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 |
范文 |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予以高度关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述而·雍也·为政·宪问》)荀子则强调“善美相乐”,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乐论·儒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第255页)“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7页)“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958年9月20日《人民日报》)这些思想论述,高度概括了情、学、思、行并重在人才教育培养中的必要性,说明了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的至关重要性。小学是培养学生感性认识、理性思维和操作技能的基础阶段,而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又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职责。要履行好这一重要职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寓教于情,以情感人。 情感是诱发人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因素。寓教于情,以情感人,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相当显著的作用。小学语文中不乏情感教育的课文,如《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神笔马良》、《盘古开天地》等。讲授这些课文时,要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形象思维、兴趣好恶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应愤慨的,要义愤填膺,怒不可遏;该欢快的,要眉飞色舞,意于形外;当哀惋的,要设身处地,同情备至;需兴奋的,要气宇轩昂,手舞足蹈。切实做到情随文走,心随意转,喜怒哀乐,溢于言表,形诸动作,声情并茂,发人深思,感人至深,从而给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打下深刻的情感印记。 其次,要寓教于理,以理服人。 理论知识既是人的知识技能水平的表现,又是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寓教于理,以理服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异常重要。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处于萌芽状态,尽管小学语文中论说文比例不大,尤其在低年级更是如此,但是,其中却含有大量充满哲理性的寓言故事、哲理诗篇,如《比尾巴》、《乌鸦喝水》、《骆驼和羊》、《鹿和狼的故事》、《题西林壁》等。讲述此类课文时,要力求说理透辟,逻辑严谨,举一反三,启迪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切实做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创造和说理能力。 再次,要寓教于行,以行树人。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不仅出真知,而且是检验真理的最终唯一标准。寓教于行,以行树人,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我国以往语文教学乃至所有科目的教学,往往侧重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动脑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虽大为改观,但仍不尽如人意。对此,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曾多次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着高分低能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学校教育重知识而轻智能,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结果。要消除这种弊端,必须加强操作技能等实践活动的训练。而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做出表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内容尽管不能包罗万象,但在联系实际,结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方面,却大有可为。譬如,讲到《农业的变化真大》、《宇宙生命之谜》、《海上日出》、《桂林山水》、《一次成功的实验》和其他有关行业、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科普的文章时,应组织学生到有关单位、部门、景点参观访问。同时,还可以通过校内劳动、班会、故事会、作文、演讲比赛、联欢会、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展览等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地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三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激发情感,是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培养理智,则既是激发情感、训练操作技能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激发情感、训练操作技能的手段;训练操作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则是激发情感、培养理智的目的,同时也是改造和进一步认识世界的迫切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有机地将三者结合起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是培养理想人才的重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钱荣英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小)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