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彩色的梦》教学纪实与反思(1) |
范文 | 李秀坤 周宗慧 任晓霞 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随文识记“盒、聊、坪、郁、囱、般、精、叮、咛”9个字,理解“聊、郁、般”的意义,字理识记“囱”。会写“梦、精、般”3 个字,掌握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彩色的梦。 3.仿照第二小节说说彩色铅笔会画出怎样的梦境。 教学重点:随文认会9个生字,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仿照第二小节说说彩色铅笔会画出怎样的梦境。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字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字谜,看谁能猜出来? (出示:夕阳落在树林下。) 生:是“梦”字。 师: 对,是“梦”字。请你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来写“梦”字。 师(边板书边讲解):“梦”字上下结构,上宽下要窄,“林”的字形要扁,占在上半格,左“木”大,右“木”小,“夕”的一笔撇穿插在两个“木”的中间。请同学们在写字纸上写一个“梦”字。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童诗——(板贴 “彩色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梦为什么是彩色的呢? 生:梦是什么样的? 二、 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师:是啊,彩色的梦里到底什么样呢?赶紧拿起书来读读这首小诗! 师:大家读得这么起劲,到底读得怎样呢?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同桌小伙伴在一起读读这首小诗,不读的同学听一听小伙伴字音读得准不准,帮助他纠正读音。同学们,你们注意了吗,这首诗共有几个小节? 生:两个小节。 师:每人两个小节,把两本书放在一起,开始读读吧! 师:合作得非常愉快,到底字音读得怎样呢?老师要拿出两个句子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句子,指名朗读。) 师:字音读得很准。 师:看,这些生字朋友跳出了句子,你还认识它吗? (出示生字:盒 、坪、精、叮、咛。) 师:他的字音读正确了,我们大家就跟读一遍。 (指名读字,全班跟读。) 师:后两个字还能合成一个词呢,谁会读?(点击课件出现:叮咛。) 师:读得美一点,“叮咛”。 (生模仿师齐读。) 师:“叮咛”是什么意思呢?借助偏旁猜一猜。 生:我猜是吃的。 师:哦,她猜是吃的。你为什么猜是吃的? 生:因为两个字都有口字旁。 师:口字旁的字和吃的有关?谁还能猜猜? 生:我感觉和声音有关。 师:哦,和声音有关,老师告诉你们口字旁的字确实和嘴部发音有关。平时长辈们再三叮嘱的话就是“叮咛”。平时爸爸妈妈会叮咛你什么呢? ………… 师:孩子们,你们注意没有,这几个字和变色部件的读音有什么关系? 师:咱们一起来读读。老师来读部件的读音,你们来读生字。 师:发现什么了? 生:这些字的读音和部件的读音很相似。 师:这些字都是—— 生:形声字。 师:很多汉字是形声字,我们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生字是很好的办法。 (课件出示:聊、郁、囱、般。) 师:这里还有几个不太常见的字,你们还记得它们在小诗中的位置吗?快到小诗中圈画出来,边圈画边读两遍字音。 三、 诵读诗文,随文识记难识的字 1.学习第一小节。 师:字音都读准了,那让我们一同走进彩色的梦吧!谁愿意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师:读得可真好听啊!谁还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她在读第一句时丢掉了一个“大”字。 师:老师的问题就在这里。平常我们都说一个梦,小诗中为什么说“一大把”呢? 生: “一大把”指的是“彩色铅笔”。 师:小诗中哪句话能证明你说的答案呢? 生: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 师:还有其他的答案吗? 生:一打开,就在白纸上跳蹦。 师:还有最关键的一句,那就是—— 生:它们躺在铅笔盒里聊天。 師:它们会聊些什么呢? 生:今天我们画点什么呢? 生:咱们两个谁最漂亮? 师:没事时闲聊就是聊天。 师:看,这就是“聊”字,能说说你打算怎样记住它吗? 生:“柳”字去掉“木”,换个“耳”字就是“聊”。 师:熟字换偏旁来记字,那你想过“聊”字为什么是耳字旁吗? 生:聊天的时候必须得用耳朵听。 师:这样才能聊得愉快!用耳倾听有多么重要啊! 2.学习第二小节。 师:彩色铅笔有时说点悄悄话,有时还在白纸上跳啊,蹦啊,脚尖滑过的地方会出现什么呢? 生: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生:脚尖滑过的地方,草坪绿了,野花红了,天空蓝了。 师:(出示课件动画。)看,原本还是一张白纸,笔尖滑过的地方,出现了大块的绿、大朵的红、大片的蓝。看到这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美了! 