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名师共同体:在线教研新机制,助力“抗疫”云课堂 |
范文 | 叶燕芬
【摘? ?要】为确保“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在线教学的有效性,“停课不停研”显得尤为重要。塔山中心小学充分发挥“名师共同体”的优势,通过共学、共研、共振、共进的方式,提升在线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抗疫”云课堂。 【关键词】抗疫;名师共同体;在线教研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发的疫情,教育部提出以“停课不停学”的方式投入这场“抗疫行动”。“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它将给学校教育带来结构性、机制性的突破。然而,对于习惯了真实课堂、习惯了面对面教学的教师而言,“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是极大的挑战。如何进行在线授课?如何进行微课制作?如何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互动性?如何使用线上教学手段落实在线教育评价? “名师共同体”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强调没有师徒辈分之分,没有资历深浅之较,它是以互学共进为核心目标组成一个个共同体,共同奔向“名师”。在“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提出“停课不停研”的主张,旨在发挥“名师共同体”这一组织优势,将其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织就一张高效、务实的“在線教研”网络,通过共学、共研、共振、共进的方式,使之成为教师面对疫情、落实“抗疫”云课堂的全新教研机制。 一、共学:习得在线教学技术 “停课不停学”要求每个学生居家进行在线学习,而微课是当前居家在线学习的重要载体。但要制作出一个高质量的微课,难度不小,制作技术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关。怎么办?针对教师制作微课的技术难点,学校“名师共同体”启动了系统性、普及性、针对性的线上直播培训活动,从前期的软件安装到微课讲解要点,从录屏操作步骤到后期的视频导出与处理,形成了全体教师共学微课制作技术的氛围。尽管学校利用“名师共同体”对微课制作技术进行了通识培训,但是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不同信息素养基础的教师在学习效果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教师,虽然学得认真,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年轻教师短短几天就掌握了音频和视频编辑、flash剪辑插入、格式转化和合成等技术,甚至举一反三,自学成才。 于是,“名师共同体”邀请技术骨干教师加入自己的团队,以钉钉建群的方式进行重组,由信息技术教师和青年教师作为领衔人,围绕某一个技术难点,组织共同体成员进行互帮互学、高度协作的切磋探究,有效开展在线教研。信息技术教师和青年教师成为“名师共同体”中的“先生”,耐心演示,指导操作;中老年教师边观看培训课程直播回放,边虚心请教,弥补短板,努力从“零基础”转为“能手”。在“名师共同体”主导的共学制度下,每一位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他们以空前的决心与毅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新挑战,收获新技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员开展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二、共研:设计课程目标框架 “名师共同体”是指专业志向相同的教师聚在一起做专业研修,一般由各学科骨干教师作为领衔人,组织和引领共同体成员开展教学研讨。不同履历的教师在“名师共同体”中取长补短,轮值引领,共同成长。面对疫情,教师必须居家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但居家隔离并不能阻断“名师共同体”的在线教研。名师共同体团队将微信群、钉钉群变成了“办公室”,通过群聊、视频会议、电话等形式进行“线上教研”活动,用一根网线联系起来。他们共享备课资源、分享设计心得,共同制定教学进度、商定课时目标、核定教学内容、敲定教学方法,共同研讨在线教学课程的设计框架。 “内容少,蕴意深,微而精,小而新”是衡量微课质量的标准,也成为“名师共同体”在线教研的新命题。为了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名师共同体”采用老中青教师组合共研一节课的方式。青年教师虽然在信息技术上有一定的优势,在教学上也敢于创新和尝试,但往往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资源的筛选、教学形式的选择、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难以准确把握,这就需要共同体中的“老将出马”,进行把关。以英语学科的“ENGLISH TEAM”团队为例,该“名师共同体”由年轻的徐老师和年长的蒋老师、杨老师组成,共同承担了一堂“英语语音指导”的在线教学微课制作任务。三人通过在线教研,对微课的设计框架展开研究。经过多次交流,三人一致认为微课设计应该凸显重点,破解难点,增强趣味。徐老师比较关注游戏的形式。但其他两位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应有所分层,要做到“心中有生”,以激发学生互动交流的兴趣;可以围绕疫情期间学生的宅家生活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一条完整、清晰的主线自然衔接各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产生共鸣;最后可以用几个有趣的宅家小游戏进行语音练习,通过游戏闯关提升语音操练和运用难度,也避免了单纯语音练习的枯燥和机械感,让每个在线学习的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明白。 “名师共同体”在线共研,不仅帮助团队成员厘清了这节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价值,也使青年教师从中感受到研究味,对教学的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重新审视课程,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学习素材、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评价,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能力的发展。 三、共进:协同完成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主要分为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与线下教学有较大差异。由于种种原因,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课成为当下“云课堂”的主要形式。如果说脚本是制作微课的核心,那录制和剪辑则是微课成型的关键,对技术和教学的要求相对较高。于是,“名师共同体”发挥不同成员的优势,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分享直播、录播经验,协同完成在线教学。例如,教师在录制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口误、语言不流畅、声音不全等问题,这对于缺乏镜头感的一线教师来说在所难免。于是,“名师共同体”充分发挥青年教师技术和综合素质的优势,较多承担剪辑师等工作,从录播过程中感受老教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更为自信而踏实地做好在线教学工作。同时,协同教学也倒逼老教师主动向青年教师学习新技术、新手段,挑战自我,从录播和直播中获得从教乐趣,破解职业倦怠的难题。 在线辅导,是在线学习的最后一公里,而这也成为“云课堂”教学的难点。“名师共同体”就这一问题从共性错误、辅导方式、评价形式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提高在线辅导的有效性。如“ENGLISH TEAM”团队的张老师提出:在每次直播前,可以让学生提前将作业拍照上传至班级群,这样教师就能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明确薄弱点。直播时,教师要有的放矢,抓住学生提前暴露的共性的语法错误等进行重点解析,并通过直播中视觉聚焦的优势,展示优秀作业、开展纠错比赛,指导学生掌握英语写作的技巧。张老师的经验分享,激发了其他教师的教研热情,大家又纷纷提出自己的新思考:一对一的作业语音点评、图片批改的方式较为耗时,可以采用一些App进行高效批阅;并非每一次的作业反馈都需要直播,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分享作业,相互点评,最后教师总结;直播讲评与语音点评作业各有优势,在选择时要根据学科特性和教学内容,科学使用…… 基于“名师共同体”的在线教学,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聚焦学习难点,关注作业错误,跟进在线辅导,多样形式反馈,有效提高了在线学习的质量。 四、共振:积极推动“五育融合” 面对疫情的“云课堂”并非单纯指向学科教学,教育部辦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明确意见:坚持国家课程学习与疫情防控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锻炼身体、开展课外阅读。 疫情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真实性学习的情境,也为跨学科联合“名师共同体”开展在线深度教研提供了实践样本。名师共同体根据《通知》精神,从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从疫情中寻找有教育教学价值的素材,设计成项目式课程,共同制定符合小学各年龄层学生的“抗疫”云课堂课程内容和课程表。以每天下午的自主学习课程为例,“快乐体育”名师共同体规划了详细的居家体育锻炼“套餐”,通过“1平方米”趣味运动项目,因地制宜地指导、督促学生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用健康的体魄来抵抗疫情”的意识和坚持锻炼的习惯;“语文天地”名师共同体创建了阅读“云课堂”,精选和推荐有关生命教育、科学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的书籍,指导学生在海量阅读中体悟“抗疫”行动中的勇敢、责任、温暖;“阅读与思辨”和“科学微项目”两个名师共同体共商共研,以消毒液为主题设计了“春暖花开话消毒,‘疫过天晴相见欢”的跨学科学习项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消毒水的历史和原理,从科学的角度设计实验,检验消毒产品的成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摄影等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创意和研究成果。 特殊的假期成为推动“五育融合”的新契机,多个名师共同体的交叉学习与合作,引发了教师在线教研的共振。这样的共振,不仅促进了学生知识建构的“五育融合”,也为教师团队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生态。 停课不停研,研究促成长。基于名师共同体的在线教研,促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研意识在短期内发生了质的变化,促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素养加速发展,也为未来的云技术、云课堂、云教研的再发展提供了先机。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 ?312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