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走出“辅导孩子做作业”的误区
范文

    李玉柱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学习需要家长的关心,但这个陪伴与关心不是狭隘地单纯辅导孩子做作业,更不是理想化地追求完美——作业不能出错。

    当下,陪孩子写作业,难坏了不少家長,难在哪里?一是孩子不听话,写作业磨洋工;二是孩子粗心大意,经常出错;三是感觉孩子笨,明明很简单的问题,讲了好几遍就是不明白。

    其实,不是孩子不明白,而是家长不明白,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家长犯了四个错误:一是角色错位,二是方向走偏,三是标准太过理想化,四是方法不科学。

    教育角色错位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学的延伸,布置作业不仅是为了让孩子巩固、强化、拓展所学知识,更是教师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做完作业,教师只有通过检查,才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补救措施。如果家长替教师检查了,错误替教师纠正了,教师就无法了解孩子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情况,就等于掩盖了孩子知识的不足甚至缺陷,就无法对孩子进行及时有效的辅导,也无法根据孩子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进度,改变教学方法,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作业,如果说家长需要配合的话,最多就是督促孩子完成作业,至于对孩子作业的检查、纠正和辅导,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觉得那是教师的职责,当下“陪孩子做作业到脑梗”的家长其实扮错了角色。

    教育方向走偏

    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没有错,关键是如何重视,重视什么?《三字经》中“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孟子回家后,孟母没有督促他做作业,更没有辅导他做作业,发现他学习马虎,没有痛斥,而是用“断机杼”这样一个立竿见影的方式,让孟子看到“学业荒废”的严重后果。孟子听从了母亲的教诲,改正错误,坚持不懈地勤苦学习,终成天下名儒。

    在我国古代,很多人像孟母一样重视孩子学习,但他们并没有对孩子具体的知识学习进行辅导,而是想办法让孩子自己建立起“学习重要”的理念,让他们生出“我要学习”的内驱力。反观现在有些家长,回家以后,不是对孩子进行关于学习重要性的观念教育,而是只盯住孩子的作业,进行具体知识的辅导。殊不知,不想学习的孩子就像没有胃口的人,勉强将食物塞进嘴里也消化不了。

    对作业标准太过理想化

    家长对孩子学习大多求全求美,作业不出错,考试得满分。可是很多家长忽略了,低年级的孩子,大脑尚处于发育阶段,心智还不健全,知识面还不够宽广,对事物的认识、理解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做起作业来丢三落四、粗心大意本就是很正常的事;对大人而言很简单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就是难以理解。特别是数学,小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他们对数的理解仍是建立在实物和实际场景之上,即便对简单的“1+1”,他们时常也会弄错。比如在微信朋友圈点赞,你点一次是一个赞,你点两次不是两个赞,而是“取消”了赞,在孩子看来,这里的“1+1”就等于0。因此,对于刚学数学的孩子,出现“1+1=1” “1+1=0” “1+1=3”,都是正常的。

    辅导孩子做作业方法不科学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唯有做作业、看书、练字才是学习,其余都是玩,都与学习无关。因此,当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家长又会给他们布置诸如做试卷、看书、练字等作业。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会促进孩子学习,反而是在浪费时间“磨洋工”。孩子会想,反正做完作业也不让玩,还要做更多的作业,不如边做边玩,还少做些作业。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磨洋工”的坏习惯,不仅想快时快不起来,更会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潦草、不认真等坏习惯。有的家长只求结果,不求过程,只想让孩子“速成”。比如,那位因“不借也得借”走红网络的妈妈,辅导孩子数学作业时,遇到个位1减不了5的情况,她告诉儿子可以向十位“借一当十”,儿子反问“不借怎么办”,她竟然告诉儿子:“它今天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你硬借它的!”这种讲法虽然可以让孩子当时做对了题,但孩子对“借位”其实还是没有理解和认可。

    我有一个要好的朋友,我喊他老安哥,是县实验小学的名师。当年他的儿子上小学,回家做完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老安哥跟儿子商量:“你看我太忙了,没有时间给你检查作业,要不做完作业你自己检查,我完全相信你,没有错误了我只负责签字,若真有不会的你再问我,我们商量着做,如何?”儿子当然高兴地答应了。结果,小学期间,老安哥一次也没有给儿子辅导过作业。现在他的儿子在北京医科大学读完博士顺利留校。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陪伴,学习需要家长的关心,但这个陪伴与关心不是狭隘地认为单纯是辅导孩子做作业,更不是理想化地追求完美——作业不能出错。作为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既要保证孩子身心健康,也要引领孩子形成高尚的品德,还要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应有的劳动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还有余力,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也可以“检查”“辅导”他们的作业。

    (责编 ?宋行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