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小学低年段个性化语文作业探究 |
范文 | 黄雪 【摘 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基础条件,教师要在这些规律和差异的基础上设计可选择、丰富灵活、评价多样的语文作业,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生活事件进行分层、分组与个别指导。 【关键词】以生为本;个性化作业;语文作业;作业设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标准》为广大教师指出了教学方向,回答了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教”的问题,其精神内核便是“以生为本”,如提倡“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展开教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以生为本的特征与内涵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和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虽然《标准》已经于2012年开始实施,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依然没有实现其教育价值,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依然繁重,学生的作业同质化。因此,在学生课业负担繁重以及作业同质化的现实背景下,以生为本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呼吁个性化作业的实现。 一、以生为本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为根本立足点,要求不同的教育主体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不同的教育主体包括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甚至是全体的公民,其中,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会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主体,这就内在地要求教师具备以生为本的素养。只有如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才能尊重每一位学生,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异,个性化地指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收获,成长成才。个性化教育主张从学业规划指引、课堂教学方式、课程体系设计、课外学习方式、教育评价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等维度构建从学生个性出发,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个性化教育改进框架。个性化作业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是课堂教学方式个性化的重要方面。个性化作业指导建立在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条件不同、未来发展不同,所以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尤为重要。 二、个性化语文作业的特点 (一)可选择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作业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式之一。选择性作业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作业,既有必做的作业又有选做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首先,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作业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但往往会导致教师布置的作业同质化,因为每一堂课,教师要教给每位学生的知识是一样的,所以每位学生要巩固的知识也是一样的,布置的作业自然也是一样的。然而,作业不只具有上述功能,它还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这样,教师就需要多样化地设计作业,让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可以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布置一定的必做作业,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差异布置选做作业。其次,将分层选择与个性选择结合起来。在选做作业方面,教师可以从多个层面设计作业,让学生进行多层次选择、多角度选择,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分层作业针对的是班级中不同类型的学生,是粗略的个性分类;个性选择针对的是每一个学生,是精细到每一个学生特点的作业设计。个性选择的作业不是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完全不同,而是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的作业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强调的是最好每一个学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作业进行适当延伸。 (二)丰富灵活 作业的丰富灵活表现为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多样。首先是形式的丰富,长短结合。作业根据需要完成的时间分为长作业和短作业,长作业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短作业则相反。实践性“长作业”作为一种自课堂走向生活的跨越式作业,具有完成周期长、内容综合、实践性强、资源丰富、方式自由的特点。其整合知识与经验、思维与情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的目标直接指向深度学习。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考虑长短作业结合,既给学生布置短时间内可以完成并能巩固所学知识的短作业,也适当布置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具有知识延伸性质的实践性长作业。长短作业结合,不仅可以丰富作业的形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由于长作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学生实践,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能力与资源,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其次是内容的灵活性,即教师设计的作业内容是丰富的,可以有纸质的作业,也可以有实践性的作業;可以有动手的作业,也可以有动口的作业;可以有确切答案的作业,也可以没有确切答案的作业……只有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学生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三)评价多样 传统的作业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的作业多是纸质的,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纸质作业并在作业本上做批注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单一、死板、互动性差,很难实现作业巩固知识和发挥个性的功能。作业是教学的一部分,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各教育主体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多样化评价。首先是评价主体多样化,即评价学生作业的不能只是教师一人,还要有家长、同学、学生自己。