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
田园诗以描写歌咏田园生活来表达作者感情和追求的诗歌。常与山水诗并称为“田园山水诗”。西方称之为 “牧歌” (拉丁文Pastoralis) 。《诗经》 中的 《七月》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陶渊明是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它是在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诗人爱慕自然、企羡隐逸的精神产品。唐代的王维、储光羲、孟浩然、白居易,宋代的范成大、杨万里等,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重要作家。 田园诗的审美倾向复杂多变,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对田园风光的赞美与热爱和诗人的隐逸情趣,表现诗人同腐朽现实的决裂; 二是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及他们的种种遭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田园生活是消灭了剥削的真正自由的生活,从而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田园诗的基本倾向不同于过去任何时代的田园诗。
【田园诗】诗歌的一种。歌咏农村景物或农家、牧人、渔夫的生活,格调恬静悠然。中国东晋陶渊明的一些诗被称为“田园诗”的代表作。古希腊诗人维吉尔的一些诗作也被视为欧洲田园诗的代表。主要缘于诗人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从而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隐逸避世的思想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