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微写作须深耕,细微处显华彩
范文

    摘要: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缺少细节刻画是当前学生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微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细节刻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总体水平。

    关键词:微写作;细节刻画;大作文

    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总被孩子们粗线条地描写、流水账似的记叙深深刺痛。大而化之的人物,千篇一律的场景,没有精雕细刻的细节,没有华光闪现的聚焦。整篇文章泛泛而谈,空话、套话、假话遍布全文,就如失去光泽的璞玉。

    要想让璞玉放出光彩,一定要聚焦“细节”!

    一、文章的细节

    细节即细微的环节或情节,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特点、一个场景。细节描写就是抓住细微之处,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具体、细致、深入地精雕细描。它是层层深入地剖丝抽茧,是别具匠心的构思艺术,也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成功的细节描写是一篇文章的魂。它能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真实性。

    日常写作训练如何聚焦“细节”,进行细致入微地描摹呢?

    大作文训练,显然不可取。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二是不能有效地聚焦。三是很难实现细节训练的系列化。而微写作训练恰好可以弥补大作文的不足,时间上恰到好处,内容上容易聚焦。能恰当地引导学生在关键处驻足,在细微处漫溯。

    二、微写作

    微写作,就是字数在200字左右,聚焦单项训练,如动作、神态、心理、场景等。针对于细节训练的微写作,可以以记叙描写为主,篇幅短小,收放自如。

    日常教学中,微写作训练有如下优势。

    (一)时间安排灵活机动

    可以随堂练习,可以晚上作业;可以天天练,可以几天练一次;可以课前写,可以课后写。

    (二)内容选择丰富多彩

    可以工笔细描校园中的一抹新绿、一片桃红;也可以细微勾画蹙眉深思的学子、英姿勃发的青春少年;可以描摹宛若流水,一气呵成的动作;也可以渲染字字珠玑,句句锦绣的话语。

    (三)篇幅短小,利于激发兴趣

    平时作文训练,一写就是大作文,要求600字以上,实际篇篇都得700多字。天长日久,学生们对作文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微写作,字数少,篇幅短,容易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四)目标明确,容易聚焦

    微写作,专注于一点,容易集中精力,步步为营,训练写作基本功。学生可以专注于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景物描写。一次训练可以专注于一点或是几点的融合。

    在学习课外名篇《紫藤萝瀑布》时(每个学期我都会补充课外名家名篇的學习),引导学生重点赏析描写紫藤萝“盛”的一段,含英咀华,拆分景物描写的技法,聚焦细微处漫溯的手法。

    文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用了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方法。文段采用由总到分的写作顺序。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妙用叠词。让一树繁花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学生在赏析咀嚼的基础上,微写作《樱花》:

    樱花的花真密啊!密得看不到缝隙,密密匝匝,摩肩接踵。那花真白啊!白得像天上的云,随风流动,袅袅娜娜。那花冠真大啊!大得像两把巨大的伞,遮满了半个校园,和风细雨中笑靥如花。走近樱花树,你会发现云朵样的樱花上,缀满了淡黄色的,星星般的花蕊。有许多蜜蜂跳着舞穿梭在花朵中,留下一个个快乐的影子。满枝的樱花簇拥着,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呀。站在树下,听得见风拂过的低语,看得见雨滋润过的痕迹。面对这样一树花,才恍然觉得“春在枝头已十分”。

    (五)易批、易改、易落实

    微写作的时效性比较好。篇幅短小,随写随批。评改可以随机安排在课前或者课后。可以学生快速互评,也可以老师随机抽样批改。

    三、微写作与细节训练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

    微写作学生训练得很少,所以在训练之前,教师要讲清微写作的要求,如何抓住细节进行精雕细描,让细节鲜活地站立于文本。那么,微写作如何和细节训练有机融合,达到合作共赢呢?