师:那就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这个小节吧!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小节? 师:你读得可真美!想读得更美吗? 生:想。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 生:句子前都有“大”字。 师:都有带“大”字的词。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都有“的”字。 生:都有“了”字。 师:“了”字前面的是什么词? 生:都有颜色的词。 师:还有这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这三个句子句式相同,读起来要有变化,可以一句比一句的语调强,把你看到画面时的心情表達出来。大家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师:对,就像她这样读,大家一起来读。 师:蓝得怎么样?(出示:蓝—得—透—明。) 师:为什么读得拉长调了呢? 生:因为中间有个横线。 师:这四字间的破折号,表示声音拖长。让我们再齐读这个句子。 师:脚尖滑过的地方还会有什么?试着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生:大大的房子——(生说不出来。) 师:怎么了?选一个你喜欢的颜色。 生:黄了。 师:像宫殿一样!谁还想说? 生:大大的汽车,蓝了。 生:大大的太阳,红了。 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仿佛把我带到了那画面中。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一小节。 (师生合作朗读。) 3.学习第三小节。 师:这画面可真美啊,彩色铅笔还会画出哪些美好的画面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看看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师: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绿油油的森林。 生:我看到了几只可爱的小鸟在唱歌。 生:我看到了雪松们拉着手。 师:多么有趣的画面啊!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小节吧! 师:你们看到的,读到的,就是彩色铅笔画到的。瞧,这就是那幅画! 师:瞧,这远处的森林怎样,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生:茂盛。 生:翠绿翠绿。 师:把你们两个说的词放在一起就是新词,课文中的词是—— 生:“葱郁”。 师:“郁”的意思是树木丛生繁茂。“葱郁”就是青翠茂盛。 师:老师也想用一个词来形容—— (课件出示:郁郁葱葱。)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把“葱郁”两个字调换位置,“郁”和“葱”都用了两遍。 师:像这样的词,你能说一个吗? 生:高高兴兴。 师:比高兴更高兴了。 生:开开心心。 师:比开心更开心了。 师:这样的叠词比单字词表示的程度更强烈了。 师:房子旁边是什么?(课件出示词语“烟囱”。) 师:“囱”这个字单字读一声调,和烟和在一起读轻声。和老师一起齐读。 师: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哪个字? 生:想到“窗”这个字。 师:你们知道吗?古代它就发“窗”的音,指安在墙上的窗户。我们看古代的“囱”是这么写的——(出示:“? ? ? ? ”。)“囱”是象形字,外面的框多像窗框啊,里面的斜线就是那窗棂。现在只读“囱”的音,指屋顶上的排烟设施,也就是—— 生(齐):烟囱。 师:小屋的烟囱上还有一个红红的太阳呢!小诗中是怎样描写的? 生: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 师:什么是“苹果般的太阳”呢? 生:就是像苹果一样的太阳。 师: “般”就是“像……一样”的意思。你还能说说什么般的什么吗? 生:棉花糖般的白云。 生:水晶般的葡萄。 师:可真美呀!苹果般的太阳什么样,能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指名朗读。) 师:这太阳太可爱了,都想拥抱了!大家齐读。 师:谁能用“般”组个词? 生:一般。 (课件出示句子:落叶在树林间如同美丽的蝴蝶一般,上下飞舞。这道题那么难,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两个句子里都有“一般”。 生:两个句子中的“一般”意思是不同的。 生:第一个“一般”是“像……一样”的意思。 师:和诗中的意思一样,那第二个“一般”的意思呢? 生:是“普通”的意思。 师:你们就都成了不一般的人了!你们能让老师听到你们不一般的朗读吗? 4.学习第4小节。 师:彩色铅笔画出那么多美丽的画面,所以诗人说:我的彩色铅笔,是大森林的—— 生:精灵。 師:这些精灵使我们的彩色梦境里有—— 生:水果香。 师:有—— ………… 四、 学写认会的字 师:同学们的朗读太动听了,小精灵都被吸引来了。这些小精灵还给我们带来两条字谜呢,第一条:船夫他不叫,偏要用手撑。 生:是“般”字。 师:好厉害!听第二条:秋日稻米香,青米最营养。 生:是“精”字。 