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以学定教谈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范文

    包德明

    摘 要:以学定教既不是教学模式,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原则。本文以水平一(二年级)《单人直体侧滚动》教学实录为例,呈现课堂教学设计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以学定教的视角,谈谈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从儿童出发,以学定教,进行体育教学设计。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体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9-0033-02

    在一次市级联片教研活动中,笔者有幸观摩和评价了一节水平一(二年级)《单人直体侧滚动》(苏教版)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执教者在基本部分单人直体侧滚动技术动作教学中,采用的教学设计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一、案例回放(基本部分)

    执教者制定的学习目标:

    (1)了解垫上单人直体侧滚动的动作,知道多种滚动的方法。

    (2)85%的学生能初步学会单人直体侧滚动的动作方法。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感受垫上滚动带来的快乐。

    针对所制定的学习目标,执教者在基本部分采用了以下教学设计:

    1.初步尝试阶段

    (1)教师提问:如何从垫子的一边到垫子的另一边?让学生按照思考的方法去尝试和体验,并请学生示范,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

    (2)教师组织学生自主模仿练习。

    (3)教师讲解示范。

    (4)组织学生练习。

    (5)体操棒滚动展示后重复练习。

    (6)教师巡回指导。

    2.探究合作阶段

    (1)提高难度,组织学生连续滚动。

    (2)评价与比赛。

    ……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计思路是:尝试→体验→模仿→讲解示范→学练→连续滚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二年级的孩子都没有学会和掌握正确的直体侧滚动。

    根据执教者在教案中制定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不难看出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是动了一番心思的,即根据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尝试和体验为主线。但从整体来看,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了中学体育教学方法,造成了目标达成度不理想。因此,从儿童出发,以学定教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从以学定教谈体育教学设计

    1.从以学定教谈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为依据,利用旧知的复现来导入、理解和操练新知,实现知识的滚雪球效应。以水平一(二年级)《单人直体侧滚动》为例,它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为基础,是在抱头直体左右滚动的基础上的学习,因此,让孩子们回忆和体验一下在家中的地板上或床上左右来回滚动,或者让孩子现实生活中经历过的早点师傅做早点时面点在油锅中炸油条的动作,模仿油条在锅中来回翻滚的样子,这样的导入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教学目标设计应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为依据,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综合实践能力上。上述设计就可以让孩子们从垫子的高处向垫子的低处滚动,降低滚动的难度,使能力较差的孩子也得到成功的体验。

    2.从以学定教谈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兴趣为出发点,体现基于学情活用教材的思想。教材不是万能的,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使得校际差异、班级差异和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任何一本教材都不能满足所有城市各个学校的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开发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内容,以满足自己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保证在全体学生“吃得饱”时,部分学生能“吃得好”。如上述练习场地就可以设计成三种不同且难度各异的场地布置,从高处向低处滚动、水平高度相同的滚动以及有一定难度的由低处向高处的滚动等,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3.从以学定教谈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主线设计

    课堂教学要有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乃至整个教学过程,这是以学定教的重要原则。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情境教学贯穿始终,实现对技能的学习和相关情感的体验,特别要指出的是,导入和学习过程都是在同一个完整的情境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用生活的方式来思维,在境中学,在境中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思维成果能构建其厚实的知识基础和扎实的运用能力。上述教学设计在教材的拓展部分,仍然可以采用“炸油条”游戏进行教学比赛,使情境教学得以一以贯之,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2)教学策略设计

    从以学定教角度来看,教学策略要适应学生的基础条件和个性特征,特别是学生的初始状态水平,即学习者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学习风格、心理发展水平等。所以,制订或选择教学策略要考虑学生对某种策略在智力、能力、学习态度、班级学习氛围诸方面的准备水平,要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例如:上述的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合作探究阶段中,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动作,教师就让学生开始挑战难度,进行合作与探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合作探究教学策略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旧知基础,并掌握初步自学方法和思维方法,如果运用在高年级就容易达到预期目的,如果把它们应用于小学低年级,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时,往往在课的导入方面,就可以利用孩子们的生活体验,让后面的技能学习在之前进行快速复现,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起到了热身作用,使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在对新技能内容的学习中,提倡先学后教,让学生动脑、动口先进行自学尝试。学生能讲的,老师则不讲;学生已经掌握或者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的知识,要少教甚至不教;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的问题必须教;学生对所学内容生疏,而没有相关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的,要多教,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在自学尝试过程中暴露其学习问题,教师可在此基础上作针对性的指导,这样的学习重难点突出,教学有的放矢,能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3)教学方法设计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设计要从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点考虑,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多元的学习方式, 倡导合作型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活动设计要尽量体现参与百分百的原则,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任务。如:在垫子的设计上,设计成不同难度且让学生有挑战性的场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和体验。要让孩子们明确具体学习要求,例如:要求孩子们肩、髋同时翻转,并且身体不能滚到垫子外面,先每人滚动1~2周,待滚动自如时再进行多周滚动等具体要求,让孩子们带着具体目标要求去自主探究体验,其获得个人的理解和体验是丰富深刻的。

    参考文献:

    [1]孟文砚.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