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面积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范文 | 黄伟东 [摘 要]“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是一节概念体验课,因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尚未健全,所以无法通过文字描述来给面积下定义。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和操作来体验面积单位的含义,并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建立对它们的准确认知。 [关键词]面积;概念;面积单位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71-02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教学难点是理解建立统一单位的缘由,并建立常见面积单位的准确表象。通常适用的方法是问题导向法与探究体验法,在操作中渗透面积单位的意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到建立统一的面积单位是现实需要。 一、操作体验,初步领会面积概念 1.感受物品表面的大小 师:如果请值日生擦黑板和窗玻璃,擦哪样省时?请说明理由。 生:擦窗玻璃省时,因为窗玻璃比黑板小。 【设计意图:对于大小不同的两个平面,擦拭哪个省时,学生凭经验可当即判断,从而初步建立平面有大小之分的第一印象。】 师:每个物体都有表面,有的物体表面大,有的小。那么哪些物体表面大,哪些物体表面小呢?请大家摸一下数学课本封面、橡皮表面、黑板面,看看谁大谁小。 【设计意图:就地取材,当场查验,直观感触物体表面大小有别,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为学生收集了大量的感性信息,为抽象出面积概念提供表象支撑。】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梯形各一个):对比二者所占平面的大小。(学生很快比出大小) 师(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有缺口的图形):能否直观分辨出二者面积的大小?请陈述理由。 生:无法比较,因为第二个图形圈定的范围不确定。 (教师乘势抛出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大小的重要结论) 3.描述面积概念 师(板书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请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来判断物体表面的大小。 【设计意图:“面”是什么?难以言表,但通过触摸、比较、描述,似乎可以窥探门径。首先,借助视觉、触觉提取的信息,联系生活经验和直觉反应,神秘的“面”就会浮出水面;然后,呈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有缺口的图形让学生比较面积大小,学生不断查探,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在这里,学生“休眠的经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面积概念在经验复现和知觉确认的双重作用下迅速建立。】 二、小组合作,自主建立面积单位 小组合作活动:有①、②、③号3张长方形卡片,比较矩形卡片面积的大小。 活动一:先比对①号卡片和②号卡片,再比对②号卡片和③号卡片。(两组卡片或宽度相等,或长度相等;学生凭靠活动经验,用叠放法快速揭晓结果) 活动二:利用学具比较①号卡片和③号卡片的面积。(这两个长方形,长宽各不相同,但是长短相差无几,目测很难看出大小,重叠法也不好使) 师:(1)运用什么学具来比较①号卡片和③号卡片的面积大小?(2)以下方案中,你最推崇哪一种:用大小各异的图形铺排,用形状各异的图形铺排,用形状和大小都不一样的图形铺排。 师:选取什么样的图形铺排更便利?为什么? 生1:用大小相等的正方形铺排最便利,用圆形不能做到密铺,会留有间隙。 师:如果采用正方形铺排①号卡片,采用长方形铺排③号卡片,这样方便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生2:不方便。因为标准不一,尺度不一。 师:说得好。想要客观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需要统一度量。(板书: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活动二中的两张无法直观判断面积大小的卡片,能激起学生的求胜心,促使学生发挥创造力,寻找中介来间接比较大小。學生在操作和商议中感知比较面积大小的新方法,在思想交锋中领会度量面积时要统一尺度。】 三、丰富经历,构建单位表象 师:你知道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认识平方厘米 师:先预习课本,再默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取出学具盒中1平方厘米的小卡片,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面积约等于1平方厘米。 2.认识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如果用平方厘米来度量窗玻璃,适用吗? 生1:不适用,太费事了。 师:如果用平方分米度量客厅面积,合适吗? 生2:不合适。需要量很多次,应该用更大的面积单位。 (教师举例说明哪些实物的表面积约为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师(在地上划一块面积为1平方米的区域):哪个同学愿意站进来并谈谈站在里面的感受。 生3:1平方米的地面很宽,可以容纳很多人。 师: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地面可以容纳多少人? 【设计意图:常见的面积单位都是人为设定的,为避免强加于人,采用“观察、推想、对比、举例”等连环操作帮助学生构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固定表象。1平方米的表象相对来说更抽象,因此在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时,先让一名学生置身于1平方米的区域内,然后通过估计、铺排、计数等多番操作,再次加深学生对1平方米的大小的印象。】 以上教学中,将自上而下的单向传输变成了学生自下而上的主动求索,学生在寻找、观察、比较、触摸、陈述等流程中全情投入,理论联系实际,感知到面积有大小的分别,理解了度量时需要创建统一的计量单位,并在观察、联想、对比、探寻等活动中,牢牢记住了各个面积单位大小的表象,从而铸造了常规面积单位的准确形象。整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深度参与。 (责编 罗 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