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以体育人,构建学生规则认同的体育课堂 |
范文 | 刘力 摘? 要: 规则认同,即学生能够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并能延伸到社会和人际交往中去。体育课的特殊性,赋予了规则认同的独特价值和属性,课堂常规、练习要求、项目规则、游戏方法等,无不暗含着严格的规则要求,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简言之,体育课自始至终是规则前提下开展的各类活动。因此,借助体育课堂,挖掘深层价值,以体育人,培养学生规则认同的意识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以体育人;规则认同;体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8?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2 一、理解规则,明确规则认同的意义 体育课是室外课,因为其特殊性,让学生感觉更自由,但对规则的意识比室内课相对更淡薄。体育课上,有些“淘气包”会在热身慢跑时叽叽喳喳地讲话,更甚者还在队伍里追逐打闹。教师对他们的口头批评往往收效甚微,有的说队伍跑得太慢,有的说是排头跑得一会快一会慢导致自己跟不上,甚至有的说跑快跑慢无所谓只要最后跟上队伍就可以了。甚至有家长都认为:“孩子们的体育课就是要让他们动起来,孩子天性好动,小打小闹,教师也不用太较真啦!” 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源于学生规则意识不强,不了解规则的意义,没意识到违反规则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例如一节实心球课上,学生没有遵守前掷实心球的规则,导致对面同学被实心球砸伤。为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明确规则的意义,在体育课堂上树立规则意识。 像上述案例中所说一样,注意跑步时的队形是出于安全因素和课堂纪律角度考虑的。教师要向学生耐心、精心地详细分析规则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好处。课后可结合班主任和家长的协同,做好共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认同感,明确规则制定的价值意义,做一个正气、整齐、有活力的好少年。这比起简单的批评、惩罚要来得更有效一些。 除此以外,课堂常规、项目练习、比赛规则、游戏方法、器材借还等,每个细小的环节都有严格的规矩。比如,笔者在一节跨越式跳高课中,前面学生还没离开海绵垫,下一个学生就开始助跑了,这是非常危险的。为此,笔者立刻停下教学,全班集中,详细地跟同学们分析其中的利弊,引起学生重视,明确规则认同的意义。作为体育教师,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确这些规则的要求和价值,跟学生交代清楚违反规则的后果以及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 二、创建规则,力做规则认同的主人 在笔者执教的一次篮球课中,进行运球绕杆接力比赛,第三小组获得了第一名,但是该小组两个学生运球绕杆过程中有持球跑的嫌疑,当教师最终宣布结果的时候,雖然其他小组也有学生有类似犯规情况,但是他们对第一名表示不满,顿时吵闹起来说:“老师不公平,他们耍赖,明明犯规了,居然还第一名,应该取消资格。”甚至有一个学生委屈地哭了起来,他们辛苦的努力,因为不公平而导致付诸东流。笔者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让学生来出主意。如何解决问题,大家讨论纷纷,综合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共识:一是每组选派一个监督员,交叉监督;二是出现一次违规相应减去2秒;三是抱球跑超过两个标志之间的距离,则取消资格成绩。通过这样的改变,既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也在一种热烈和谐的环境中比赛,大家开心不已。 课中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规则的认识不清,重视不够;二是规则的界定和执行容易让学生产生违规的行为,导致出现不公平现象。针对此类状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规则的创设与制定,学生在参与制定的过程中,由于自主意识的增强,能够大幅度提升对规则的理解和执行,形成主人翁意识。 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学生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是对规则理解、规则执行高度认同的时刻。除了上述游戏性项目可以发挥学生自主、调动积极性、参与规则制定外,一些课堂常规和成熟型的运动项目,也可以依据学生特点和当时状况对规则进行适当的改正和延伸,但要遵守科学、有效的原则。比如50米赛跑,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针对学生意见,结合“让距跑、先后跑、分段跑”等形式,激发兴趣,提升效果。 三、执行规则,彰显规则认同的自觉 笔者在一次体育课中,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比赛,由于人数不够,笔者便加入了其中一队和学生一起比赛。赛前笔者讲解过规则并且输掉比赛的小组需做俯卧撑作为失败的“惩罚”。很不巧,笔者所在的那一组由于部分同学短跑能力欠缺输掉了比赛,面对比赛结果学生虽然没有说话,但从学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已些许觉察出学生希望教师遵守比赛规则的样子。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立刻说到:“同学们,既然老师所在的小组输掉了比赛,老师遵守比赛规则,我们组开始做俯卧撑,一来当作比赛失败的‘惩罚,二来作为身体素质的锻炼,同学们觉得怎么样啊?”听到教师愿意遵守游戏规则,同学开心不已,期盼着看教师做俯卧撑,笔者在同学们热闹的氛围中一口气做了30个俯卧撑。整节课气氛融洽、效果甚佳。 规则的执行是关键环节,对练习效果产生影响,也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上述案例中,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胜过大量说教式的语言,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融洽、民主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规则认同的自觉行为的养成。当学生能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时候,这是教育所期望看到的结果,也是规则教育内化的重要表现。 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引领,学生的规则认同是落实。规则执行的有效性,重在监督、评价,具体可采取以下两种策略:一是教师监督和学生监督相结合,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的同时,也避免教师顾及不到的很多情况;二是规则执行的力度和方式,面对学生的违规、不当行为,坚决采取相应“惩罚”的措施,但也要关注“惩罚”的方式,以防对学生造成伤害,这就需要教师详细制定对策,并让学生知晓。 四、运用规则,延伸规则认同的属性 课中一场篮球教学比赛,场上气氛激烈,张同学拼得比较狠,也因为好胜心强,比赛中多次出现犯规行为,并且程度比较严重。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及时取消其比赛的资格。由于他的离场,失去了一位核心球员,导致那场篮球赛输了。比赛结束后,输的队伍表示不服,纷纷来找教师理论。教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值得表扬,老师也很赞赏你们,但是篮球赛有其严格的规则,我们必须遵守,如果违反规则将会受到惩罚。你们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一样,甚至社会的规则尺子更严格、更广泛,也不容许我们有犯错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去拼搏,赢得人生路上的每一场比赛。” 理解规则是基础,遵守规则是本分,执行规则是核心。那么,运用规则就是延伸,是教育的社会价值延伸,也是教育的最终追求。以体育人,借助体育的手段来达到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将来成为有着高度规则认同、社会认同的人,是体育教育更高层次的追求。上述案例中,教师就很好地利用了课堂中发生的事,巧妙地延伸到社会领域,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 规则是人基本的必备素养,是每个人获得社会属性的必备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体育课堂规则教育的社会价值,从规则的特征出发,巧妙地、有效地和社会属性进行联系,促进学生理解规则、遵守规则、认同规则,做一个有强烈社会认同感的现代人。 小视角看课堂,大视角看社会。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风云多变的社会,只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安全;只有遵守规则,社会才会更加公平合理;只有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和谐! (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 213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