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范文 | 吴金辉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劣点,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中数学,教学应用 我国一向注重教学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模式的展开,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广泛应用的模式.传统的教师讲解模式虽能直观地让学生获取知识点,但缺少了自我思考、主动学习研究的能力,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小组合作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具有强烈的存在感和参与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值得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一)将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导,完全由学生自发组织进行交流的模式.学生所锻炼的能力不仅仅是自己能学会到知识,同时还需教导别人学会讲解.在教导其他学生的过程中,能把解题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尤其是数学这种需要强大的思辨能力的学科,更能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能获取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数学解题是可以有多种方式得出答案的,多种解题思路的获取,能开拓自身的思路,学习数学更得心应手. (二)消除恐慌 目前大部分高中学生对学习数学都是具有一定的恐慌心理,再加上高考的压力,使学生对数学变得越发的恐惧,害怕学习.这种心理,一方面,是由于上课接受知识时速度较慢,另一方面,也是羞于向教师和学生请教,而导致很多学生无法理解知识点并丧失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弥补这些不足,學生可进行自主讨论,消除自身的恐慌. (三)学会合作,促进感情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人际交往,形成了合作精神.在此模式下,不仅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还能使其虚心地听取他人建议.从课堂再到课下的交流更是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从而提升了学习的效率.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一)过于注重形式 现很多的教师只是习惯性地将学生化为几个小组,流于形式.小组存在的意义目前可能只是简单地收发作业,并不进行实质上的探究学习.除了有时在课堂上会进行讨论,其余时间并没有将小组讨论模式真正利用起来.所以将小组模式进行实质化是当前首要任务. (二)组内能力不均衡 每一名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以及擅长的数学板块.教师则应该根据学生的优缺点来进行分组.例如,可以将善于表达和思维活跃的与不善言辞、内向的学生进行互补,这样不至于组内无人讨论,形成不说话的情况.也可以将擅长不同数学板块的学生安排一组,这样可以带动每一名学生学习,取长补短. (三)小组缺乏管理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性格比较独立、自我,可能不善于合作.即使学习能力较强,也不擅长与人沟通,从而导致效率低下,在合作期间更容易产生矛盾与不愉快.此时,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时刻关注每一组学习小组的动态. 三、合理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基于上述阐述的小组合作模式的优缺点,特以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能得到更为合理的应用. (一)有效控制小组成员数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控制成员数量并科学有效地组建成员.将人数把控在3~6人中,才能得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科学研究表明,一旦人数在7~10人,会导致沉默寡言的学生不再开口.当人数超过10人时,其中会有3~4名学生会不说话.当人数超过20人时,会造成所有人都不说话.所以3~6人的组合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合理科学进行分组 合理地进行分组是保障小组学习模式的基础条件.教师需将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反应能力进行分析.按比例形成学习小组.这样形式的分组能使每个小组的情况变得均衡.避免造成全是学困生的情况或全是内向的学生.另外,除了让教师进行有效分组,也可让学生自愿组合.自愿组合更能让学生自发的学习.小组的分法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磨合情况去进行微调,避免产生组与组之前的差距. (三)组内分工需明确 当小组成员固定后,需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分工,可以选择善于交际,表达能力较优的学生担任组长,或者选择自我推荐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责协调组内成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位监督成员,负责维持秩序和监督组员们的学习情况,随时掌握每位组员的学习动态.一旦遇到不擅长的数学知识点,便可随时拿出来学习探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学习模式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地位的.如果想要化解目前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不良局面,需打破形式化主义,真正建立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控制小组成员数量、合理科学地进行分组并且确保组内分工明确,这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模式的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技能,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教学水平,从而对现阶段教育模式有深远的影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