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范文

    王平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情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基础,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因此,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意识到学生情感方面的提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摒弃只注重提高学生成绩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多方面人才。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学的一门学科,其中蕴含着许多表达情感的知识,小学生的情感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语文教育所提供的。小学语文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代语文教材中摄入的情感知识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知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本文结合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出了分析和探讨。

    一、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现状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现代小学语文教育中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着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就是有些教师不重视对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一味地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将关注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使得学生的情感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学生的情感没能得到丰富,这是现代教育的遗漏之处,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有些学校虽然根据语文教材开展了情感教育,但没有将具体教学方案落到实处,使得情感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1]。有些教师在开展情感教育时,可能因为教学经验不足,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意识,挖掘学生本身的情感经历,使得教育与学生脱节,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情感教育缺失的原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意识,提高自身情感教育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素养,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现实生活缺少一定的情感认知,有时候可能会被一些社会现象所蒙蔽,或者被别人不良的社会认知所误导。所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尤其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能够发现一些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现状,提高学生自身对感情的认识,这对小学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学习自信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可能對真理有所追求和有所认识的。”可见感情对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重要性,可以说感情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源动力,只有具备一定感情的人才能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和学习观念,才能够打破世俗的桎梏追求到真理。将这句话用到学习上也是如此,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感情,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学习知识,才能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知识,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理想,坚定学习意志力[2]。

    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小学教师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作业,达到考试要求。这种枯燥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之外,没有特别的感情投入,学生只是完成死板的学习任务,在学习时候没有激情和活力。但同时,因为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在逐渐增强,这样的教学方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在缺少情感教育的情况下,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因为教师有时候也有可能会犯错误,这就有可能对学生造成错误的引导。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教育的内容,让学生的情感能够得到流露,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现在小学语文教材包含的情感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的;二、有关生活、历史经验的;三、有关亲情、友情方面的;四、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五、有关历史名人情操方面的;六、有关世界风土人情方面的[3]。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感因素,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要抓住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能够和作者的情感进行连接,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知识。

    (1)借助信息技术,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知识

    情感包括快乐、哀伤、欢喜、厌恶等基本情绪。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和安排的,因此教材中很多文章都含有丰富的情感知识。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就教育学生做人要实实在在、谦虚低调,要不以追求名利为目的。《将相和》则教育学生要不畏强暴,要有勇于斗争的精神,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有爱国情怀。情感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参悟,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悟,这就要求教师要能够深入教材中,引导学生对相关思想进行挖掘。教师要把握好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步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感悟,让学生自身的情感能够与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和碰撞,从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信息技术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体验,使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能够反映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将课文中的显性情感展示出来,同时还可以提高课文的感染力和熏陶力,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文章是作者表达思想的载体,作者的思想是通过文章直接或者间接地来体现的。但是,小学生因为身心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对一些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还无法理解,对一些比较抽象的语句也很难把握。没有相关情境作为参考,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增加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颐和园》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听朗读录音,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学生从视觉、听觉、文字等多方面感受颐和园的美,让学生有一种进入现场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对颐和园的感受,从而体会到作者所描写的内容。通过作者的描写来反观颐和园,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在对颐和园讲解的时候,还可以渗入八国联军是如何毁灭颐和园的,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3)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师生交流

    情感是促进我们交流的纽带。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有了情感的牵动、维系,将更容易投入学习中。因此教师要想充分地将课文中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除了通过讲解的方式,还可以进行“身教”或者情感展示。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构建起一座能够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桥梁。也就是说,作者的情感能否被学生接受到,进而增加自身的体验,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传达给学生,进而引起学生的感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对课文思想产生共鸣。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帮助教师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将图形、动画、声音等形式的内容,在课文讲解的时候呈现给学生,让枯燥无味的讲解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调,从而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

    例如,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相关视频的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小英雄雨来是如何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如何勇敢地和敌人进行斗争,当学生看到游泳技术高超的雨来时候,又增加了对雨来的钦佩之情。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将小英雄雨来的爱国精神和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三、结语

    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候,应当加强情感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认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參考文献:

    [1]刘洪军.论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13):163.

    [2]杨俊珂,蔡玉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9(4):44-47.

    [3]邱松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256.

    注:本文系2020年度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20G10444)研究成果论文。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