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学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发展的策略探讨 |
范文 | 摘 要:对国学和国学教育的内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国学教育在提升小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针对国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及策略,主要包括开展专题讲座、设置国学课程、诵读诗文经典篇目、建立优秀的师资团队等。开展国学教育的研究与推广普及工作,有利于转变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能够为学校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生素质培养;教育课程;国学经典 一、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 1.国学的内涵 “国学”出现于清朝末年,当时,人们将欧美学术称作“西学”,将我国的传统学术称作“国学”。如今,国学概念的范围得到了拓展,广义来讲,国学是指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照当今的学科划分类别,可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技术科学等,它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如按思想派别划分,则有儒家、道家和道教、佛教等。传统的划分是经、史、子、集。总之,国学是无所不包的,涉及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医药、艺术等诸多内容。另外,外国人关于中国的研究叫作中国学,或汉学。 2.国学教育的内涵 国学教育事关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的传承与发扬光大,古为今用,是对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去粗取精,取精用宏。进入新世纪后,国学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学校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上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开展国学教育,既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学校及其教师可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按照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各种学习材料整合起来,不断完善学习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在现代中华文化体系中,传统文化是其本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学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陶冶学生的品行情操,如扩展和加深其历史意识和知识,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有积极的作用。因此,积极推进小学里国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十分紧迫工作。 二、国学经典教育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1.增强民族自信心 开展国学教育时,应将国语文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学习国学知识时可挑选一些经典篇目,通过诵读和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法,进而了解和把握国学具有的深刻内涵。学习经典篇目有利于学生掌握古文的一些创作手法和語言技巧,这既能改善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开展国学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地球上有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文化,国学经典教育不仅能够传承文化,还能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鲁迅曾经提到,中国要想进步,必须具有民族魂,民族魂来自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民族自信心得到增强,可以加快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国学经典文化的基础知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利于美德培育 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遇到的问题和矛盾逐渐增多,这些矛盾体现在几个方面,包括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引发了各类价值观的冲突。国学经典教育可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整合在一起,传统美德的弘扬也能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得到实现,国学经典的精华也能够为人们参与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指导。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应与国学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国学经典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它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构成。开展国学教育工作,既能够帮助小学生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也能够增强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我意识,还能够协调好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3.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国学经典篇目树立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形象,彰显了国人的爱国情操。一些仁人志士、民族英雄视死如归,以自己的身躯报效祖国,他们的豪情壮志、牺牲精神感染了一代代华夏儿女。近代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志士、革命英雄,他们积极投身到革命中,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保卫工作中,小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能够增强爱国情感。 4.培养中国式大师 观察现状可知,许多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时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投入了较多关注,这却也导致一些教育活动失去了美感。西方学术思维与国内的传统哲学思维存在互补性,我国传统哲学重视人的主观体验,有利于个体认知和把握整体,了解问题的中心。国学经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小学生在诵读警句、格言时,能够对某些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这有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的优秀文化整合起来。近现代我国涌现的一大批杰出文人学者在国学研究方面都有着很深的造诣,他们从小学习国学经典,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也都是通过诵读和学习国学经典陶冶自身情操的。他们不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能将中西方的文化学术相融合。国学教育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 三、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实施策略 1.营造校园国学文化,潜移默化沁入人心 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校园文化能够体现出一所学校的精神内涵,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学校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存在紧密的联系。优秀的校园文化既可以推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国学经典的素材,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品德。 开展国学教育活动时,可以设置一些展览国学文化的平台,例如组织剪纸、国画、书法等展览活动。通过展览这类优秀作品,为学生和教师开辟更多的国学研习之路,还能够让学生对国学有深入的认识。学校也可以利用广播站开展国学教育活动,例如通过播放国学故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国学经典常识,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指导。国学经典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成,它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打造国学特色课程,规范内容以利教学 国学教育属于系统工程,其涵盖的内容较多,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应该制定科學的规划,选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内容。许多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取得了显著成果,莱西市的“三统一”“三结合”“三参与”发挥了积极的教育教学作用,“三统一”指的是统一进度、时间和篇目。统一篇目是指由相关部门编辑统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免费获得国学经典诵读篇目。配合统一的教学内容,同时制作音频和视频等教学素材,学生和老师可在网络上下载素材。“三参与”是指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为了实现“三参与”,学校要求禁止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禁止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禁止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三结合”是指将德育实践、感恩教育、礼仪教育与国学教育结合在一起。 3.深入渗透小学课堂,拓宽学生知识面 国学教育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它与语文学科具有相似之处,因此可将二者结合起来,开展国学教育时可采用以下方法:低年级开展教学活动时,可将“蒙学”和识字教学联系起来;三四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时,可将教学内容与“集”部的经典篇目结合起来;五六年级开展作文教学时,可将其与“子”“经”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从整体来讲,可以以各年级的语文教学作为基础,在开展古诗文教学的同时,将一些国学经典素材添加到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国学知识。 4.培训专业教师,以政策扶持助发展 开展国学教育工作,必须对师资力量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体,缺少优秀的师资,国学教育在推进时就会遇到阻碍。训练和配备足够的国学师资,尤其是提高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教师的业务水平,就显得至关重要。国学教育和语文学科存在紧密联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承担国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应对古典文学、传统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学校应通过各种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提高关于国学之经典的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 5.倡导诵读国学经典,营造良好传承氛围 国学经典具有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改善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思想水平,学校应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重要工作。小学生是国家的希望,他们将成为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学校可结合自身情况推进国学教育,为了帮助小学生养成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可以要求小学生诵读一些经典篇目,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篇目能够对国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浅显的国学理论和常识。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诵读经典篇目的比赛,这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推进诵读活动的进行。诵读是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诵读一定数量的经典篇目,小学生能够在写作、交谈、日常生活中应用各类国学常识。国学知识的储备量不仅与学生的知识体系存在紧密的联系,还与他们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存在密切关系。学校必须对经典诵读教育给予足够的关注,必须认真对待。要在全校经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推进国学教育的顺利实施与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郝争春.广西乡村国学教育调查与对策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7):166-167. [2]王艺美.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36-37. [3]李彩芳.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国学教育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9(5):65-67. [4]卞文静.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4):126. [5]柯晓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阶段的传承路径[J].新课程研究,2019(7):18-19. [6]冯浩.振兴文化传统:乡村小学国学教育的使命[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3):8-12. [7]黄美琴,费艳红.农村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9(3):38-3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GS[2019]GHB1021。 作者简介:张翔(1970.10—),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编辑 李博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