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
范文 | 吴 键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其规模大、涉及面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调研制度,是世界多民族国家独有的教育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制度基础上,调查研究者定期向国家决策部门和社会提供权威的、客观的、可靠的调查研究数据,为国家决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今后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中将更加显现。 一、建国初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调查集中在对疾病的关注,研究零散不系统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中国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新中国建立之前,由于连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加上疾病和自然灾害,中国人口的健康状况,包括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建国以后,中国社会迅速迎来社会建设的高潮,但是,由于整体人口健康状况不良,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个时期,广大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高涨、学习刻苦,但是,营养补充不足,导致学生健康状况严重不良。1950年,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小学学生患沙眼、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身体畸形的分别为55.8%、1.82%、2.25%、0.88%。这个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写信,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良,宜的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1951年8月6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要求各地采取措施,切实改善各级学校的学生健康状况。《决定》发布后,各地采取得力措施,精简课程,改善伙食,加强锻炼,促进了学生体质健康的好转。 这个时期,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解决学生的传染病、多发病上,而这一类病的根源在于营养不良、医疗卫生条件差,是中国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的必然结果,与当时国家人口质量的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曲折发展并出现新的发展动态,各地开始探索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由于受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大跃进”的影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发展到“劳卫制”的锻炼高潮,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锻炼严重违背科学规律,“浮夸风”也刮到学校。同时,中国遭遇极大的自然灾害,社会物质供应出现严重困难,当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下降,病患增多,由于营养不良,许多学生出现水肿等疾病。据当时的调查发现,高等院校患有浮肿、肝炎、妇科病、肺病和近视眼的很普遍。中小学患近视眼、沙眼、肠道寄生虫的人数比较多。 1958年3月,教育部、卫生部针对当时的严峻局面,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保健工作的联合指示》。这个指示要求医疗预防机构要定期为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健全疾病统计制度;教育部门应订出学校体格检查的规划并组织进行。这个通知的颁发和实施,对当时学校卫生工作的制度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健康检查及健康状况统计等学校卫生工作逐步制度化、正规化,规范了学生卫生工作。 在这个阶段,学生视力下降的问题引起了重点关注。江西的一项调查发现,高中近视率超过20%。为此,卫生部、教育部分别于1959年和1960年发出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要求改善教室条件,开展眼保健操活动以保证学生视力。 为遏制这种局面,196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和劳逸结合问题的通知》,要求关心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使他们真正做到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恶化的严重局面,196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出《关于保证学生、教师身体健康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师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合理安排劳逸结合,严格控制劳动,减轻体育活动,停止运动竞赛”。 1961年以后,随着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过去和经济的逐渐好转,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国家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在这个氛围下,教育、卫生部门和学校的卫生人员开展了对本地学生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的调查研究工作。调查研究涉及范围广,包括城市、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调查的对象近50万人。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正在逐步提高。1964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和中华医学会在黑龙江召开学校卫生学术会议,会议代表在会上发表了涉及学生体质健康和体育教学的论文三百多篇。其中包括,学生生长发育、保护学生视力、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等内容。这次全国性卫生学术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规模大、涉及面广的以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的学术研讨会议。这次研讨会,在充分交流学校卫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制定了“中小学学生健康情况调查方案”、“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调查方案”、“学校视力检查方法”等工作方案。 这个时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重点仍然是学生的疾病防治,但同时,关注的范围逐步扩大,提出了涉及学生的生长发育、保护学生视力等体质健康新问题。国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学校卫生工作中的成效引发了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科学调查的研究之风。一系列的调查,为中国开展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培养了队伍,提供了经验。各种学生健康调查方案成为今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基础。 这个时期,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点的扩大,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国家整体人口素质、营养水平以及医疗保障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三、“动乱”时期忽视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普遍下降:历史性转变时期迎来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初步建立 1966年至1976年是我国全社会遭受浩劫的时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成就被完全否定,学校卫生工作遭到毁灭性破坏,机构解散,学校卫生人员遭遣散,随着经济发展和学校卫生条件改善而出现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的种种情况不能巩固,一些被控制的学生传染病、常见病有重新发生和蔓延的趋势。据1977年的调查,广东省多所高校、中专招生体检中,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合格;北京市3053名被调查中小学学生中,各方面都合格的仅近12%。 1976年“动乱”结束。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正常轨道,学校卫生工作实现全面的拨乱反正,各项工作可以恢复和发展。1979年至1980年,教育部、卫生部先后颁布 《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明确了学生卫生工作预防为主,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矫治学生常见病,使学生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的任务。 这个时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为贯彻两个暂行规定,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措施。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生中普遍实行“体质健康卡片”,对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体质健康检查。体质健康检查包括形态、机能、素质和主要脏器的检查项目。 这个时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始面临新的局面:由于高考恢复,各个学校的学习任务逐渐增加,学生为了学习、考试,减少活动时间;学校为了保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新的趋势。据当时的调查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继续下降,高校招生体检合格学生只有三分之一,中小学学生体弱多病者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视力下降情况严重。 这种新的趋势显然与整个国家人口素质其他方面,比如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期望寿命等水平提高的趋势不一致,这值得引起思考。 1978年8月,根据《1978~i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发布《关于进行中国青少年、儿童身体形态、机能、素质调查研究的通知》。1979年3~7月,按照统一的计划和要求,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在全国16个省、市的1210所大中小学展开。调查人数达20多万,年龄为7~25岁的青少年,测试指标23项。这次调查是建国以后第一次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的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这次调查,初步了解了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特点及其规律,获得了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基础数据,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中国青少年生长发育和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这项调查研究填补了国内体质健康调查的空白,其成果获得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项调查研究是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的奠基石。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学生体质髓鹰状况出现明显变化,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制度形成大规模调研和小规模监测的体系 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时期,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医疗保障水平都大大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出现明显的变化,与生活水平、医疗保障水平相关的体质健康问题逐步减少,浮肿、肝炎、妇科病、肺病、沙眼、肠道寄生虫等病患迅速减少;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问题开始显现。 