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阅读教学中几种品味语言的方法 |
范文 | 摘要:用整体观照法、替换比较法、联想想象法和朗读感受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整体观照法需从宏观审视文章的整体,要透彻地了解文章;替换比较法可以品味精炼字词和形象生动的句子;联想想象法既能领悟修辞又可品味字词;朗读感受法能感受字词锤炼之美和文本情感之美。 关键词:品味;整体;比较;想象;朗读 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是一些教师往往将“人文性”奉为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课堂上出现了更多的“价值观”引导,阅读教学出现了“泛人文化”倾向,淡化了语言的教学,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品味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透过语言文字这个窗口,推敲出文字背后的‘潜台词,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形象特点,咀嚼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体验,一种审美趣味,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丰富。”那么,阅读教学中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语言呢?本文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整体观照法 “艺术的整体是美的第一要素。文章中任何精彩的片段都是不能离开整体而孤立存在的,它处在与整体和其它部分的有机联系之中,只有在文章的整体中它们才有了存在的价值,如果离开了文章的整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把握了这个特点,我们在领悟语句时,首先就要从审视文章的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对课文作整体的观照,在足够的时间里认真欣赏、揣摩、玩味,从而把握文字背后的东西。“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这句话好像啰嗦重复,其实很值得玩味。怎么推敲出“啰嗦”背后的“潜台词”呢?这就需要先整体把握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盼于勒、夸于勒、骂于勒、不认于勒,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测“我”的心理活动:当看到叔叔那满是皱纹的手和又老又穷苦的脸时,“我”会对叔叔产生什么感情?对父母前后迥然不同的表现会有什么看法?这样一来,学生应该能探究出这句话包含的情感:对叔叔的同情,对父母不认亲情的困惑和不满。 二、替换比较法 自古文人都讲究遣词造句,揣摩语言。王安石为了写活春风,曾反复试过“吹”“到”“过”等字,最终炼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样的传神之笔。贾岛当年写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也曾就用“敲”还是用“推”而纠结过。 既然作者锤炼语言时离不开比较,那么,读者在品味语言时也可以用替换比较法。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的“钻”字,是一个很关键的字,让学生将“钻”与“长”比较,学生就会感悟到作者选用“钻”字的妙处:既表现小草的小,又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足、速度快,而且还透露出作者在不经意间发现小草已经破土而出的惊喜。 替换比较法不仅可以用于对精炼字词的品味,也可以用于对句子的赏析。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就提出这样的问题: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好在哪儿?甲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乙句“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甲句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把山写得那么可爱,充满温情,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而乙句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替换比较,让学生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都会慢慢地提高,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实实在在的,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三、联想想象法 “语言的现象结构本身必须借助想象和联想才能显现,没有想象和联想也就没有语感。”“有了想象和联想的参与,学生才能更好地感受作品中真切生动的画面,领悟作品丰富的内涵,体验作者渗透其中的复杂情感,从而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提升自己的语感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领悟修辞。一位教师执教朱自清《春》的一个片段,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斜织着。”教师问:“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春雨的什么特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比喻、排比,表现春雨的多。”教师提示:“仅仅表现春雨的多吗?想一想,牛毛、花针、细丝是什么样子的?各有什么不同特色?”学生七嘴八舌地讲开了,有的说牛毛非常密集,有的说花针是银光闪闪的,有的说细丝是轻盈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感受到这句话通过运用比喻和排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的多、细密、亮、轻盈的特点。这位教师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联想,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住春雨的特征,真切地领会到句中比喻的妙处。 《故乡》中写到“屋里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个“飞”字用的十分出色。教师要指导学生领会这个字的精妙,就必须调动起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可以这样引导:“飞”表现的是小鸟的动作,你看过小鸟飞翔吗?小鸟飞翔有什么特点?(轻盈)你能想象一下此刻宏儿的语言、神态吗?你能想象一下宏儿的心情吗?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很快就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活泼轻快的孩童形象。 四、朗读感受法 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语言,通过不同的读法从不同的角度赏析语言,不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1.感受字词锤炼之美 许多作家常常对动词的锤炼很下功夫,如果朗读时能关注那些作家精心锤炼过的动词,在朗读中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把握人物的形象特點和内心情感。如高尔基的《海燕》一文中,作者描写海燕“翅膀碰着波浪”“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大声朗读中品味“碰”与“冲”分别写出海燕怎样的情态。学生通过朗读,会感受到“碰”写出海燕勇敢地低飞,触及波浪;“冲”写出海燕迅猛高翔,锐不可当。这样,学生就能体悟到这两个字表现了海燕渴望暴风雨到来的心情。 2.感受文本情感之美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先乎言,莫先乎声,莫先乎义。”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聆听作者心声,与故事主人公情感产生共鸣的有效手段。《最后一课》一文中“宣布下课”这部分是情节发展的高潮,也是韩麦尔先生爱国感情的集中体现。怎样把文字里面蕴含的这种感情“品”出来呢?我的做法是:首先,教师范读并指点。“我——我——”这两个“我”要读出颤抖的音调,表达韩麦尔先生极其悲痛的心情;两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两个“我”字的读音之间应有适当的间歇,不能连在一起。“法兰西万岁”要用比较高的音调读出来,要表达出激情。“散学了,——你们走吧。”要用低沉的音调读出来,速度要比较慢,要表现出无比沉痛的心情。其次,学生练读。先以两人为一组相互指导练读,再请学生朗读。就这样,让学生反复朗读,使他们沉浸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境之中。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几种方法有相互交叉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机械地割裂开来。 作者简介:胡雷鸣(1965—),男,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胜利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