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发展语言能力 提高文化品味 |
范文 | 在新课程的理念和背景下,各省市的中考试卷开始悄悄变脸。如浙江省宁波市的语文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语段全部来自课外的文章。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变化,在宁波市语文教师中却泛起了层层涟漪。叫好者有之,不满者有之。究其原因是现代文阅读的语段不考课内文章后,一些教师长期赖以生存的以考试为指导、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一瞬间轰然倒塌,于是陷入了教学迷惘之中,产生了现代文教与不教一个样的想法。上课开始走过场,转而研究答题技巧。殊不知这正是本末倒置,我们不否认答题技巧的重要性,但那只是应试的需要。应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原来由于现代文考试语段来自课文,教师不敢放手课本,上课死气沉沉,只是肢解课文,学生成了记录本,课后翻来覆去地围着课本练习,而且试题总跟学生捉迷藏,教师和学生苦不堪言。语文课也因此成了最不受学生喜欢的课之一。学生的视野、思维受到了严重限制,使课标中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成为空谈。而现在,考试改革其实给我们创设了一个前所未有过的自由空间,为我们语文教师教学回归语文教育本质提供了契机。那么现阶段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发展语言能力 语文的本质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那么阅读教学中就应该以语感训练为中心,变讲堂为学堂。朱智贤在其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定义,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即客观存在的言语成品和言语过程是主体形成语感的源泉。[1]对于语感训练许多老师感到难以下手,因为语感是一种直觉思维的心理感受力,是虚而又虚,玄而又玄的。这几年一批学术界和教育界的有志之士积极投身于语感实践之中,使语感教学朝着可操作性发展,如:浙江的王尚文、上海的王荣生、内蒙古的韩雪屏、湖北的洪镇涛等。下面以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来具体说明: 这是笔者在校内公开课上教学乡土教材《情系上林湖》的一个实录片段: “记得前年我与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和画家程十发一起到日本去,在东京新大谷饭店的一个宴会厅里,与一群日本的汉学家坐在一起闲聊,不知怎么说起了我的籍贯,好几个日本朋友夸张地瞪起了眼,嘴里发出“嗬——嗬——”的感叹声,像是在倒吸冷气。他们虽然不太熟悉严子陵和黄宗羲,却大谈王阳明和朱舜水,最后又谈到了河姆渡,倒吸冷气的声音始终不断。他们一再把手按在我的手背上要我确信,我的家乡是神土,是福地。” 师:这一段一共才三句话,大家读后在语言上有什么感受? 生1:我读后觉得描写得很生动。如第一句中的叹词“嗬——嗬——”和动词“瞪”一起把日本汉学家的惊讶之情生动地描写了出来。而且还用了比喻把“嗬-嗬-”的读法给写了出来。 师:好!那么你能读一下吗? 生1:夸张地模拟了倒吸冷气的声音。(学生一片笑声) 生2:我以为“日本的汉学家”和“闲”字为下文作了铺垫。因为是“日本的汉学家”,所以对中国文化了解,“闲”字说明没有明确谈话目的,所以才会聊到“我的籍贯”。 生3:我觉得第二句中“始终”起到了强调作用。 师:注意到“倒吸冷气的声音”没有?它也是起到了强调作用的啊! 生4:我注意到了,他们“倒吸冷气”的原因是“要我确信,我的家乡是神土,是福地”。“神土,福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倒吸冷气”是充满了向往之情。 生5:我认为第三句中的“一再”“按”,一个副词和一个动词把那种要我确信和充满了向往之情的真挚感情给写出来了。 师:是啊,朱舜水对于日本的影响是深远的,余姚又是朱舜水的故乡,河姆渡又是现在知道的水稻文明的起源,所以日本的汉学家充满了向往之情。大家对语言的敏感度非常的高,那么下面我们就用刚才的理解,为全段定下朗读的基调,注意轻重、语速,然后自己自由地朗读。(生做符号,自由地读)再抽读。 举这个实例主要来说明语感教学可以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通过对语言的学习,要学生熟练地掌握“增”“删”“移”“换”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创设语境,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体会如何使用语言去表情达意,加以美读感染,让文章的解读从美与情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真正走入作品,去比较揣摩语言,提高语言修养来获得理性认识。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二、提高文化品味 在中考不考课内现代文的背景下,使老师和学生们有了专题学习的时间,能把视野投入到经典作品之中。笔者在经典中选择了《论语》,为什么选择《论语》呢?是基于以下考虑: 1.最初是因为中考中有课外文言文语段,笔者认为多讲、多读、多背是可以增加学生的文言语感积累。 2.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严重,和家长、老师常常难以沟通。《论语》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可以使学生感悟。 3.要了解传统文化,必须了解儒家思想;要了解儒家思想,必须了解孔子思想;而要了解这一切,必须读《论语》。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那么我们怎么读它呢? 根据上述第2点和《论语》的实质选定了《论语》中的“孝”“学”“交友”“仁”四方面的内容。 为了“学以致用”,不仅弄清文意,更是结合实际,推荐学生看《于丹论〈论语〉》,体悟古为今用的方法。 3.方法上先老师给出归类的专题句子进行讲解,再由学生背诵、品评,最后形成文字。以《论语》中的“孝”为例: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之?”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我们来看一下学生的感悟: 以前“孝”只是一个概念,认为长大了要赡养父母,对父母好就是“孝”。现在才知道赡养只是最基本的,让父母不担忧我才是“孝”啊!(马彬涌) “色难”,是我最难做到的,平时,我在学校里受了气,回到家中乱扔东西,对父母声嘶力竭地吼叫是多么不应该啊!(李冰雅) 我以前出去玩,不知道回来的时间,父母到处找我,学了“父母唯其疾之忧”后才明白我是那么的不孝敬啊!(伍晓燕) …… 家长们读了子女的感悟后,明显感觉和子女的代沟缩小,更容易交流了。而且学生通过学习,陶冶了情操。原来在西方民主平等观念的影响下,现在独生子女已明显具有唯我独尊的倾向,如在“礼”专题之前,有许多学生认为那些礼节很是虚伪,在学后知道了这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行为的规范,是立身处世之本。 现在有很多学生愿意主动在课外去研读中国传统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学生主动探究精神涌现,增强了人文思索及对祖国语言文化的认同感。 语文课程要变成以语言教学为核心,继承汉民族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文化品味的课程,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文化品味的提高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朱钢杰 宁波曙光中学3150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