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作文批改新思路的探寻 |
范文 | 宋育红 作文批改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煞费苦心,耗费了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只关心分数,却对教师绞尽脑汁写的评语视而不见。学生的习作水平并没有因为教师费心费力地批改而获得提升。那教师如何进行习作批改,既能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又能事半功倍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作文批改重体验 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重点。虽然习作的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但习作里却隐藏着孩子们美好的心灵,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真实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仅要关注作文所展示的内容,还要体会学生作文背后的故事与美好,要以生为本。在批改作文时,教师要用心去体会孩子们的真情实感,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激励,更多的包容,尽量做到尊重原创,不要满篇红色;写评语时,多用激励性评语评价孩子们的习作,这样就会给孩子心理暗示,他的习作写得很棒。这样就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创作期待,让学生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不由自主萌发由“要我改”转为“我要改”的冲动。一旦激发这种激情,学生就会亲力亲为地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习作。目的就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再次认可和关注,这样也容易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作文批改重参与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重视对孩子们学法的指导,作文批改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的做法是学生只负责写好底稿就行了,而修改作文就由教师完成。因此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应付教师而写作,认为把作文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而修改作文的任务是属于教师的,与自己无关。其实,好作文是一遍一遍地修改出来的。比如,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非常重视作文的修改。他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而鲁迅说的“看”就是“修改”。修改是写作文非常关键的环节,习作质量的好坏与修改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参与整个作文批改的过程。不过,教师对学生的批改要提出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大到篇章结构,小到字词句段。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又便于操作,让他们有话可说。 三、作文批改重多样 从作文批改的对象来分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批改,另一种是学生批改。我们先来说说教师批改,这种作文批改方式就是全批全改、面对面批、重点批改一部分,其余的略批等。以上这些批改方式,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习作真实水平提供便利,便于教师一针见血,精准发力,便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技巧和水平,也便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其实批改是对习作的再一次鉴赏与完善补充的过程,作者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修改作文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大好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批改作文,其实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重要方法。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一)学生自批 学生自批,是习作当中最直接最基本的一种批改方式。学生批改前,教师一定要根据每次训练内容,提出具体的修改要求,规定修改的任务以及修改的方法,以逐步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良好习惯。优秀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其实,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既要有生活的积累作基础,也要有浓厚的语言功底。所以,好的文章不是一举成功的。只有学生在完成习作以后,一遍一遍不断地修改,不断增删,才能使文章逐步趋于完美和精彩。 (二)同学互批 由于受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限制,学生对自己习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不一定完全到位,而对自己的长处也同样难以发现。这正如俗话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就需要别人的指点和帮助,把好的地方指出来加以发扬,不足的地方及时修改。经过多次实践,笔者认为学生互相批改的好处多多,如学生不仅对这些习作要求把控得越来越到位,而且准确地记住了习作的基本要求,还掌握了习作技巧。学生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会指出同学习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同时也指出同学做得好的方面,在这个批改的过程中,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习作能力。其次,每个学生有机会读更多同学的习作,阅读面的扩大,为孩子们借他山之石提供了有利帮助。批改习作时,一定要让学生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批改者的视角公正公平地进行批改。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把控能力,同时还充分调动了学生批改的积极性。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如有些学生只看到别人的不足,而没有发现他人的长处,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发现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四、作文批改重交流 把每次习作中写得优秀的作文挑选出来,让写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向全班同学朗读,然后讓全班同学评议,互相之间进行交流。这样,在全班互相交流时,学生既学习了别人习作的优秀之处,也掌握了更多的习作技巧,比如哪个词用得恰当准确?哪句话写得生动有趣?哪个修辞方法用得巧妙?哪一处写得耐人寻味等。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既鉴赏了别人的美文,又学到很多习作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 综上所述,作文批改应该从陈旧的教师主导的全批全改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批改的教学模式。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批改学生的习作,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的真切感受,从儿童视角对待学生的习作,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