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阴盛阳不衰 |
范文 | 李鸿江 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监测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监测数据显示,肥胖与超重仍然是国民体质健康的突出问题。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7%和41.6%,比2010年分别增长0.6%和0.8%。成年男子国民体质达标率下降0.1%。而值得欣慰的是,女子这两项数值均优于男性,再次呈现出“阴盛阳衰”的现象。 “阴盛阳衰”的现象在我国许多领域,甚至许多历史阶段似乎都出现过,特别是在我们体育领域中好像格外地突出,如我国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就显示了这样一种格局:论影响力,最早带给国人自信自豪感、民族凝聚力的女排,20世纪80年代豪夺五连冠,女排精神俨然已成为国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三大球的女篮、女足不敢说称霸体坛,起码屡屡在国际大赛中没有怎么太担心参赛资格的问题吧?论绝对成绩,奥运赛场上无论金牌数量,还是成绩项目的全面性上,无须统计,当然也是女同胞们的贡献率大得多。当我们竞技场上的男同胞还未能实现全面追赶时,现如今,这种现象又逐步下沉到青少年学生阶段了,学生体质监测结果也表明,男生不如女生。校园里,男生越来越“娘”,女生越来越强。这种由上而下的“阴盛阳衰”不知二者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必然的联系一定是存在的!首先来讲就是反之亦然,即从小打下积重的“阴盛阳衰”,到了成人阶段自然难返。此外,由此而带来的习惯、心理,甚至基因如果到了“冰冻三尺”之后,恐怕仅仅“阴盛”都孤掌难鸣了。当然,你可以说,客观上中国女性本身和国外女性横向比较就存在一定的优势。那为什么我们不从“改良”的角度也从客观上去寄希望于“阳盛”的比较优势呢?恐怕这个前提还要在于男性的自强。否则,作为“阿斗”谁也扶不起来。 本来,体育、运动作为力量、强壮的代言人基本上都来自于男性,从古希腊的那些传说、雕塑足以见得。而今,反其道而行之,体育仅成了挽救男孩子有效的手段,但即便如此,有些项目恰恰就是这些项目,却因所谓的危险或其他种种原因相继被取消。除了男人和体育之外,从古希腊到今天,社会的审美、价值观似乎也在发生着变化,那种充满粗犷与阳刚之气的男子汉形象在屏幕中已不多见、更不吃香,取而代之的“小鲜肉”等词、“小白脸”等形象大盛其道,已成为网络流行语和流行偶像,照此下去,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遗传基因将令人堪忧。拯救男孩、扭转局面,唯一的选择就是通过体育劳其筋骨、野蛮体魄、锤炼性格、文明精神。民族复兴,阴盛固然可喜,阳更不能衰,正所谓阴盛阳莫衰。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