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中国国情下的体育中考出台回顾与剖析
范文

    刘海元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各地积极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制定政策,组织实施,新闻宣传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实际上体育中考也正在成为推进落实中央7号文件,全面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有力抓手。值此新中国建立60周年之际,回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中考之路及剖析发展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体育中考起始试验阶段(1979年—1996年)

    1979年上海崇明中学试行升学加试体育,这是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发端。在此基础上,1980年原国家教委体育司进行调研并向全国推广。1981年4月24—30日原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的期间对升学体育考试做了专题讨论,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实验的方向,当时全国有上海、山东、河南、辽宁、湖南、北京等地和广西、福建的五个市决定试行重点中学招生时增加体育考试。1982年原国家教委体育司在广西柳州召开了体育考试座谈会,继续贯彻1981年会议的精神加强体育考试试点工作,据统计,当时全国有24个省市进行了试验(有的是全省,有的是一省中的一个市或几个市、地)。1990年国务院批准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其第九条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的考试科目”。从此,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1992年4月原国家教委体育司在杭州召开部分省市体育考试工作会议,认真、全面地研究了开展体育考试的有关问题,并于同年8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教体[1992]4号),对体育考试的计分、项目选择、组织工作等作了指导性规定,正式确定了北京、天津、辽宁、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广东、陕西等九省市为全国试点省市。1993年在深圳召开会议后,原国家教委下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方案》(教体司[1993]25号),要求各试点省市结合本地情况参照“方案”执行;同年10月,在无锡市召开了试点省市体育考试工作总结交流会,全国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升学体育考试试点。1995年原国家教委出台了《全国继续试行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方案》,对体育考试的范围,组织领导、确定考试项目,评分标准及计分办法、时间安排、对残疾和有病学生的照顾、实施工作的要求等七个方面作了较详细的规定;同年,5月14—17日在辽宁锦州市召开“升学考试体育”现场会,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试行体育考试。1996年,由于教育内部意见不一,有个别地方暂停了体育考试试点。

    经过1979年—1996年,17年的体育考试试点工作,体育考试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影响面逐步扩大,逐渐被大家所认可,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发展阶段(1997年一2005年)

    1996年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就体育考试作重要批示:“当前不要再争论考还是不考的问题了,而是要加紧对体育考试的有关制度和方法加以完善,逐步做到使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能接受。”1997年4月,原国家教委体卫艺司与基础教育司在天津召开“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座谈会”,各省市体卫处长、普教处长以及北京、天津五所重点学校的校长出席会议,就一系列有关体育考试的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达成共识,特别提出了体育考试制度化的问题;同年11月16日,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1997]18号),决定自1998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该方案从实施步骤、实施对象、组织领导、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计分办法、收费办法、免考与缓考、考务工作、保障措施等十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此方案的印发标志着体育考试作为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确定下来。1999年3月教育部体卫艺司与基础教育司在武汉召开“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研讨会”,总结了1998年全国第一年正式实施体育考试的情况,全国除甘肃省外,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始实施体育考试,并对1999年的体育考试工作做出了部署;同年,教育部关于印发《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基[1999]5号)指出:“体育考试分数一般为中考总分的5%。要严格体育课的考勤制度,积极试行将体育课成绩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计人体育考试总分,折合分数占体育考试成绩总分的40—60%,具体分值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农村初中体育学科的考试一般在乡、镇范围内组织。”

    自2000年—2005年以来,全国各地开始广泛推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并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考试项目的选择、评分标准的制定、计分办法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改革,比如营口市、锦州市、常州市、青岛市等都研制了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考试方案,对当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加强,对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以及各地教育改革自主性的加强,在这期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不是在全国所有地区实施,部分地区开始退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状况,对体育考试不作要求。

    三、全面深化阶段(2006年—)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表明,青少年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亟待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部分指标的持续下降,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和学校存在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难以保证。为了扭转这种状况,以2006年12月23日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为新标志,在其后各种文件和领导讲话中,都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可以说从2006年开始,体育考试进人了全国全面实施和深化阶段,并把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作为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和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中发7号)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力推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达

