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植物大战僵尸”游戏巧改编 |
范文 | 朱杭锋 赵洋 关键词:网游;引入;课堂教学;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2-0072-03 曾经一款名叫《植物大战僵尸》的网络游戏,凭借其充满趣味的卡通形象与较强的策略性风靡全球,成为当年炙手可热的游戏之一。该游戏凭借简单的角色安排与闯关设计带来截然不同的情境玩乐。我们对这款游戏的设计理念和故事情节进行了深度挖掘,设计出12种不同类型的小游戏,可运用在体育课堂中。 一、冲击“植物”封锁线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投掷、奔跑和躲闪等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植物”队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列横队相距10米面对面站立,每人手拿两块软橡胶片做准备。“僵尸”队的两名学生站到起跑线。当教师喊“开始”后,两“僵尸”快速穿越封锁区,运用各种躲、闪、下蹲等动作躲避“植物”手里的“炮弹”袭击。安全到达终点线的学生则继续游戏,被“炮弹”击中身体任何部位的学生则被淘汰出局。“僵尸”来回穿越在封锁区直至“植物”用光手里的“炮弹”为本局游戏结束。两队互换角色继续游戏,看哪队剩的“僵尸”多为胜。 游戏规则: (1)每局每人只允许发射两枚“炮弹”。 (2)“植物”可以在规定的场地内左右移动投弹,但不能前移进封锁区。 游戏建议: (1)让成功穿越的“僵尸”慢跑回到起跑线再次比赛;被砸到的“僵尸”则做10个下蹲等练习作为“惩罚”,然后加入“植物”队进行战斗。 (2)“僵尸”按照直线或者曲线进行奔跑,奔跑的距离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3)“炮弹”可以用纸球或软式排球代替。 二、立定跳远对攻战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与爆发力,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3名学生,两边队员分别站在排球场的端线后。两边学生以立定跳远的方法分别向放有若干个排球的中线处跳跃,按每队每人先后跳一次进行。先到达中线的学生为“僵尸”,可以拿球用抛、甩、扔、砸等动作进攻“植物”队用呼啦圈装成的球门。后到者为“植物”,在原地用双手阻止“僵尸”进攻。“僵尸”进攻一球,“植物”队员就跳跃一次,直到两队都到达中线形成攻与守的比赛局面。最后,进球多的队获胜。 游戏规则: (1)每名队员必须全力以赴跳跃,最后一名学生必须离球门5米处参与防守。 (2)双方队员开始对攻时,不得离开原先站立的位置。 (3)遇到实力相差悬殊的比赛,两队队员必须依次跳跃前进,直至形成攻与守的局面,一方不得被动防守。 游戏建议: (1)球的数量可以因学生的情况而定。 (2)各队在进攻时可以像打篮球一样选择传球以寻求进攻,但不得前后移动。 (3)先拿球进攻为“僵尸”队,另一组为“植物”队,进行积分赛。 三、足智盗球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足球带球能力,协调、敏捷等身体素质。 游戏方法:在一个边长为6米的正方形中心点放一个呼啦圈,在呼啦圈里放若干个足球,一名双手拿标志桶的学生扮演“植物”,用于抵挡“僵尸”盗球。四个顶角处各放一块标志垫,站在标志垫上的“僵尸”以拉球、转身、运球一系列的足球动作将球从呼啦圈里“盗”出并带回标志垫。游戏过程中,“僵尸”只要被“植物”手中的标志桶触碰到身体即为出局,直到球全部被盗走或者“僵尸”全部被消灭则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僵尸”只要被标志桶触碰到身体任何部位即为出局。 (2)“植物”不得下蹲、坐到足球上进行保护。 (3)当“僵尸”得球回运时,“植物”发射标志桶作为“导弹”,如果“僵尸”被导弹击中连人带球都被出局。 游戏建议: (1)扩大场地大小及摆球的圆圈,让“僵尸”和“植物”跑起来。 (2)多设“僵尸”参与斗智斗勇,加增“植物”进行防守比拼。 (3)如果“植物”的标志桶当“导弹”发射完毕,“僵尸”就可以缠住“植物”将其消灭,“僵尸”获胜。 四、脚变制胜对抗赛 游戲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手臂的投准和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在羽毛球场的两端线处各摆放相同多的足球组成“家园”,两名学生在中线处用双脚进行“石头、剪刀、布”对决,胜方扮演“僵尸”拿起中线处预先摆放的球(足球、排球、篮球)砸向负方的“家园”。负方扮演“植物”在发球线附近左右移动加以保护。依次用脚变制胜的方法进行游戏,直至家园被“僵尸”用球击中,游戏结束。 游戏规则: (1)“植物”不得前移阻挡“僵尸”进攻,以及后退保护“家园”。 (2)每次游戏都必须在进攻线上进行。 游戏建议: (1)脚变制胜可以采用三局两胜制。 (2)学生自行选择球的种类,可以在本方进攻线附近选择运球并且择机进攻对方“家园”:如篮球手运球。 五、横叉前移大比拼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柔韧性,练习快速反应和投准等能力。 游戏方法:在羽毛球场的两端线处各摆放着竖立的呼啦圈作为被投准的目标,两名学生从端线处开始用手进行“石头、剪刀、布”对决,胜方用横纵叉的下腿动作向前一步。然后再进行对决,胜方在原有位置上继续向中线迈一步,谁先拿到中线上的球,就当“僵尸”坐着投向对面“植物”的呼啦圈,“植物”进行防守。“石头、剪刀、布”获胜方可以向前一步或者是投球进攻,直到全部球被投完,以进球多者为胜。 游戏规则: (1)拿球进攻的学生必须以横纵叉姿势坐着投向对方的呼啦圈。 (2)防守方必须以坐姿挥动手臂的形式进行防守。 游戏建议: (1)“石头、剪刀、布”胜方可以是移动两步或者是连续投两球。 (2)投准目标可以用摆放成竖立的呼啦圈代替。 六、进攻抢先战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的奔跑能力,练习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游戏方法:扮演“植物”的学生5~8人前后拉住衣服或者单手扶肩排成一路纵队,排头“植物”手拿两个标志桶充当“电击棍”保护后面的“小植物”。一名学生扮演“僵尸”进攻“小植物”,只要手碰到“小植物”身体的任何部位,该名学生就直接出局。游戏过程中,排头“植物”可以用手中的“电击棍”反击“僵尸”,只要被标志桶触碰则“僵尸”出局,看谁先抢先制胜。 游戏规则: (1)只要被对手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即为出局。 (2)“植物”队学生不得松手,让队伍保持连贯。 游戏建议: (1)出局的学生可以适当安排小处罚,如下蹲、俯卧撑等身体练习。 (2)“小植物”可以采用下蹲进行自我保护,找机会再归队参与游戏。 (3)游戏前,“僵尸”可指定抓捕第几名“小植物”,以增加游戏难度。 七、点球一对一 游戏目的:发展守门员的扑救和队员的射点能力。 游戏方法:“僵尸”站在球门线上守护球门,“植物”可以分别在6米、7米、8米进攻线上投放各种武器(乒乓球、足球、排球),选择用脚踢足球,手抛乒乓球和排球等方法发射“武器”轰炸足球门。一轮比赛过后没有取得进球的“植物”来充当守门员,比赛循环进行。 游戏规则: (1)在进行点球一对一时,每名学生有三次机会。 (2)“植物”发射“武器”时,需等“僵尸”就位后进行。 游戏建议: (1)升级装备,“僵尸”可以双手拿标志桶进行防御。 (2)“植物”与“僵尸”在每一轮对决时,可以互换角色体验过程。 八、乒乓球推与挡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乒乓球的推挡技术及快速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拿球拍的学生为“植物”,对面抛球的学生为“僵尸”。僵尸抛球至对面球台进攻“植物”,接住并推挡到“僵尸”台面算“植物”得分,接不住球算“僵尸”得分,可以是10个接发球练习为一局,互换角色得分多者为胜。 