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作业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发挥作业的有效性。其次,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即评价主体不一定采用纸质作业批注这一种方式进行评价,根据作业的情况评价主体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奖励评价、信件评价、互提意见等方式进行作业评价。最后,评价过程多样化,即评价主体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的过程可长可短,值得肯定的作业可以直接表扬也可以隐晦表扬,表扬的程度也可以不同。这都需要评价主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作业情况在评价过程中恰当把握。 三、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 (一)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个性化语文作业要照顾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作业可能会起到作用,也可能不能引起某些学生的注意。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其中的“学生”不是一个整体,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学生,而是有不同特质的个体组成的富有个性的学生。但是,在集体的课堂上,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兴趣点,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爱上教学内容。其实,这与以生为本个性化指导的教学理念并不冲突,因为课堂是动态的,是可以延伸的,教师可以在作业设计中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第一,课堂观察。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教师观察学生兴趣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就某一教学内容的行为反映、由某些内容引起的兴奋度等等。这些观察是教师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基础。第二,设计根据观察,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兴趣的作业,即作业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第三,个别修正,为个别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供他们选择。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一分钟》一课时,笔者在课堂的读课文、认生字、讲故事等环节仔细观察学生,了解教学中不同学生对不同教学内容的兴趣点,观察到每一位学生感兴趣的部分,如小雅同学对课文中的“哈欠”很感兴趣,在笔者讲课时,她故意打了一个哈欠,课下与同学聊“哈欠”。笔者在作业设计时特意加了一题有关“哈欠”的选做题,由于小雅做事马虎,往往缺乏坚持,笔者的选做题就针对她的这一特点要求对身边打哈欠的人进行调查,了解“哈欠”,并与其他学生分享。这样的作业虽然是选做题,但是抓住了个别学生的兴趣点,暗含针对性,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因此,这是有效的作业设计。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而言,这样的形式都是可行的,彰显了以生为本理念的教育价值。 (二)结合生活事件 学生的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校外生活更是多样。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事件都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助推器,也可以成为教师作业设计的素材。《标准》强调“学科教学生活化、实用化”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学要遵循这样的理念来教学,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还包括作业设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作业,尤其是学生生活中的事件,最好是以学生为主角的事件。这些事件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亲身体验过的,因此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深度认知,促使他们积极完成作业。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日记两則》时,学校里正好开展募捐活动,募捐的对象是青海山区的小学生,学校号召全校师生为青海山区的小学生捐赠衣物和文具。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精心挑选了要捐赠的物品,大部分都是实用的文具和干净的衣物。班级里的小庆同学有一位青海的亲戚,是他的大哥哥,经常给他通电话,还写过信,从那位大哥哥那里,小庆同学了解了很多有关青海学生的情况。受小庆同学的启发,结合募捐事件,笔者设计了“给青海山区学生捐赠物品并写信”的作业。对于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小庆来说,这样的作业可以给他表达自己的机会,他可以运用课文中的生字来写信,不会写的字也可以用图画来代替。小庆给青海的大哥哥写了一封信,还给捐赠的对象写了一封信,他稚嫩的字体表达的是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他试图在信中抒发情感,表达愿望。这样的作业,给小庆提供了一种表达自己的途径。班级里的其他学生也踊跃参加,很多学生写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封信,受益匪浅。 (三)分层、分组与个别指导 在作业实施层面,以生为本的个性化作业要求教师进行分层设计、分组对待、个别指导。分层设计即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一般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符合相应层次要求的作业,可以是必做题也可以是选做题,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实践作业。分类对待,即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可以有多个人也可以是个别人,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的,需要教师进行不同的、多样化的分组。如,做事仔细认真的小组、写字马虎的小组、背诵能力强的小组等等。个别指导是指教师在分层分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个别需要一对一指导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这里的个别学生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任务下,或作业要求下可以是不同的对象。经过分层设计、分组对待、个别指导,教师在作业设计中既可以照顾全体学生又可以兼顾学生个体的发展,尤其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并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作业指导。同时,至少在一段时期内,比如在一个学期内,保证每一位学生作业的差异性。这是符合学生兴趣点和发展需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继平.社会转型期以生为本的社会文化观重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03). [3]王振权.教育适合学生:个性化教育实践范畴[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 [4]杨晨.实践性“长作业”:指向深度学习的课程形态[J].小学数学教育,2017(2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