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辽北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现状及发展研究 |
范文 | 汪振泽+赵丹丹 摘要:通过对辽北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现状的详尽田野调查,结合该区域的文化背景、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整合分析,借以形成满蒙民俗特色和主导产业突出的文化乡村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关键词:巴尔虎山;古建筑遗存;满蒙文化圈;文化乡村 巴尔虎山(八虎山,蒙语“强盛”之意,为辽代圣山)古称为石熊山,坐落于辽宁省北部的医巫闾山余脉终止点,包括庙台山、城子山、大萝卜山、黑山以及法库双台子乡的南八虎山等,位于沈阳市的法库、康平兩县交界处,分为南、北巴尔虎山。在康平县境内的北麓险峻,当地称大黑山;法库县境内的南坡平缓,当地称大罗卜山。这一地区环境清幽且动植物种类繁多,盛产草药,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塞外风光。 一、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形成的历史原因 巴尔虎山地区历史悠久,千年之前是皇家御道和兵家必争、兴商通货之地,是古代进出科尔沁草原的交通要道。该地区有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事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遗存,历经社会变迁形成的独具特色区域文化。 (一)历史遗存形成原因:辽代时期的法库“城郭相望、道途相连、村镇密集、市井繁荣”,明代,此地一直是科尔沁蒙古与明朝的军事缓冲带,属科尔沁蒙古部落游牧地,人烟稀少、草木茂盛;明末,此地战事不断,变成了满蒙争夺的战场直至蒙古科尔沁部与满洲女真通婚结盟,这里的局面才相对稳定。满蒙联姻是清早期建立联盟的一项重要举措,直至清末全面形成,伴随着皇家陪嫁陪行人员增多,便在此地开垦荒地,形成居民村落。另外,随着随陵的墓丁与看守陵园经营祭田人员、守护边门和边台的台丁增多,其家属也相对增多,则逐渐沿“柳条边”一线形成村落。清后期,随着“柳条边”政策的解禁,关内汉人流入,居民增多使这一地区打破原有的荒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繁荣。这一切都与公主下嫁、修建与管护王陵有直接的关系,最终形成该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浓郁的塞外文化、满蒙民俗风情)。 (二)历史遗存分布状况: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变迁,使这一地区遗存遗迹众多,基本是沿巴尔虎山山脉分布。法库县境内目前有二十三座辽、金古城遗址;清代的蒙古科尔沁左翼前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王陵遗址等。康平县境内有二十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七十一处青铜时代遗址、六处辽金时代的古城遗址、辽代佛塔等,以及清代科尔沁左翼王陵群。 二、巴尔虎山区域古建筑遗存现状 巴尔虎山是辽代圣山,历史文化厚重且风光优美,山上有3430米的古长城以及圣旨御碑、玉皇阁、三清宫、八卦井等遗址。在整个清代,这里记忆着八旗子弟挥戈征战的骁勇,见证了满蒙联姻的爱恨情仇。 (一)众多的辽至元代的古建筑遗存 1.康平境内:辽代棋州城遗址,在康平县城东南二十二公里的郝官屯乡小塔子村,遗址最为清晰可辩;辽金时期泡子沿小城子城址,位于县城西南五公里的东关屯乡泡子沿村小城子北;辽金时期城子沟城址,位于县城西三十五公里的张强镇盖顶窝堡村城子沟屯北;辽至元时期的南小城子城址,位于县城西郊的二牛所口乡岔海挠村。 2.法库境内:圣迹山辽代望族萧氏墓葬群(叶茂台辽墓群)位于法库县城西南45公里的叶茂台镇;辽代玉皇阁,位于县城西二十公里的四家子蒙古族自治乡;辽代宗州古城遗址(即四家子村城址),位于县城西十二多公里的四家子蒙古乡巴尔虎山西面丘陵地带,是辽代著名宰相韩德让(耶律隆运,功勋卓著享受顶级特权)所建的头下军州,是史料中的“文忠王府”所在地。同时还是辽代后族萧氏重要聚居地,为辽代历史文化重要传承地。历史上,这里曾演绎出“太宗德光拜圣山”和“太后萧绰走宗州”等许多动人的故事,1975年秋,在四家子村立着一圈平面呈长方形、四周遍布灰色布纹瓦的土围子(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90米,夯层明显)中出土一枚铜印,由于难以考证此城在辽代时期的真实名字,便以村名给古城命名为“四家子城址”,2012年,最终考证这座“四家子城址”就是辽代盛名的宗州古城。