游戏规则: (1)在游戏过程中,“僵尸”必须有序抛球进攻。 (2)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 游戏建议: (1)可以是计时比多,也可以是计分制比赛。 (2)可以增加“植物”和“僵尸”人数,让比赛更具观赏性。 九、实心球抛滚战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下抛实心球对出手力度的控制能力,增强团体合作的游戏意识。 游戏方法:画半径分别为0.5米、1米、2米、3米的四个同心圆,分值分别为4、3、2、1。画一个宽4米距离圆圈20米的长方形抛球赛道。把学生按四人分组,分别取名为“僵尸”队和“植物”队。每队派一名学生到圆圈顶端处统计分数及对同组队员的抛球球路进行指挥,其余学生人手两个实心球到20米的跑道就位,学生可以助跑5米从起掷线开始抛球进圈,两队三名队员交替抛滚球,直到所有队员抛完手中的球比赛结束,积分多的队伍为胜。 游戏规则: (1)助跑抛球时不得越线抛球。 (2)球在滚动时,学生不得再次接触球。 (3)允许用球去撞击对方的球以占据好的位置从而获利。 游戏建议: (1)球的数量和队员的角色选定由各队自行安排。 (2)抛球队员可以选择不同抛球姿势,如俯卧在垫子上推球。 (3)抛球队员抛球后,可以和计分队员一起随球前行,呐喊加油。 十、喊号乘胜追击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投准、快速的移动和反应能力。 游戏方法:一名“植物”在站立点背对“僵尸”喊着“木头人,不许动”的口号来诱敌进攻。“僵尸”在口令未停之时可以任意移动,当移动至“武器库”选择“武器”进攻。如“植物”被打中则 “僵尸”队获胜,“僵尸”未被打中则“植物”捡起“武器”回到站立点进攻“僵尸”,被打中的“僵尸”直接被淘汰,没被打中的“僵尸”则退至起点线重新游戏。 游戏规则: (1)口号喊完,“植物”学生看到谁动,谁就自觉退到起点线。 (2)每一次的投射结束,双方队员都需自觉把“武器”放回“武器库”。 (3)投射过程中,不得随意躲闪,身体任何部位被击中就算被淘汰。 游戏建议: (1)口令可以喊两遍增加游戏的刺激性。 (2)角色互投环节可以交换先后互射顺序。 (3)“植物”学生背对“僵尸”喊口令时可以左右移动位置。 十一、移动打靶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投掷、左右移动及躲闪能力。 游戏方法: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圈,“植物”手拿两个标志桶站于圈内,在圈内移动躲避或者用手中的标志桶防御来球。“僵尸”站在离圆圈3米、5米、7米的三条进攻线上开始闯关游戏,在进攻线上分别摆放好若干个乒乓球、排球、足球。以7米线开始,只要“植物”身体的任何部位被球打到,“僵尸”就可以移至前一条进攻线,直至在3米线上射中“植物”,获胜“僵尸”就可以选择继续游戏或者角色互换。当进攻线上的球全部用光,距离“植物”最远的“僵尸”,两者角色互换,开始新一轮游戏。 游戏规则: (1)“植物”在躲避时双脚不能同时出圈。 (2)“僵尸”需在原地开始比赛,不得超线进攻。 游戏建议: (1)球的个数和圆圈的大小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进行调整。 (2)可以增加“植物”人数,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十二、保卫足球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带球能力,练习四肢力量和身體协调性。 游戏方法:画一个半径为1.5米的圆圈,“僵尸”在圈内自行带球,一名“植物”面朝上,四肢着地仰撑在圈内,用手脚配合的方法把“僵尸”脚下的球弄出圈,两者互换角色看谁控球时间长。 游戏规则: (1)运球时,球压在线上算好球。 (2)“植物”在触球时,尽量做到踢球不踢人。 游戏建议: (1)规定“植物”在进攻时,只允许脚触球。 (2)根据学生的能力而调整圆圈的大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