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
范文

    林岭侠

    【摘 要】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终身道德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一个人未来职业与生活的支撑性因素。小学阶段作为一个人一生责任意识形成的起点,培养小学生的初始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性的。笔者对小学生责任意识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策略:以身作则,充当学生楷模;借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着眼课堂,培养良好习惯;家长配合,进行责任体验。

    【关键词】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策略

    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对小学生而言,责任心强,不仅学习自觉努力,勤于思考,而且更乐于接受和承担任务,并自觉努力完成任务。反之,缺乏责任心的小学生常表现出马虎、自私、任性,不会关心他人,不会关心集体等缺点。客观探究小学责任教育的现状,思考有效的策略,是教育回归本源的基础。

    小学教育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未来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笔者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立德树人所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要从素质教育的育人理念与目标出发,重视对学生责任心的教育和培养。那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身作则,充当学生楷模

    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经验证明,身教胜于言传。所以,教师自身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学生。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在上课铃响之前进教室;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要当天批改作业并发到学生的手中。一个有工作责任心的教师,自然会成为学生的楷模,学生的责任心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增强。笔者在接手一个新班时,教室的卫生很糟糕,非常令人头疼。起初,笔者只要踏进教室的门就环顾四周,发现地上有垃圾就弯腰捡一下;课桌椅歪了,动手移一下;讲台脏了,用抹布擦一下;作业本乱了,着手理一下……渐渐地,教室里的情况有所好转了:课桌排整齐了,讲台干净明亮了,本子也叠放整齐了……后来,组织学生召开了一次“我是班级的一员,我该做些什么”的主题讨论会。讨论会上许多同学都发自内心地说到身为班级成员应该为班级出力。这样,每个学生的肩膀上都担了一份责任,他们互相督促,共同承担起了班级中的劳动任务。教师的以身作则,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润物无声”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教育。一个好老师的言行,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借助活动,树立责任意识

    学生的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让学生经历践行责任的事,参与渗透责任心教育内涵的系列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体验,做中学,行中立,养成履行责任的自觉。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竞争中,学会了表现自己,达到了培养责任心的目的。

    记得去年,学校开展校运会时,班级中的一位女生,她个子比较矮,身体也瘦弱,自愿报名参加了400米的竞赛。在比赛场上,小小的她不断地努力,一直跟着前面的同学,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有些同学中途退出了,可汗流浃背的她还是坚持着,最后她得到了来之不易的第四名。虽然是第四名,但正是她责任心最好的体现。在这位同学的带动下,其他同学的责任心也加强了。运动员们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最终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此外,班级里还应尽可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组与组之间的知识竞赛、班与班之间的体育比赛等。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作为观众,都有为自己组、自己班争得荣誉的责任。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更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与此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着眼课堂,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教育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每一件平凡事”是笔者努力的方向,笔者同时也要求学生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参加好每一次活动,上好每一节课,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写好每一个字。大力倡导学生凡事都要做到专心踏实、认真仔细。笔者发现,凡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字迹大都潦草,说明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字写好了,作业本干净整齐了,学习态度端正了,那么作业的正确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可见,认真的学习态度正是学生责任心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不厌其烦地“反复抓、抓反复”,塑造学生上课主动学习的责任心,现在同学们逐渐上课专心听讲了。当有老师选我们班上公开课时,笔者告诉大家这是老师对我们班的信任,也是平时同学们上课遵守纪律、积極发言的责任心换来的。同学们都很珍惜每一次的机会,表现也就更棒了。

    四、家长配合,进行责任体验

    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另一重要渠道。但如今的现实情况是学生备受家长的宠爱。为了使学校的教育成果不白费,更为了让责任感成为学生稳定的内驱力,这就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

    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笔者利用“校讯通”这个便捷的平台,主动与家长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在与家长们的交流中形成培养孩子责任感的共识,并推荐家长们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如: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鼓励孩子多做家务……把责任意识的培养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中,融入于劳动、做事、待人的实践体验过程中,使学生的责任感得到巩固和提高。

    总之,责任心是学生做人之本,是学生立足社会之本。而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们要吸纳家庭的教育力量,集合社会的教育力量,齐抓共管,互相交流,建立一个积极的教育团体,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共创佳境。

    ■参考文献

    [1]张万祥.培养责任心:一个亟待强化的课题[J].班主任,2012(05).

    [2]郝明莉.缺乏责任心的学生不能持续发展[J].班主任,2012(05).

    [3]李海娟.关于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小学教研版,2009(04).

    [4]李桂林.浅谈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