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让问题成为求知路上的“动力火车”
范文

    金海燕

    【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千万别忽视问题的存在,因为它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创新学习的关键,它将是学生求知路上的一辆不竭的“动力火车”。文章试从创设问题情境、发现问题、反馈问题、延伸问题等角度出发,浅谈如何让问题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动力火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为“疑问”能使学生感到茫然,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学生学习数学往往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其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求知之路上不竭的“动力火车”。

    一、课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动机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学习,需要有学习数学的动机并激励他们,推动他们,重要的是内部动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向往和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乐趣等。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悬念引入新课,引发学生质疑的兴趣,意趣生疑,由疑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使之产生好奇,进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动机。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一系列问题。师:“现在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师:“你能接着提问吗?”学生思考了一下,纷纷举手,有一个说道:“现在如果只有一个苹果,同样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到多少?请用手指表示。”这一下,其他学生懵住了,有的学生会用半截手指表示,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半个苹果”。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这下子可真的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学习的需要。

    二、学习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解决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強烈。”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或感到疑惑的,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必将推动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这种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引导他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而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当学生了解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观察手中的年历卡,判断2001年、2012年、1800年、1900年、2000年、2004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然后,笔者就设疑:“老师出生于1981年,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这样一来,学生产生寻找新的判断方法的欲望。当得出规律后,又让学生观察那些年历卡,用刚才的规律验证一下,引导学生质疑。结果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1800年、1900年的年份数字除以4,也没有余数,它们却是平年呢?这再一次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

    新的发现激发了新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又生发出新的探究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三、反馈中出现问题,帮助学生辨析提高

    学生在探索反馈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之间通过讨论、争辩、交流启迪思维,激发灵感。在交往互动过程中,优等生可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我们教师应格外关注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困惑及问题,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辨析提高。

    例如,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学完倍数问题后,笔者设计了一堂综合实践课“小虎的一家”,主题图中不仅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虎,还有奶奶养的鸡、鸭、鹅。同学们可以通过提问后解决祖孙三代的年龄及年龄间的倍数关系,还有鸡、鸭、鹅的只数及倍数关系。

    又如,六年级分数应用题:六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领了100棵树苗,上午种了■,还剩多少棵?其中一名同学很快算好了,说:“还剩60棵。”算式是:100×■=60(棵)。全班有一小部分人同意,但大多数表示不同意。老师听后,不加否定,更没有批评,却说:“你的解法也有道理,要是把题目更改两个字,那就完全做对了,你能改一改两个字吗?”经过一番讨论,得出刚才的解法是针对上午“已种多少棵树苗”而言的。老师又接着问:“如果要求的仍是‘还剩多少棵呢?你有办法了吗?”这位同学作出了正确的解答。这样对待学生在反馈中出现的问题,其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困惑,更在于训练学生分析、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延伸问题,诱发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是一个系统联系的过程,当一节课结束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同学一般都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不能不说,课堂教学确实解决了问题,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不能课内损失课外补,又要留有“尾巴”——让学生携着“问题”离开课堂。因此,在每节课结束后,设法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可需之材,使学生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从而使他们不管在课前、课后,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一)自“省”反“问”

    问题解决后,应对所完成的工作自觉地进行反省,做到“求取解答并继续前进”,而不只是满足于用某种方法求得了问题的解答。在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结束后,可以继续提出问题,如:这种方法正确吗?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在课堂结束前,要留有时间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反思“我还有什么疑问?打算怎么办?”等等。

    (二)“做”中悟“问”

    把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是重要的现代教育理念。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和完善。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提出问题。比如:教学《角的认识》后,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枚图钉做成一个角的模型,并用手转动角的一条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巩固角的概念,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当两条边重合时是什么角?如果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按逆(顺)时针旋转一周后或继续旋转下去将得到什么角?这就为以后继续学习角的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三)伸“趣”“问”

    课堂结束前,教师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悬念问题,从而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例如,在《年、月、日》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并提出:为什么要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呢?年年都是平年或都是闰年不是更方便吗?学生对此不能清楚加以解释,因而易于产生好奇心。于是教师可以启发:“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解决它的办法。”学生再一次被激起探索的欲望,于是将探索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

    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创设、处理问题,让学生能驾驶着这辆不竭的“动力火车”在求知之路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戴悦,秦昌扬.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解决者[J].教学与管理,2004(09).

    [2]斯苗儿.小学数学典型课例评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李斌.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3(1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7: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