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领悟核心素养 关注语文教学 |
范文 | 洪秋香 现如今,“核心素养”一词已成为教育界的高频词,那么“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及概念是什么?语文的核心素养又有哪些?语文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该静下心来思考的,下面结合书籍阅读和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薄认识。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及概念 世界变幻莫测,知识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党和国家乃至教师个人都从未停止思考,一直在探索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識 “够用”即可, “过度”属于浪费,因为只有“有用的知识才能改变命运”。2014年,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级的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二、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哪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道:“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谓的语文素养,就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三、语文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松的学习环境、平等的师生交流、灵活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部编版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新知识的呈现会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还不乏提示语和学习伙伴的出现。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策略,它不仅能自然导入新授课,开展新授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心备课 习得知识 语文的必备知识是学生的知识输入,它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中,因此,老师一定要精心备课。坚持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每次备课,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是教学内容,这里所说的掌握教学内容是指从知识整体的结构出发的,做到明确我们所备的“部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教学知识有着内在联系,我们在教学前必须自己先处理好知识间的各种联系,全面地、充分地把握教材。就拿我们备一课来讲,我们要做到备整个单元,备整本书,备六年的课程,甚至可以了解初中的教材,乃至对编者的编排及安排意图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备课时能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该迁移时迁移,使知识形成网络,从而收到最大的效果。 3.适当操练 形成技能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诉了我们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即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那么何谓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以口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文。每一节语文课上都应该有“听、说、读、写”的操练,这样坚持下去,才能形成学生自己的技能。 4.引领点拨 掌握策略 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古人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学无止境,知识更新,终身学习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语文教师更应该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仅自己有,还要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观念,但光有概念远远不够,还要给他们终身学习的方法。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教授知识的同时,要指导方法,传授策略,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5.坚持不懈 养成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也有人说:“好习惯,益终身。”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学习习惯,亦是如此。高效的学习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使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因此语文课上,我们要养成学生端正坐姿的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的习惯,做题时仔细审题、工整书写的习惯等。习惯越早越易养成,在低年级时,我们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孩子年龄尚小,自我约束力弱,这就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鼓励和帮助。 核心素养指导着我们的教学方向,检验着我们的教育成果,彰显着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是真正意义上的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同时,核心素养这个目标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它是各个学科共同发挥“育”的功能的结果。只有各学科朝着共同的目标齐努力,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当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所有教育者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愿自己不负使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