    标争优,强健体魄”活动。2007年9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函[2007]31号),决定在锦州、唐山、青岛、郑州、常州、武汉、仙桃、长沙等八市组织开展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主要内容和目标:一是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内容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和要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激励和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二是将初一、初二年级学生所测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和学生平时体育课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成绩,以此促进初中阶段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008年3月教育部体卫司发出《关于做好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司函[2008]12号),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考试方案;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精心组织,使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真正成为贯彻中央7号文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措施和制度保障。目前,全国各地几乎都已实施体育中考制度,并加大了体育分值,如北京在过去30分的基础上加了10分体育过程评价分。

    四、对体育中考的剖析

    1.体育中考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

    体育中考这项只有在中国才有的学校体育评价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为了促进学生体质发展,不得已而采取的加强学校体育的手段。体育中考的目的并不是分数,也并不是为了加大学生的升学负担,而真正意义是为了引起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对学校体育的重视,对孩子健康的重视。体育中考经过20多年的艰难发展,实践证明,提升了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认为实施体育中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的组成部分。

    2.在体育考试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制约体育考试全面实施的因素除了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考试组织的特殊性,体育考试需要统一集中学生,统~裁判,持续考试时间长,对场地、器材要求也较高,所以,不少地方过去在坚持若干年后不得不取消了体育中考。但是,绝大多数地方坚持实施体育考试,不断探索,在体育考试组织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基本做法是,比较容易集中的城区或县市采用集中考试的方法;而不易集中的地方,如偏远山区,道路不畅的地区为避免学生考试期间发生各种交通安全事故则采用“送考到校”、“送考下乡”的方法,即由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考务人员,分组下到各初级中学,在当地组织学生进行统一集中考试。

    3.体育考试全面实施及加大分值与中考改革实施等级制之间的矛盾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指出:由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行,中考改革(即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实验阶段的任务,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应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目前正全面推行“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的教育要求,转变部分地区仍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普通高中录取新生唯一标准的做法,开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突破性环节。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应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评价方式要坚持学生自评、互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都参与评价的做法,要注重客观事实,坚持激励上进的导向,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积极推广采用成长手册、电子档案等形式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评价过程应程序清楚、公开,有利于监督和公平公正。以上是教育部对整个中考提出的总体要求和改革方向,但在中央7号文件和一些相关文件中却要求实施中考体育制度并加大体育学科考试的分值。这其实是与整个中考改革方向相悖的,但是如果不进行中考体育考试,体育学科却又得不到重视,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还将会继续,在这种矛盾下,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思考和研究。

    4.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鼓励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来进一步促进标准的实施,同时也使体育考试节约化,不用另搞一套单独的测试,浪费财力和人力。但是,如何与标准相结合,与测试项目相结合呢?还是项目与评分标准都要结合呢?目前,从试点的区域来看,体育考试项目与标准测试项目结合的多,而评分标准还是有一定区别,因为这些地方认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标准是全国性的,是全国的平均数,而与具体到某一地、市区域可能还有一定差别。另外,还认为,体育考试是选拔性质的,要拉开距离,而标准测试是评价性质的,个体之间差距并不大,不宜直接套用。如何把体育考试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起来,甚至在质上替代都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

    5.体育考试过程管理成绩真实性的问题

    部分地区体育中考成绩把体育课、日常体育锻炼的成绩列入总分中,突出了对体育学科的过程性管理及评价,但是,由于这部分成绩一般是由学校负责考核,因此,学校为了不影响升学率,通常情况下会给学生较高的分数,这样就涉及了体育考试的公平性和成绩的真实性问题。如何把好这个关,真正加强体育学科过程管理,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和上好体育课,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天津在这个问题上利用现代计算机的科学管理基本上解决了体育中考中诚信的问题。

    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在我国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对体育学科和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能指标的下降,体育考试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体育考试更符合教育规律?如何使体育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力手段?如何使体育考试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指标?都是需要进一步认真思考的问题。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