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生活化礼仪课程的实践研究 |
范文 | 王玲玲 摘要:幼儿的礼仪是在其社会性交往中逐渐养成的,而这种养成教育又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它应尽可能地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一切人和事去习得经验、学习策略,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发展,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生活化;礼仪课程 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全面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园所文化特色,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加强领导,构建组织网络 幼儿园建立以园长为组长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园长—德育副园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全员德育网络。齐抓共管,狠抓落实,让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 二、广泛动员,加强培训 举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启动仪式。进行全面动员,在全园师幼和家长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明确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形成共识。努力营造一个师幼互动、家园联动、相互督促、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 三、创设环境,营造氛围 园所环境直接关系到师幼文明习惯的养成。 第一,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所物理环境,努力让园所每一处都成为教育的场所,使每一堵墙都发挥潜在的教育作用,为幼儿园实践礼仪教育提供环境支撑。 第二、对园所的人文环境作精心规划与设计,在园所悬挂、张贴文明礼仪宣传标语;开辟名人礼仪宣传专栏;在走廊上设置温馨的提示话语、文明礼仪格言;布置“礼仪树”等,让园所的宣传橱窗、幼儿画廊等园所环境的每个细节都无声地、静态地传达着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文明礼仪知识。 第三,通过园所网站、家园小天地专栏、宣传橱窗、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幼儿,每一个家长。形成 “全面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促使师幼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讲规范、讲礼仪、讲公德、讲文明。 四、编写教材,学以致用 1.编写幼儿礼仪教育教材,教材的选择,应遵循以下特点: (1)专业、科学,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2)教育形式多样,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3)教学案例丰富,教师的可操作性强; (4)教学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实用性强。 2.收集古典礼仪名言,宣讲古人、名人礼仪故事,做到礼仪故事、格言天天讲、礼仪儿歌人人吟。 3.开设幼儿礼仪课程。做到礼仪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4.采用多种礼仪教学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1)故事启迪法: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故事中的教育内容。 (2)行为辨析法: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景,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为什么?怎么办? (3)示范演示法: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为其树立行为榜样。 (4)情景表演法:“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为幼儿创设主题情景,让幼儿通过情景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促进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5)游戏童谣法:调节学习气氛,使幼儿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6)活动竞赛法: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比赛,如:“漫画比赛”、礼仪知识竞赛、发展性评价等,使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礼仪观。 五、制订《幼儿生活文明礼仪常规工作细则》,让幼儿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礼仪小天使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幼儿的自觉行动。 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制订“礼仪之星”、“园所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 评选条件。班级每个月评选一次“文明好宝宝”、“礼貌好宝宝”、“ 能干好宝宝”;幼儿园每学期评选一次“礼仪之星”;每学年评选一次“文明礼仪小天使”和“园所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树立文明礼仪榜样,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七、加强家园、社区的联系,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1.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幼儿把良好的礼仪风貌带出园所,走进家庭,走向社会,宣传礼仪知识,实践礼仪行为,扩大文明礼仪教育的辐射面。 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做法,家园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同步教育,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度。 3.組织“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文明礼仪倡议书”,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播文明礼仪知识。 (八)建立监控激励机制,提高文明礼仪建设成效 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表现作为评比优胜班级和先进个人的重点内容。通过幼儿礼仪知识竞赛、幼儿文明礼仪展示等活动,检验学习礼仪知识的成果。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成效显著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 礼仪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让幼儿在游戏中锤炼,在活动中矫正,在实践中巩固。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启迪幼儿幼小的心灵,相信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会卓见成效的。 参考文献: [1]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6. [2]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新世纪出版社.2011年.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