通过城内大量出土种类繁多的辽金时期遗物,专家得出这座城池始建于辽,应该一直沿用至金的结论。 (二)清代的科尔沁左翼蒙古王陵古建筑群的成因及遗址现状 明末,察哈尔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位时,蒙古汗权萎靡,林丹汗皈依红教引起信奉黄教的蒙古众多部的不满,加上内外政策的失策使诸部离心而内乱。同时,建州女真为避免金朝的覆辙,决定先解决蒙古这个背部的隐患,逐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征讨等策略,漠南蒙古各部逐渐瓦解,科尔沁、敖汉、巴林、扎鲁特、奈曼、喀尔喀、喀喇沁等蒙古诸部归附。在皇太极的武力打击下,林丹汗之子额哲于1635年奉传国玉玺、玛哈噶喇金佛、金《甘珠尔》投降后金皇太极,蒙古帝国灭亡。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领主全部归属皇太极。1636年皇太极对蒙古各部首领授官封爵实行盟旗制度,科尔沁部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有前、中、后三旗)共六旗;郭尔罗斯部的前、后二旗;杜尔伯特部、札赉特部各一旗,四部十旗组成一盟为哲里木盟。清代哲里木盟的范围为今东北的绥满高速公路(G10,齐齐哈尔-哈尔滨)以南;京哈高速公路(G10,哈尔滨-昌图)的以西(吉林扶余县除外);昌图向西经法库、彰武(基本明代边城沿线)至库伦旗库伦镇以北;从库伦镇向北经开鲁镇、扎鲁特旗的鲁北镇、阿尔山市白狼镇往北直至洮儿河与嫩江上游一线的以东地区。 满蒙联姻使蒙古王公率部众为清朝统一中国、平定各地叛乱的征讨中,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从清开国之前一直延续到清末,皇权有着“北不断亲”祖训, 正如《清史稿》所述 “科尔沁以列朝外戚,荷国恩独厚,列内扎萨克二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从”。清朝还建立了“备指额驸”制度,规定在内蒙古的科尔沁、巴林、喀喇沁、奈曼、翁牛特、敖汉等归顺较早的十三个旗内,于王公贵族的嫡亲子弟及公主格格的子孙中,挑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聪明俊秀者,将其衔名年龄注册登记后,于每年十月报送中央的理藩院备案,使这种联姻关系固定化。清初三百年来的满蒙联姻和对蒙古王公贵族加官晋爵,并非对科尔沁部独有。但因为在蒙古各部中科尔沁部归附较早,双方通婚在最高层连续进行的最早,以及其武力(科尔沁蒙古骑兵与满洲八旗一样的骁勇)和族源(成吉思汗后裔,孝庄太后的娘家)等原因,所以清政府对科尔沁部历来极为重视,给予以显爵高位视为家人,有科尔沁部蒙古贵族之首之说。清代历次帝王东巡,基本必经东蒙古草原至科尔沁部,通婚频繁给科尔沁蒙古王公带来浩荡皇恩的同时也巩固了北部边疆的统治。 (一)宾图王陵址:宾图王陵是科尔沁左翼前旗蒙古诸位王爷的陵寝。宾图王陵有陵地两处,一处位于卧牛石乡大屯村的北山的南面,整个陵园面积约二十亩,共有三座陵寝,坐北朝南,每一座都是独立存在的,由东到西沿山坡一字排开,根据位置和建制规模,当地人习惯地称为“东大陵”和“西大陵”。另一处在后满洲屯境内,但仅有一座有记载的,被称为“哥哥陵”。 东大陵也就是科尔沁左翼前旗第一代札萨克多罗宾图郡王洪果尔的陵园,占地三亩,该陵建筑当年颇为壮观。西大陵又称“宾图王陵”建筑规模最大,是科尔沁左翼前旗第二任札萨克多伦郡王额森与夫人的合葬的陵园,面积约四亩多地,所处位置是三座陵园的中间位置。宾图王陵园在新中国建立后逐渐被拆毁,砖石木料变成了建筑用料(该村的小学就是这么建起的),陵园完全被毁。 (二)达尔罕王陵址:达尔罕王陵(图1)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诸位王爷的陵园,位于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村东的黑山,主要分布在黑山的南坡和西坡的山地上。特点是东高西低,山势起伏,各陵错落有致的建在不同高处的山包下,属于比较典型的群山逶蛇之脉。科尔沁左翼中旗共有陵园二十一座,目前仅有十余座是可辨识的。几座王陵东西而建,当地居民按地势和方位将其称为依次是把边陵、东陵、高陵、中间陵、王爷陵等。 王爷陵也叫“老陵”,位于黑山西麓,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三代达尔罕亲王班底与固伦端敏公主的合葬墓。解放前被毁,现存有遗物为陵门前石狮,院墙砖石,散落在原位置,没有受到相应的保护。 