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综述 |
范文 | 赵 华 本文拟从试题选材、命题形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题选材。18套诗歌鉴赏试题的选材数量、体裁、题量、分值、考点分布等情况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选材上形式多样,为诗歌鉴赏教学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对今后诗歌教学也不无启示。 1. 选材数量上,今年除广东卷、湖南卷为两首外,其他省份均为1首,同去年辽宁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的两首、浙江卷的3首相比,今年在选材数量上有所降低,而把考查重点放在了对单单1首诗的深入分析上。 2. 体裁上,近体诗成为考查重点,其中律诗6首,绝句8首,二者占全部作品的70%,词4首,占20%,散曲2首,占10%。 3. 从作品产生的时代看,宋代作品有11篇,唐代5篇,元代2篇,金代、清代各1篇。 4. 从分值看,诗歌鉴赏试题一般为8分,其他多者11分(海南、宁夏卷)、10分(北京卷),少则6分(重庆卷、福建卷、江西卷、浙江卷)、5分(天津卷、湖南卷)。同去年相比,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江苏、山东、广东、海南、宁夏等省份试卷的诗歌鉴赏试题的分值变化不大,江苏卷、山东卷仍为8分,海南、宁夏卷仍为11分,广东卷为7分,去年为6分。 5.从考点分布看,诗歌的感情内容、表现手法仍为重中之重,其次涉及较多地为修辞和炼字,再次是意象和意境等。 二、命题形式。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一般以简答题形式出现,有时会出现个别选择题的形式,如今年的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填空题的形式也有,如今年的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上海卷(作品见上文):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篇名)。 三、考试内容。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以简答题的形式最为常见,按题目考查内容可分以下六种: (一)分析“形象”型,如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立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语言特色”型。如:北京卷(作品见上文)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车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三)分析炼字型。如全国卷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全国卷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上海卷(作品见上文):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四)分析诗歌“意境”型。如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 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 撚(nian ) :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天津卷(作品见上文):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宁夏、海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五)分析“表达技巧”型。如广东卷(作品见上文): 这两首诗都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山东卷(作品见上文): “凭栏手撼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四川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辽宁卷(作品见上文):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宁夏、海南卷(作品见上文): 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死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湖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阀“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浙江卷(作品见上文): 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六)分析“思想感情+内容”型。如全国卷1(作品见上文): 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全国卷2(作品见上文): 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北京卷(作品见上文):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广东卷(作品见上文):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江苏卷: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山东卷(作品见上文): 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安徽卷(作品见上文): 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重庆卷(作品见上文): 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四川卷(作品见上文): 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湖北卷(作品见上文): 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浙江卷(作品见上文): 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 四、给考生的建议。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已经成为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最具信度的一个板块,但是事实上考生的失分很严重,面对考题即便能写上几句,也往往辞不达意,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并没有真正读懂作品。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抓字词,领悟诗歌句意。这是整个阅读鉴赏的基础。古代诗歌所用字词,含义往往是隐含在字面意义之外的深层意义、字外意义。这些意义的捕捉,须从表达内容、修辞色彩和所用技法几方面品味。关键字词义明确以后,领悟句意就比较容易了。领悟句意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善于抓住主旨句进行揣摩,抓住抒情议论句进行分辨,抓住修辞句进行揣摩,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二)抓客体,把握诗歌意象。意象是指作者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意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元素,必须通过阅读把握住,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抓住诗句中跟意象特征有关的词语去辨认,去把握。 (三)抓情景,体味诗歌意境。凡诗歌均须有意境,因为传神写意、抒发感情是诗歌扣人心弦、引起共鸣的主要原因;舍此便难以塑造出形神兼备、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意境。考生阅读鉴赏诗歌时,如果在想象中有了一幅鲜明生动、具体感人的画面,并且深知画面中情景契合的原因,那么,这类考题则难不住我们。体味意境,务须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内容,随后再去分析揣摩诗人写景状物的意图,进而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优秀诗歌的意境是独特的,体味意境时对这一点务必充分注意。 (四)抓时空,明确诗歌指向。古代诗歌的语言指向,即内涵,常常借助于特定事物,如花草、日月星辰、寒景、塞北、江南等,以示时令、地域。古人所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就正好说明古代诗人运用时空变换手法扩大诗歌内涵的审美特征。古代诗人写诗,多采用避实就虚,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往往聚焦于表时空的词语上,形成定点放射的格局,从而产生震撼效应。因此,考生所鉴赏的诗歌中倘有时间、地域词语,切勿轻意放过,定须仔细体味。 (五)抓结构,理清诗歌层次。分析梳理结构层次是理解诗歌含义的重要手段,今年的四川卷就涉及了层次的划分问题。高考涉及的诗歌主要是律诗与绝句。律诗八句四联,主要结构形式为起、承、转、合。首联是起,即破题、定基调或笼罩全篇;第二联(颔联)是承,或描写,或叙事,或抒情,加深扩充首联的内容;第三联(颈联)是转,笔锋一转,别开生面或由景及情,或由此时、此地、此事转到彼时、彼地、彼事;尾联是合,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或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绝句的布局除起承转合外,有的对比,有的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有的先议论后写景叙事,有的末句寓情于景。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理清了这样的布局层次,解题就容易了。 (六)抓修辞,辨明诗歌技巧。诗歌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涉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常用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映衬烘托、托物言志、借古喻今、以小见大、白描精绘等。常用的修辞技巧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通感、互文等,考生阅读鉴赏前如果积累了有关知识,再以此比较所读诗歌,辨明诗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题意去解答,就不会出错了。 (七)抓内容,审明诗歌主旨。古代诗歌读多了,就会发现它们大多有以下内容:或乡情乡思,或友谊友情,或爱情婚姻,或亲情伦理,或离情别绪,或怀古咏史,或哲理言志,或忧国忧民,或军旅战争。所表达的主旨大体有两种:或好学惜时,或愤世嫉俗,或爱国爱民,或乐观进取,或感慨身世,或热爱生活,或借物咏怀。考生阅读鉴赏的诗歌大多属于其中的一种。只要弄懂了诗的大意,审定内容与主旨就比较容易,如何归纳概括也就有了可以借鉴的典范。 (八)抓类型,掌握鉴赏要旨。类型,是诗歌的内容分类。高考诗歌鉴赏试题的常见类型有咏史、抒怀、写景、咏物等。咏史诗,要了解史实和人物,理解典故,体会意图,领悟感情。抒怀诗,要看清是否精妙。写景诗,要体味情景交融而成的意境,了解所写之景所含之情,透析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的美之所在。咏物诗,要切实把握物之特点及其神韵,推敲物象中寄寓了怎样的情志,分析咏物运用了什么技巧。 此外,做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必须注重平时文学知识的积累,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训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诗歌语感,真正读懂作品。 (赵华 山东省青岛经贸科技学校2660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