师:这两个字既是要求会认的,也是要求会写的。它们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怎样才能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呢?首先这两个字在左右宽窄上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师:我们书写时要做到“宽窄有度”。再比比左右两部分的头和脚。 生:“般”字头不齐左边高,脚平齐。 生:“精”字头不齐右边高,脚不齐右边低。 师:这就是“品头论足”。 师:我们再来看“舟”里被提分得空间匀称。“青”字多横要等距。“灵”是多横,“彩”是多撇,要做到多笔等距。这就是布局要匀称。 (教师示范书写“般”和“精”。) (学生仿写,师巡视。小组展示,全班展示。) 五、 总结提升,布置作业 师:我们用笔可以书写漂亮的汉字,用笔可以画出多彩的画卷。请大家回家用你手中的彩色画笔,画一幅属于你的彩色的梦吧! 反思: 《彩色的梦》是一首充满童真、稚趣的儿童诗。全诗通过儿童的视角,展现出富有想象力的彩色梦境。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本课教学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设计的是朗读课文、随文识字、写字,第二课时书写剩余生字,进行仿写训练。本节我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的重点以识字为主。我就第一课时执教的情况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把握学情,分层识字 小学识字教学要兼顾内外两个角度,即分析字形结构和关注字义两个方面。本课有9个生字要识记,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学时无需字字讲解,因此我把识字分为两个板块进行分层识记。其中“盒、坪、精、叮、咛、聊”6个是形声字,我把其中的5个拿出来进行集中识记。因“聊”字字形难记,便和“郁、囱、般”归到课文朗读中进行分散识字,也就是随文识字。通过偏旁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叮咛”的意思。通过拓展想象彩色铅笔都会聊些什么,使学生了解 “聊天”的意思,进而识记“聊”字。通过字源解说识记“囱”,借助图画理解“葱郁”的词义。4个汉字的随文识记,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学会音、形、义,最终达到会用的目的。课上我还设计编写了3个小字谜,这3个字谜也都是形义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我国汉字的博大精深。我觉得这种遵循汉字科学的识字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朗读想象,培养语用 “字不离文”,汉字的学习是不能离开语言环境的。本课的另一个教学目标是: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本课朗读教学我把重点放在二、三小节上,第二小节重在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梦境的色彩美,通过图片的渲染使学生感受到梦境的美,进而通过朗读表达出欢快之感。再通过拓展说“脚尖滑过的地方还会有什么” 完成课后习题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第三小节重在引导学生学习“郁、囱、 般”3个字,学生在语境中识字,理解字义。在学文前通过教师朗读将学生带入画面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的样子,培养了学生想象能力和语用能力。我在执教后感到朗读得还是不够充分,虽然是随文识字,但小诗的教学还是要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为主。 三、识写结合,总结规律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9个,而“般、精”两字既是要认识的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书写这两个字。 中国人就要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书写呢?归类写字,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总结写字的规律,渗透结体规律,这才是最有效的途径。“般、精”两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我便把教学设计的落脚点落在了“怎样写好左右结构的字”上。课上我引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字的特点,以课件为辅助,进而归纳总结出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把握三个方面:宽窄有度、品头论足、布局匀称。在书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编辑/赵卓然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