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科学课《食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
范文 | 张道忠 一、教学目标分析 1.让学生知道常见的食物主要营养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等。 2.学生通过火烧、滴碘酒、按压等方法来研究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3.养成分工与合作意识以及科学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用火烧、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三、教学难点 酒精灯的使用安排在课前训练;按压实验中水油迹的区别,通过增加实验来解决:吹风机吹看白纸上有没有痕迹来区分是否为肥肉。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酒精灯、自制食物叉、自制食物盘、滴管、碘酒、白纸等。教学媒体:课件、微课《酒精灯的使用》。 2.学生准备:按小组准备,自制食物盘、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黄瓜等常见食物。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你们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老师课前还对其他学生进行了采访,请看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你们觉得这些吃饭的习惯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因为偏食。 师:偏食会造成营养失衡,会影响生长发育。食物的营养太重要了,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食物的营养。 (张贴)? ? 食物的营养 2.实验探究找一找 师:现在我们来寻找他们在哪些食物里。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食物是的蛋白质? (1)本节课有三个实验,第一个是按压实验,第二个是滴碘酒实验,第三个是火烧实验。每一种食物都要准备三份,每一份只能份做一个实验。 (2)每一个实验只能领取这一个实验的实验器材,实验做完后才能领取第二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3)每一个实验做完后,清洁员要将不需要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保持桌面整洁。 (4)分工要明确。材料员负责领取材料、清洁员负责回收材料、记录员负责实验记录、汇报员负责汇报实验结果等。 生:小组进行有序的实验操作。 师:实验做完后要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整理桌面。表现好的小组先发放第二个实验的器材。 师:请第2组材料员领取材料。 六、交流研讨 生:各小组依次将实验记录表张贴在黑板上。 师:分析对比表格,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一、二,四,五组的实验结论1与第三、第六组不相同,实验现象也不一样。 生:第一、二、四、五组的实验结论1是在纸上按压后有油迹的食物是肥肉,证明它含有脂肪。 第三、第六组的实验结论1是在纸上按压后有油迹的食物是 肥肉和瘦肉,证明它们都含有脂肪。 第一、二、四、五组的实验现象:是按壓肥肉时白纸上有油迹,按压其他的四种食物,没有油迹,是水印。 第三、第六组的实验现象是按压肥肉、瘦肉时白纸上有油迹,按米饭、压熟土豆、熟鸡蛋没有油迹。 师:所有的小组都认为肥肉中有脂肪,是因为白纸上有油迹。现在问题就出在瘦肉被按压后,白纸上究竟是油迹还是水印。 师:怎样区分油迹与水印呢? 生:手摸、闻、晒干。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白纸,在其中一张纸上按了一下肥肉,眼睛闭上,谁上来摸一摸、闻一闻?能找出这张白纸吗? 生:摸了几下,闻了几次,摇头说摸不出来,闻不出来。 生:油太少了还是要看。 师:白纸上的水是怎么发现的呢? 生:看有没有湿印。 师:油迹与湿印怎样区分呢? 生:晒干,水晒了就会干,白纸什么都没有,油晒了还有痕迹。 师:这个方法很好,请第三、第六组用瘦肉再做一次实验。 生:我们最后发现瘦肉按压后是水印不是不油迹,说明瘦肉中没有脂肪。 生:2滴碘酒后变蓝色的食物是米饭和熟土豆,证明它们含有淀粉。 师:大家没有异议,结论与现象都有正确的。 生:实验3,第一小组的现象与结论与其他小组不一样啊。其他小组的现象是熟鸡蛋、瘦肉在火上烧后有臭味,证明熟鸡蛋、瘦肉含有蛋白质。第一组现象中增加了米饭、肥肉、熟土豆,它们认为米饭肥肉、熟土豆也含有蛋白质。 师:问第一组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些物质都有蛋白质? 生:因为烧的时候都闻到了臭味。 师:食物烧的时候产生的气味与,说明食物有蛋白质。 生:煳味有点相近。 师:哦原来一些同学把煳味与烧头发一样的臭味搞混淆了。 师:那我们现在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空气进来,让煳味与烧头发的味进行对比,再做一次实验。 生:再做一次后,我们才发现烧米饭的煳味与烧头发的臭味不同。 师:在科学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小结:今天有哪些收获? 生: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等。用火烧、滴碘酒、按压检验淀粉、蛋白质、脂肪。 【作者单位:襄阳市人民路小学教育集团? 湖北】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