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古诗文 |
范文 | 摘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上阕有两处值得注意:一处是“乍暖还寒时候”。另一处是“雁过也”。下阕有一处值得注意:即“满地黄花堆积”。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关键词:乍暖还寒;雁;黄花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描写的到底是春季的景色还是秋季的景色,值得分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阕有两处值得注意: 一处是“乍暖还寒时候”。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宋代刘清夫《玉楼春》词:“柳梢绿小眉如印。乍暖还寒犹未定。” 可见,“乍暖还寒时候”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并不像有的注解所说的描写秋季的景色。 另一处是“雁过也”。 《辞海·词语分册》“雁”①鸟纲,鸭科,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大型游禽。形略似家鹅,或较小。嘴宽而厚,末端所具嘴甲也较宽阔。啮缘具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以淡灰褐色为主,并布有斑纹。群居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1] 可见,“雁”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雁过也”可能是秋季,也有可能是春季。联系上文的“乍暖还寒时候”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那么,“雁过也”描写的也只能是春季的景色,并不像有的注解所说的描写秋季的景色。我们不能在古诗文中只要一看到“雁”这个意象,就立刻主观臆断为是秋季的景色。也有可能是春季的景色。 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而不是秋季的景色。 下阕有一处值得注意: 即“满地黄花堆积”。 黄花,指菊花。宋李清照《醉花阴·重阳》词:“莫道不销魂,簾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明徐渭《画菊》诗之一:“东篱蝴蝶闲来往,看写黄花 过一秋。”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黄花】菊花。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2] 《辞海·词语分册》【黄花】菊花。《淮南子·时则训》:“菊有黄华(花)。”[3] 可见,“满地黄花堆积”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这一点确定无疑。 总之,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上阕描写的是春季的景色,下阕描写的是秋季的景色。 注释: [1]夏征农.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87. [2]韩志用.学生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11. [3]夏征农.辞海词语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26. 作者简介:孙凯(1974— ),男,陕西省铜川市第一中学新区校区(耀州区)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和文言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