中间陵也称“当间陵”位于黑山主峰的西南面的山岗上,它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四任札萨克达尔罕亲王罗卜藏衮布和和硕公主的合葬墓。九一八事变时遭到破坏,1947年彻底被毁,砖石散落原址。 高陵位于中间陵东边约一千米的山丘位置,因其位置较高故被称为“高陵”,高陵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第八代札萨克达尔罕亲王丹增旺布的陵园。解放后被毁,现存有遗物为陵门前石狮,和散落的零星院墙砖石,目前没有相应的保护(图2)。 (三)博王陵址:博王陵也称老陵(如图3)是科尔沁左翼后旗几位王爷的陵园,位于群山环抱的公主岭村北的山坡之阳,四周群山连绵,前有流水,背靠高山,形成闭合之状的藏风聚气的宝地。五座陵沿东西向一字排开,最东首为二太王陵,为长辈,而后是喇嘛陵、僧王陵、公主陵、贝勒陵。 公主陵(如图4),位于巴尔虎山东山环中的下金台村境内,该村也因公主葬陵而改为公主陵村。此陵是清和硕端柔公主与科尔沁右翼后旗第七任哈萨克郡王默特多尔济的陵园,因公主先埋葬在此,故称公主陵。该陵布局严谨,依山傍水、规模宏大且景致极美。1948年整个建筑被毁。 僧王陵位于公主陵东,相距约五百米处的马鞍山前龙岗山的阳坡上。是科尔沁左翼后旗第十任哈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和妻子的陵园,整個陵园占地约五十亩。该陵园于1947年被毁,只剩石碑和石狮保留下来,由原来的守陵人后裔继续看护(图5)。现存两只石狮前腿都经过修复,石碑本身也是由原来的两节进行修整。陵园遗物破坏严重,政府疏于保护,基本不可恢复现状。 喇嘛陵位于僧王陵院东墙外,是僧格林沁的伯父布赫特木尔喇嘛的陵园。 三、巴尔虎山区域遗存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巴尔虎山地区实际考察,发现遗存被肆意破坏,变为农耕地使用,原址遗物随意摆在农田中而无人管理。加强行政管理部门相关工作职能及保障,政府引导的多方资金筹集是保护的发展。如何让满、蒙古群众重新认识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中来,以此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民俗层面的文化产业提升的关键。建议以满蒙民俗特色的农业旅游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文创农业为重点,进行遗存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区域整合的发展对策。 (一)区域整合的建立:巴尔虎山地区众多的古遗存在文化、利用、保护价值上呈现不同层次,充分地把科尔沁蒙古王陵的元素形成纽带,形成系统的文化旅游发展格局。 (二)文化创意农业形式:满蒙民俗特色农业旅游与文化创意的充分相结合,发展文创农产品、农艺工坊及专营店、休闲农牧场等,建立绿色农庄与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利用互联网加休闲生态与乡土文化旅游模式加以推介,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循环持续的发展的相关举措。 (三)建立完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与高校、骨干企业的合作,促进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举办相关交流研讨活动,为拓展特色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结语:如何利用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城镇和乡村,承载文化记忆和乡愁,建设有历史记忆、区域特色、民族特点的文化城镇和特色乡村,是文化旅游产业转型的关键。因地制宜地突出传统特点、彰显文化特色,发展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乡村、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民就业增收,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澍田 编著.东北史志文献要略[M].吉林省出版局,1982. [2] 法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法库县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3] 赵宾福 著.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