这个时期,学校卫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199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施行,学校卫生工作真正进入政府管理轨道,为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制度化建设提供了管理基础。1979年进行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对各地的学生卫生工作以及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地纷纷开展对本地区学生的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所获得成果为本地教育决策和社会发展服务。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组织,各地测试的项目、指标、方法、测试仪器以及测试时间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标准不一致,地方与地方之间难以比较,就全国而言,也不能构成统一的数据系统,不利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规范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83年8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体质、健康卡片”,进行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决定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实行统一的实施方案,采用统一的测试方法、要求、仪器和时间,测试结果统一计算。测试工作于1985年3月~6月进行,参加测试的有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个民族,其中14个地区10万人以上的27个少数民族,涉及大中小学校2188所,人数接近十万。这次测试是建国以后规模最大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这次调查研究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中国汉族以及90%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基础数据,掌握了中国各族学生的形态、技能、素质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本次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还对中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 与1979年的调研相比,中国青少年学生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持续减少。中国青少年学生的生长发育速度显著提高,生长发育有提前趋势,身高、体重有明显增加,这个趋势与中国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相一致。研究发现,学生形态的纵向发展超过学生的横向发展,出现“细长型”化的特点,这个阶段学生的肥胖率只有2%~4%。与1979年相比,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明显,发现耐力指标有下降的趋势;学生近视率的发病率继续增加,超过34%。 198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为以后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提供了综合对比的依据,构成了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的基础数据,是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 1986年12月,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总结与论文报告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确定将开展学生体质调研作为一项制度予以实施。初步确定每五年进行一次小规模(样本为约2.5万名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每十年组织一次大规模(样本约为10万学生)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 1991年4~6月,第一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工作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22岁城市、农村大中小学生和7~18岁17个少数民族中小学学生约25万人进行了体质健康监测。 监测发现,学生的形态进一步发展,身高体重明显增长;学生的身体素质部分指标进一步发展,速度、力量、爆发力增长明显。监测显示,学生的常见病患病率持续下降。但是,监测同时发现,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呼吸等机能指标有所下降;体重不足和肥胖的检出率有上升趋势。 与以往的测试对比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致,即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稳定,人民社会水平提高同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不断提高。研究也发现,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了与之相反的趋势,比如耐力素质、心血管机能、呼吸机能有下降倾向,尤其是近视眼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改善。这是值得引起国家和社会高度重视的情况。 至此,中国学生体质健康制度基本建立,其基本特征是:大规模体质健康调研和小规模体质健康监测交替进行构成体系(与最初十年一次大规模、五年一次小规模的设想不同,最后形成五年一次大规模、两年一次小规模的格局);统一测试项目、办法、仪器和时间;统一由计算机统计处理;测试数据构成覆盖全国,教育部统一管理,各地权限明确,分层管理。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以来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部分指标出现下降倾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制度逐步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速的时期,改革步伐加快,人民社会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上得到进一步改善,但是,从1995年以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部分指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没有改善的倾向。 在1985年、1991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1995年,教育部组织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1个民族的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这次调查,进一步掌握了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与1985年、1991年进行对比,掌握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十年趋势。 十年来,从形态上看,学生身高、体重具有明显增长;从素质看,学生速度、爆发力、力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学生的常见病有明显减少。但是,值得关注的是,1995年的数据显示,学生在耐力、柔韧性、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等方面,有显著下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学生肥胖率快速增长。并且,这种下降趋势在后来的调研中被证实是一个连续下降的过程。 1995年以后,教育部等中央5部委先后于2000年、2005年组织了两次大样本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调研人数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民族学生均超过34万。在调研的间隔期间,教育部等中央5部委先后于2002年、2004年、2006年组织了三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形成了两年一次的监测周期,每次监测涉及14~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监测人数17~18万,同时,教育部建成“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至此,中国学生体质健康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各地方同时配套进行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和检测,已经形成覆盖全国,涉及全国20多个民族的完善的系统。 六、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今后的关注点分析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制度的建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集中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成果。 一般而言,人口质量是一个考察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而人口质量的衡量指标是人口健康状况、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以及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恰恰能集中反映这三个方面的状况。在科学衡量人口健康状况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是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三项指标。 从1979年开始进行的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基本与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发展趋势一致,反映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从近十年的情况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中的许多指标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与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指标不一致。这说明什么问题? 显然,不能说指标的下降就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有专家认为,这种阶段性的发展情况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不同经济发展考察体质健康状况的角度和指标要有所侧重。一个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生产力解放、社会发展的起步阶段,体质健康状况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水平时,体质健康状况某些指标会出现停滞和下降趋势。这是正常的,是因为社会过度富裕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 因此,今后一个阶段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要关注生活方式改变引起的学生不良反应。由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增多、肺活量下降等素质、机能指标要引起足够的关注。调研的重点之一是要建立一种“预警机制”。比如,学生在某个年龄体重接近某个值时,要得到及时的提示和指导,避免发展为肥胖;当体重超过某个值时,要进行及时的干预,遏制体重进一步增加。另外,传统的学生常见病已经大幅度减少和下降,但一些新的疾病会出现,因此,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要不断补充新的指标,及时反映世界流行病的动态。 大中小学生某些体质健康状况指标的下降在短期内不会引发学生的健康问题,甚至从长期看,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也可能不会影响人的寿命,但是,也许从中年开始,就会大大影响人的生活质量。所以,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角度,对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度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也许会发现,这个制度还远远没有得到社会的认识和重视。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