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亲子共读,家校合作的纽带 |
范文 | 徐文红 [摘要]亲子阅读是联系师生、家长、学校的纽带。教师精心设计并编织好这根“红绳”,为共读共写播下一颗种子,制定一项铁律,书写一个范式,这样,家校合作就能从形式走向内涵。 [关键词]亲予共读;家校合作;纽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31-01 新教育倡导建设科学发展共同体,无论师生、家长、学校,都是同生共长的结合体,而亲子阅读则是联系这一切的纽带。作为教师,精心设计并编织好这根“红绳”,则书香四溢,家校合作将得到有效推行。对于学生而言,必然会因为书香的浸润而知书达礼,获得精神的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亲子阅读呢? 一、播下一颗种子 首先,我们在全校发放倡议书,让每一个家庭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让“播种机”在每个家庭都撒下饱满的“种子”。在倡议书中,除了向家长宣传亲子共读共写的好处,还向家长提出了共读共写的要求,让每一个家长都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低年段:共读时边看边讲,在看和讲的过程中,向孩子提一些思考性的问题,碰到不懂的地方,可引导孩子联系图或前后文来理解,也可拓展到孩子的生活当中。看后可以就某个问题与孩子展开讨论,或一起回忆书中内容,如:文章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到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自己有哪些想法?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演一演话剧,玩一玩游戏,试一试故事中的做法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文本。 中高年段:每一段時间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交流和讨论。孩子写日记,写随笔,记录童真,反思自己,让读写成为自己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家长积极撰写亲子共读心得,参加班级和学校的亲子共读心得征文评比活动。 其次,我们要让家长和学生都看到阅读的力量。犹太人因为阅读成为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亡国都没能让这个民族解体,历经苦难却创造了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奇迹。我们要定期地宣传这些“阅读正能量”,让我们播下的种子获得阳光、空气和水分,从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遵守一项铁律 怎样保证“亲子共读共写”这棵树常青呢?我们可以借鉴朱永新教授的学校管理法宝——“底线+榜样”。许多时候,好东西都是通用的。 1.建立共写群,形成活动阵地 我们要求每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建立一个亲子共读共写的群,说明了这个群的宗旨之后由家长自愿加入。令人惊喜的是,家长们人群的速度很快,一天的工夫,属于共读共写的小天地就这样圈出来了。原来,家长和教师一样有热情、有信心呢! 2.划定底线,每周督查成惯例 万事开头难。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家庭或自身的原因,群是进了,但是可能难以保证一定的共读共写的量。为了防微杜渐,9月份,我们给出了这样的共读底线——每天一章故事,每周一篇感受。这样低的要求,多数家长都觉得没有难度。每周一,我们要求教师们检查,以此督促家长养成习惯。这样,保底工程有了,整体的稳步推进就指日可待了。 3.榜样引领,催开读写万朵花 “共读共写”活动之初,家长们都明白这一活动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让他们写并且将写的东西拿出来分享,有些家长就畏首畏尾了。于是,学校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做榜样。在寂静的群里,教师们每天晚上都会发声,都会将当天的阅读感受写成一篇千字以上的读后感给家长做示范——围绕一两个中心词去生发自己的所思、所感。教师们的坚持赢得了家长的信任,也让大家原本有些紧张的心放松了下来。就这样,在榜样的感染带动下,家长们纷纷开启了读写模式。 三、书写一个范式 为了让共读共写活动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我们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固化”工作。班级里每月大张旗鼓地评选出10名共读共写明星家长,并发给奖状鼓励。评选依据就是平时读写的表现。我们的校报和学校微信公众号也会同步推出明星家长的名单、事迹和佳作,让这些超越底线、出类拔萃的榜样去带动更多的人前进。不仅如此,学校每学期末还会举行一次100名校级“书香家庭”的评选。学校布置专门的展厅,呈现共读共写的成果,邀请家长参与评选。评选出来的“书香家庭”,学校将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我们要让家长和孩子以共读共写为荣,让他们亲身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美好。 因为共读共写,家校联系得更紧密了;因为共读共写,孩子、家长和教师见证了彼此迅速的成长;因为共读共写,我们的书香校园创建越走越远,惠及了更多的家庭。 (责编 刘宇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