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表现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冯莹

    

    摘 要: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达到全面及时检测学习效果的目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够借助于自评和互评积极参与教学评价,收获自信心和成就感。英语书面表达最能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却又是最难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真实的课堂场景中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且在运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起新的知识,促进他们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新课标;高中英语;书面表达

    一、引言

    21世纪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课标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课程实施的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向关注学生能力发展。教学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英语课堂教学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核心素养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要求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是语言能力,也就是用听、说、读、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其中,学生感到最难掌握的是写作能力。浙江省新高考要求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完成两篇作文,分别为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因为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普遍对写作有畏难情绪。从各个题型的得分率来看,学生的书面表达平均成绩是相对最低的。然而,写作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内化语言知识,而且能巩固语言运用技能。

    二、表现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教学评价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既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评价的方式和表述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进行英语写作方面的教学时更多地会采用表现性评价。

    (一)什么是表现性评价

    1.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和定义

    表现性评价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斯蒂金斯认为,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在学生执行具体的操作时,教师进行直接观察及评价他们的表现”。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主动表现和自我监督的学习。而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动态表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2.表现性评价的特征

    从表现性评价的内涵出发,可以归纳出以下三个特点:(1)学生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下完成特定的任务。(2)学生要在先前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建构反应。(3)教师需要借助一定的准则来评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过程。这些特点就决定了表现性评价和传统终结性评价的区别在于它关注的是深度学习,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协作沟通的能力。

    (二)为什么要应用表现性评价

    1.现实需求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评价观把考试和评价混为一谈,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这种简单孤立的终结性评价并不考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不一致,对课堂教学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相对应的表现性评价只是把考试当作一种提供信息的途径,着重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突出核心素养在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科学的评价体系把学生自评、互评和师生互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观察和反思,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新课标引领下的浙江省英语新高考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用能力,所选的题型中书面表达的题量和分值都呈上升趋势,促使教师在辅导学生写作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有时收效却并不理想。

    2.重要意义

    新课标要求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发挥正面的导向作用,教师也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确保能落实教学目标,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表现性评价有助于教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动态的综合性的评价。这样不仅能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笔者开始改革英语写作的课堂讲评,对学生作文的评分不再仅限于终结性评价,而是在此基础上又增加课堂表现的评价,二者合一才是最终的得分。这样不仅促使自己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来解决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的疑问,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表现性评价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英语学科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把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同时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作为评价目标。笔者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在日常写作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根据表现性评价的三个特点进行的教学实践。

    (一)真实情境中的任务

    1.情境性

    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不同点首先在于评价的是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观察学生的情景反应,同时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英语课堂就是一个真实的场景,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式教育,那就体现不出以评促教的功能。

    笔者所在的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微格教室,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活动场景,方便他们自由发挥,既可以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在触摸屏幕上随手加批注。笔者在学生的作文都评完分发下去之前都拍照截图保存,然后投影到大屏幕上让每个学生都能思考并参与到评价中来。首先笔者请作者上讲台来解释一下自己写作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此时教师就开始根据作者的语音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现场评价。接下来,就请想要提出修改建议的学生上台发言,他们可以口头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以直接在投影出来的原文上徒手或用电子笔进行评改,笔者同时给每位上来的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并计入本人的得分中。这种在真实情景中评改作文的方式比传统的范文讲评具有更大的优势,学生能融入课堂情境中,深刻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从而极大地激发起了他们对英语写作的兴趣。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