,学生记录不会的生字。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孩子在老师提供的识字方法(研学案)的引领下,愉快轻松地学习生字。

    三、交流研讨,提高识字效率

    “研学后教”,学生在“研学案”指引下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探究,钻研学习方法,生生互动,提升能力。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学习,学习完毕后,生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提高识字效率。在前一环节的过程中,学生已学习了不少的生字,剩下不会的生字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相互学习,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首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这一环节由小组长进行组织,组长提出各组员读出自己不会的生字,各小组想办法识记。组长记下全组都不会的生字,讲出难记生字的一些好办法,做好准备全班交流。然后进行小组间交流,各小组长读出小组还学不会的生字,老师板书,讲出一种识记难记生字的好办法,老师板书。最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用一些特别的方法记住难记的生字。出示一些韵文或文段包含单元的生字,进行朗读巩固识字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时进行如下处理:

    (一)趣味导入

    一只马儿真漂亮,两张嘴巴长头上。(骂)

    王姑娘,白姑娘,一起坐在石头上。(碧)

    二木( ),三木( ),二人( ),三人( ),双口( ),三口( )。

    (二)学习导语,整体感知

    1. 了解第五组课文的特点

    2. 复习巩固形声字识字方法

    (1)出示含生字的韵文

    huái

    榆树高, 槐 树壮,

    wú tónɡ

    梧 桐 树叶像手掌。

    liu

    石 榴 开花红似火,

    ɡuì

    桂 花花开十里香,

    sānɡ

    桑 树结果紫又甜。

    松树四季披绿装,

    zōnɡ

    棕 树喜暖在南方,

    xiànɡ

    橡 树耐寒守边疆。

    (2)多种形式读儿歌

    (带拼音)自由读、指名读、(脱拼音)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说发现

    (3)出示生字,观察特点

    槐 梧 桐 榴

    桂 桑 棕 橡

    出示儿歌:

    形声字,分两半,

    形一半,表意思;

    声一半,示读音。

    形旁相同是同类。

    3. 自主识字

    (1)小组自学

    xùn yùn shà jì qià

    迅 蕴 霎 寂 恰

    fàn zhì zhuō fán

    犯 稚 拙 烦

    shū jié fǒu hénɡ

    输 睫 否 恒

    shì wǔ quán jié

    拭 捂 拳 竭

    jìnɡ cōnɡ bàn shùn

    竟 匆 绊 瞬

    còu yàn tuò mò

    凑 咽 唾 沫

    ①组员先轮流认读生字,读不准的生字多读几遍。

    ②然后圈出形声字,组员轮流说出自己圈的形声字。

    ③最后说说剩下不是形声字的生字识记的方法。

    (学法指导:组长组织好组员先轮流认读生字;然后各自圈出形声字,接着组员轮流说出自己圈出的形声字,由2号汇报;最后说说剩下不是形声字的生字识记的方法;注意别人说过的生字不用重复说。)

    (2)多种形式读生字

    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个人读)

    (3)小组汇报

    ①小组2号负责汇报形声字

    ②小组汇报其他字的识记方法

    ③扩词

    4. 复现巩固

    (1)小组内抽读词语

    正确认读词语:迅速、恰好、犯错、稚拙、烦恼、输血、否定、拳头、竟然、匆忙、凑成、咽下、唾沫、蕴藏、霎时、寂静

    (2)出示含生字的句子

    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的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

    (3)出示自编含生字的小故事

    我的小表妹长着长长的睫毛,一上一下的,真可爱,她咽唾沫的瞬间就更可爱了。有一次,她竟稚拙地爬上自行车,霎时,逗得我们全家人都哈哈大笑。

    四、反馈检测,巩固识字效果

    “检测与点拨”是“后教”的主要部分。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须做好复习巩固工作,我们可以通过“开火车、猜字谜、摘苹果、找朋友”等多种多样形式来巩固。同时,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要认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最好。

    阅读心理学认为,阅读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识字的巩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阅读的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空间,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运用“先学后教”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识字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轻松识字的同时,也品尝到了识字的快乐,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在“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成功地互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提高,并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确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总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应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使识字教学步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理想境地。

    ■参考文献

    [1]刘百莹.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2]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6: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