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司词
释义 司词

司词

《马氏文通》所用的语法术语之一。指介词宾语。《马氏文通·界说二十二》:“凡名代诸字为介字所司者曰司词。”如《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于”介词,“堂上”司词。又指形容词谓语后面的名词和介宾词组。又《马氏文通·象静三之五》:“象静后之司词,犹动词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司词有直接者,则无介字,否则概以‘于’字为介。”如《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寡”,形容词;“尤”与“悔”,司词。《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周”,形容词;“于利”“于德”,司词。《史记·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于治乱”“于辞令”,司词。


司词

司词

指介词后面的名词性成分。《马氏文通》: “凡名、代诸字为介字所司者,曰司词。”如:“子击磬于卫”,“卫” 即介词 “于”的司词。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称之为“介词的宾语”。这种司词,《马氏文通》有时连介词一起称说,如: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谓 “于心”“于虑”为司词。《马氏文通》的司词,有时也指形容词后面的某些连带成分: “象静后之司词,犹动字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分两种:“一是前有介词的,如: “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明”“亲”是形容词 (象静),“于上”和“于下”分别为司词。一是前无介词的,如:“言寡尤,行寡悔”,“寡”是形容词,“尤”和 “悔”是司词。


司词

相当于现今所说的介词的宾语。马建忠《马氏文通》:“凡名、代诸字为介字所司者,曰司词。”如《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其中,“堂上”是介字“于”的司词。也指形容词后面的某些连带成分。马建忠《马氏文通》:“象静后之司词,犹动字后之止词,所以足其意也。”如《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其中, “尤”和“悔”是象静“寡”的司词。《马氏文通》的象静司词有时指现今所说的介宾短语。如《孟子·尽心下》:“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其中,“于利”、“于德”是象静“周”的司词。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