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
范文 | 张建芹 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信息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的充分的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便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终究是为了促进人们生活、学习的进步,为人们带来便利。信息技术运用得当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中应有的品德和能力。怎样将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运用到新兴的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用到了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也就是常说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包括学生使用电脑、手机上网查资料,老师使用电脑制作PPT播放数学模型等,都是信息化教育的体现。信息化教育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终端为媒介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和方式,信息技术在发展中给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如网上授课、考试阅卷等。当前已经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各种教学软件、资料网站等。本文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时效性丰富数学课本内容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数学课本是统编教材,虽然教材也有很多优点,但随着时代进步,教材的修修改改因没有信息技术这样的时效性,也就缺乏了对时事的关联性。如,我们还会在教材中看到十几年前的统计数据,十几年来很多因素都已经改变,因此这些数据已经过于陈旧,很难对教学起到太大的帮助。十几年来很多因素都已经改变,所以为了弥补这一点,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如在学习负数这一章节时,课本中的举例比较简单,用的是气温,零下16度等,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采用海拔的形式。如珠穆朗玛峰我们都知道是海拔8844米,那么海平面以下的高度怎么算呢?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对比,海底以下的深度刚好也是用的负数,如马里亚纳海沟,在最新的探索中其深度达到了一万米,利用这类新奇的知识结合教学,使得信息具有时效性,就可以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丰富的课外资料配合教学,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技术性活跃课堂 数学教学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数学教学也正是如此,一般都采用教师举例,进行解析,再抽取学生进行解答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在现如今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仍在被广泛地使用,优缺点都很明显,优点有及时互动、解决疑问等,但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生不喜欢被老师点名的那种紧张和不安感。所以为了避免传统的抽取学生回答给小学生带来的不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师使用趣味的多媒体设计教案和案例。如在负数这一章的教学中,将珠穆朗玛峰和地面的吐鲁番盆地与海平面进行对比,制作三者的缩略图,并提问:为什么吐鲁番盆地可以在海平面以下?用负数怎样表示?通过这种趣味性的展示,可以吸引小学生自主、积极地的回答问题,进而通过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发挥学生在信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小学的数学教学是围绕小学生展开的,应该意识到小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更应该时时关注小学生学到了什么。而为了切实加强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层面思考问题,根据大部分的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开展信息技术教学,以营造出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如在进入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收集后,再使用制作的PPT或者多媒体播放一些圆锥和圆柱图形,然后会把教学自然引进圆锥和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这一章节中。同样,让学生观察圆柱的图形,让他们提出可能的计算方法,然后使用信息技术对圆柱进行拆分,小学生就会发现,圆柱的表面积是一个长方体和上下两个圆的面积,这样就是以前学过的长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和圆形面积计算知识叠加在了一起。小学生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发挥自我的能动性,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从而真正领悟具有核心素养的数学知识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培養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小学教育适应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巧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将书本知识更好地进行总结,利用信息技术的时效性和技术性,将课本不能呈现的相关知识呈现出来,正是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变动才可以改变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有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他们的品德和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