    (一)浮云伴月两相悦——随文练笔,驻足细节,相融相合

    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不能是单纯地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一种语文技能。写作技能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语文技能之一。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不管是精读还是略读文本,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梯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扶着梯子,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向上前进。经过一年一年的扶梯前行,学生的写作才能达到一个个新的高度。经过不懈的努力,学生们终究会离开梯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天地。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还应适时提供一些练笔的机会,让学生仿写、改写,习得写作的方法。而我们可以相机把随文练笔和微写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教学三毛的《胆小鬼》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细节刻画。

    我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两手握得紧紧的……再有知觉的时候,已经站在花园的桂花树下,摸摸口袋,那张票子随着出来了,在口袋里。

    表面上是写动作、神情,实际是以具体的动作神情,充分显现抽象的心理感觉,紧张之态,溢于言表。

    样子的确像在发高烧,口袋里的五块钱就如汤里面滚烫的小排骨一样,时时刻刻烫着我的腿。

    用比喻的手法,夸张地形容钞票烫着腿,形象地描绘出她偷钱后心里面的紧张与不安。

    课后跟上微写作《试卷发下来了,我不及格》或者《试卷发下来了,我满分》。要求,聚焦试卷发下来的那一瞬间,进行细节刻画,可适当加上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心理。

    学生微写作:

    试卷发下来了,我不及格。“嘣”地一声,脑中好像有颗螺丝钉不知弹到哪里去了,无法运转,不能呼吸,脑中一片空白。我不知所措,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手也不听指挥地颤抖着。刚才还坐得笔直的身子一点一点佝偻下去,直到趴到桌子上。泪水终于决堤,顺着发烫的脸颊,无声地滑下,一滴一滴与试卷上那一个个狰狞的红叉融合融合。

    教材上的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佳作,每篇文本都可以找到微写作的抓手。教师需要用一双慧眼,为学生拨云弄雾,搭建天梯。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生活,驻足细微,拉长瞬间

    生活是我们写作的源泉,好的文章離不开生活。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让眼睛驻足,让心灵栖息,拉长瞬间,展现生活的细节之美。让观察日记和微写作在趣味盎然的生活中自由地蔓延融合。引领学生在寻常日子里,学会探幽析微,精心锤炼词语,细致描摹。

    春风十里,花开遍野。暖暖的阳光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小生命的诞生。从柳枝绿染树梢,从小草抽出第一个新芽,从迎春萌发一个个金灿灿的笑脸……描绘自然万物,身边之景,用喷薄的少年之激情去浸染手中之笔。

    学生例文:

    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我嗅到了一股清新淡雅的芳香,我追随香气来到了这里。

    这是一棵丁香树,它嫩绿的叶与花交混在一起,给人一种清新的美感。

    渐渐的走近,绿色的花穗将要开放,如同一颗颗绿色的卵。

    风吹过,那片绿色随之摆动起来,好像是一条长长的绿丝带,飘逸而美丽。

    那流动着的春风吹过绿色的花苞,带走绿色的芳香。

    我站在那里,嗅着那芳香,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奇妙味道。

    学生时代,敏感而多情。感受身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同窗好友、魅力老师、陌生邂逅……抓住每个人物独具特色的特征,个性化的语言,标志性的动作,传神的神态等等,让每一个人物活脱脱地站立在纸上。

    每周可以安排三次微写作的自主练笔。让学生自由观察生活,自由选材,放飞心灵。寻找生活中的闪光点,进行微写作。家庭方面的:《爸爸的白发》《奶奶的手》等。校园生活方面的:《同桌的大脚丫》《我班的活宝》《狼吞虎咽》《试卷发下来了》等。自然环境方面的:《花开锦绣》《绿柳如丝》《暖暖春阳》等。

    (三)淡妆浓抹总相宜——微写作练基础,大作文展风采

    微作文是整个作文训练的轻骑兵。微作文虽微,但并不是碎片。训练中要协调好微作文与大作文的联动关系。打散两者的界限,微作文练局部,大作文练整体。协同作战,互助互利。

    微作文与大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避免随意性。每个学期前,制定详尽的作文训练计划,合理安排大作文和微作文的训练内容及时间安排。一学期安排几篇大作文,与每篇大作文相配套的微作文训练安排几次。每次大作文的题目,微作文训练需要驻足的点,都要事先计划好。

    作者简介:金庆华(1974— ),女,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周家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