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开展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
范文 | 杨翠清 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留守儿童的教育,必须做到:关注并塑造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灵,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给予留守儿童无限的关爱,让爱无处不在;精心挖掘教材,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适时进行家访。 关键词:留守儿童;班主任;教育工作 身处山区,很多家庭因为经济原因,父母不得已外出打工为孩子赚取生活费和学费等,许多孩子便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精心照顾,遇到失败与挫折时缺乏精神上的支持,从而产生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很多孩子因此走上歧途。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很多留守儿童。对于如何教育好这些学生,教师时常感到棘手,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教育好他们。因为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过于溺爱,导致缺乏约束的留守儿童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父母的陪伴,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导致留守儿童大多对学习不上进。试想,父母在电话中的叮咛怎么抵得过现实社会的诱惑?年幼的他们一放下电话,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学校有位三年级的学生,因为父母离异,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奶奶特别疼爱这个小孙子,对他疏于管教,又经常给他零花钱用。他一有了钱就去上网,慢慢地,因为沉迷网络游戏,他开始逃学。虽然班主任想尽办法做他的思想工作,但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只能请他父亲协助管教。他父亲在家的时候,他表现得很乖,但他父亲外出没几天,他又开始逃学了…… 作为班主任,笔者常常研究这些典型案例,以下是笔者引导与教育留守儿童的几点体会。 一、关注并塑造留守儿童健康的心灵,着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他们在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乏父母的关心和照顾,因此留守儿童会比较内向、自卑等。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常常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并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这样不仅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还能够及时地疏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懂得父母出去工作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从而体会父母的用心良苦。为了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教师如父母般的关爱,笔者常常用“我相信,我能行!”等语言激励他们,呵护、培植他们的自信心。不管是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笔者努力发现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并正确引导。不仅如此,笔者还通过“好习惯小标兵”“生活能手”“学习之星”等评比活动,激发留守儿童的上进心。 二、给予留守儿童无限的关爱,让爱无处不在 俗话说:“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留守儿童缺乏关爱,渴望得到教师、同学、父母、社会的关怀。因此在工作中,笔者努力做到细微之处见真情,真诚地关心、热心地帮助留守儿童。 我班的小文同学,由于父母离异,父亲为了生活,在广州打工,她则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性格内向,成绩也不理想。在一次“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作文小练笔中,她哭了。笔者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十分心疼。从此,笔者常常邀请班里的学生与她聊天,在生活上对她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习上也单独为她辅导,只要她有一点进步,笔者就給她一些奖励、一些惊喜。渐渐地,她开朗起来了,也比以前自信了。 笔者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学生更多的爱。感受学生的心灵之语,便是笔者最快乐的一件事。作为教师,我们要从细节上多关心留守儿童,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做到及时沟通,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三、精心挖掘教材,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我们无法改变学生的家庭环境,但我们可以在学校营造和谐、温暖的学习环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广播、刊物、宣传栏、集体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常常让班上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对一地帮助他们,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笔者常常买一些励志丛书送给班上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及时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使他们逐渐明白:有挫折才有成功。 四、加强家长与留守儿童的联系,适时进行家访 每学年伊始,笔者总是先调查班上有几名留守学生,逐个上门了解学生情况,嘘寒问暖、辅导功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们仍然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让他们孤独的心有所依靠。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亲子教育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都无法取代的。所以,笔者常常打电话与这些学生的父母沟通,希望他们与孩子多做交流。这样,虽然远隔万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爱。 对于留守儿童,教师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笔者相信,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留守儿童一样能笑对生活、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关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田,我们愿与他们携起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