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分析探讨 |
范文 | 姬凯 马树伟 摘 要:体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任务,还需发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健康的体育心理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对学生体育心理引导和培养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心理的途径,为促進高校体育教学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心理 高校 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3(a)-0205-02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承担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功能,还承载着发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通过掌握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保持对体育运动的积极心理。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人的外在行为受内在动机的支配。体育教师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动机和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力及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二是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及德育与体育进行结合,发挥体育教学的多重功能。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三者在教育形式、手段、方式上可以进行整合,拓宽教育视野和思路,提升大学阶段体育教学质量。 2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心理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高校教育中对体育缺乏足够的重视 大学作为培养和输出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无论是学校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都将专业学习放在首位,重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在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要求在大学阶段开展两年的体育课程,一些学校甚至只开设一年。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没有健康的身体,拥有再多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称之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另外,体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还具有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道德品质的作用。体育中蕴含的体育精神、价值观和文化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体育的忽视将会给高校教育体系造成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2.2 应试教育模式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及高等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改革的不彻底,教育教学方式、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教育教学理念等还保留了应试教育的残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仍然还是将学生的学业成绩放在首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也是将成绩作为主要指标,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因而,近年来多次发生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自杀或恶意伤人等事件。参与体育运动是保持人的心理平衡及促进心理健康关键途径。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满足,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会到社会支持等等。在体育中蕴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2.3 专业人才的缺乏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引导和教育需要具有专业心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健康教育的需求,而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又缺乏相应的培训内容。缺乏专业的人才成为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限制因素。 3 培养学生健康体育心理的途径 3.1 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在教学项目确定的情况下,其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是固定的,于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然而,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作为体育教师,不能固步自封,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组织方式过于死板。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方位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取。只要是符合大纲要求的,且对学生的发展有利,都可以将其作为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及发挥体育的多重教育功能。 3.2 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学生个体存在个性、品质、能力、体质各方面的不同,同时学生对学习体育的需求和目标也存在差异。因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应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合理设置教学目标,采用分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该避免以往对全体学生都制定一样的目标,采用一样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对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让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3.3 建立正确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具有倾向性的确定,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对后续的学习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对积极的行为进行强化,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和调整。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一是需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即在差异化教学的基础上也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标准,并且重视对学生个体纵向的评价,即将学生学习前后之间的变化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二是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在高校体育课程学习中,不仅将学生的相关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纳入考核内容,还应该将体育锻炼习惯、意识等体育心理因素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三是做到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是指将全体被比较对象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评价,绝对评价是指参照客观的评价标准对个体进行评价。相对评价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但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绝对评价的优点则是相对客观科学,不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教学中,可以将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3.4 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控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科学的方法适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调整。比如教授学生自我暗示、放松、合理情绪等心理调节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保持一个平衡、稳定、良好的心态。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体育对人的心理特质的培养作用,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祁海辉.浅谈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2):90-92. [2] 杨杰,周游.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74-175. [3] 陈荣章.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28-229. [4] 苏敏,高吴军.浅谈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 2011(3):269. [5] 傅君芳,林建君.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91-94. [6] 杨佳根.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8(8):17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