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拓展阅读,感受寓言特点 |
范文 | 党艳 教材简析: 《快乐读书吧》(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聚焦“小故事,大道理”,指导学生用懂得的道理关照自己的生活。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到课内层层深入,课外拓展延伸,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这三本书,在“激趣导读”“比较阅读”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寓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感悟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分享阅读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活动激趣 1.导入课题。寓言故事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东西。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寓言,去感受寓言故事独特的魅力。(板书:快乐读书吧) 2.游戏激趣。读寓意,猜故事。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目光短浅。(坐井观天)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亡羊补牢) 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狐假虎威) 比喻违反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揠苗助长) 设计意图:链接学生学过的寓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回顾所学知识的同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对比阅读,发现异同 1.导读《中国古代寓言》,小结阅读方法。刚才大家猜出的这些故事都是中国寓言故事,这些寓言故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1)读了故事题目后你有什么发现?(故事题目大多数是四字成语) (2)背诵“日积月累”中的九个成语,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目录,印证发现这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题目都是四字成語。 (3)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四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翁,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常常会有一个非常愚蠢可笑的人) (4)小结读《中国古代寓言》的方法。方法一:根据题目意思,猜故事内容。方法二:找出故事主人公愚蠢可笑之处。方法三:从滑稽之处悟出道理。方法四: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2.阅读《伊索寓言》与《克雷洛夫寓言》,进行对比。 (1)比较目录。①《中国古代寓言》大多以成语命名;《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都是以寓言故事中的主角命名。②《中国古代寓言》的主人公是以人为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大多以动物、植物为题。 (2)比较内容。①《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同名故事《狐狸和葡萄》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道理相同,表达形式不同。《伊索寓言》简单明了,《克雷洛夫寓言》详细生动,有很多像诗一样的语言。②同桌同学任选《中国古代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寓言进行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有时类似的故事,在不同国家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有时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又会有相似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比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对一个个独立的小故事尝试前后链接着读,为阅读长篇小说进行铺垫。 三、阅读分享,成果展示 1.阅读分享吧。 活动一:哪个寓言故事令你印象深刻?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活动二:你是如何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的? 2.阅读展示台。 活动一:《中国古代寓言》书友队、《伊索寓言》书友队、《克雷洛夫寓言》书友队分别介绍阅读经验,分享阅读方法和收获。 活动二:寓言故事表演秀,每个书友队表演一个寓言故事,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在分享与交流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