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突破评改的僵化模式,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
范文

    学期开始,学生的作文还能够如数交上来,然而好景不长,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本渐次减少,以至于后期交上来的几乎不到班级人数的一半。久之,即出现了教师怕教语文——怕改作文,学生怕学语文——主要是怕写作文这一较为普遍的不正常的现象。教师怕改作文,原因有两个:其一,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量大;其二,绝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不主动写作,作文多是被逼出来的,水平低,教师难以下笔,作文批改的过程就是饱受煎熬的过程。学生怕写作文,其原因在于其对写作没有多大兴趣(有的学生对作文存在恐惧的心理)。然而,学生写好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作文必须得改,学生必须得学写。如何消除师生心中的“怕”,是摆在教师面前不可回避的课题。叶圣陶先生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但是大家还在干,还要继续干下去,不是很值得想一想吗?”自新课改以来,笔者一直在潜心思考,不断的摸索,希望能够改变语文教学中这一尴尬的局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笔者以为,突破写作评改的僵化模式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改变尴尬局面的关键 。

    作文课是学生心中的“怕”,因为一方面,学生希望能够在具有创造性的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多数学生的作品往往被教师忽略,甚至被一元化的标准否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吸收了合作教学的思想,改变教师在评价作文时的单一模式和心理定势,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甚至出现有的教师帮学生把整段重写、重新结尾的现象。学生、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都认为只有作文本上写得红通通的一片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自己对学生的不放心,认为只有自己亲自过一遍,才能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才是对学生最大的负责。语文教师被“批改”作文占据了大部分工作甚至业余时间,进而“怕”由此生。不妨算一笔小账:一学期一般说来“大作文”(课堂作文)至少有6篇,还有每周一次的“小练笔”。 一般,中学教师任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班平均55人,一篇文章算400字,一位语文教师一学期仅作文一项的批阅量就有十多万字 。遗憾的是,尽管教师如此“卖力”,却往往收不到多大效果。因为教师的批阅更多的是一厢情愿,是单向操作,对学生来说只是接受,他们没有主动参与;正常情况下,学生至少要等个二十来天,其作文本才会“始一反焉”。 事实上,作文本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只看一眼总批和分数,甚至只看分数,而不能从中有所领悟并改进。总之,这样做,不但加重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批改负担,而且收效甚微。学生写作时的“期望值”就在等待讲评的过程中一天一天的消失。逐渐的,他们对写作也失去了兴趣。因此,现实中出现学生的作文本交不齐、作文水平整体下降的现象就顺理成章了。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在工作中尝试着从传统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大胆改革,力图改变亘古不变的现状。

    (一)尝试抽人评改,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首先,教师要消除对学生“不放心”的心理。教师先将全班作文浏览一遍,大致了解本次作文共同的优缺点。然后将作文本分成若干组——每一组都有好、中、差。之后,在班级中找到作文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让他们每人批改一小组作文(因为是尝试,所以先抽部分学生评改)。起先,教师也批改一小组作文作示范。比如书写美观,用词、标点、格式正确;语言准确、流畅;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立意新颖、深刻;中心明确;文章的闪光点在哪儿等等。当然,每一次写作都有一个训练重点,这也是基本要求,这一点也要和评改的学生讲清楚。

    第一次尝试着让学生评改作文之后,笔者认认真真地看完每一篇评改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批改细致(对于学生评改不恰当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过来),旁批恰当、总批中肯。逐渐的,那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抽改的学生均能掌握评改方法,作出规范的评改,而且批语越写越好,越写越多,他们能围绕作文要求、审题立意、文章中心、选材、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等诸多方面,写上百字的评语。这样的结果,超出笔者的意料。评改之后的作文,由组长收起来,挂在墙上,让学生比较鉴赏,看谁评改得好。学生对同学的评改如有不同意见,可以附一张纸,写出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者如不同意对方的看法,还可以提出反批评。

    这种评改方式彻底打破了以往作文学生写教师评的僵化模式,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一般,学生交上作文的两天之后就能拿到批改过的作文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其他没有参加评改的学生见状也跃跃欲试,其写作的欲望急剧膨胀。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在班级分组评改作文,扩大学生评改的面。

    (二)分组评改,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分组批改是对学生评改的进一步发展,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以期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小组批改前(后进生单独拿出来),还是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再告知学生从那些方面去评一篇文章、以及各类文体的评分标准。如:教师要先讲解本篇训练重点及评改要求,明确修改步骤:

    ①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病句的修改,语句的增删,以改为主,适当眉批精彩语句、修辞下圈线标出。

    ②文章题目的衔接与段落之间的连贯性、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的运用,评改时的感受等以眉批为主,适当的加以修改提示。

    ③评改者写出修改总评,打出建议分。注意应以本次作文训练重点为主要依据,一般来说,本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的落实最为主要,其次是主旨是否明确,立意是否新颖,取材是否典型,切题是否紧密,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完整巧妙,过渡是否自然,语言修辞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

    实际操作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每四人为一组,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配,旨在以好带差。每组安排一个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批改组长,批改完后,批改人均签上姓名(其间,教师巡视,随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分组评改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他们实实在在的成为了作文教学的主人,其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最大程度的刺激了他们写作的欲望。逐渐的,许多同学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值得注意的是,批改后进生的作文要以鼓励的方式、口吻、心态去评改,以保护他们写作的信心,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爱。

    一个班级学生写作能力良莠不齐,对于那些语文基本功差,对写作一直没兴趣、怕写作的学生,应先将他们的作文挑出来,不去精修细改,而是交由同学们去找出该文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以鼓励的口吻,并注意评语恰切,以此达到让学生去模仿的目的。

    为鼓励后进生,唤起他们对写作的热忱,将他们的文章复印出来交给全班同学。让同学们找文章的优点,找出他们使用的优美词句、描写生动、准确的语句,若找不出就看他们文章的立意,立意找不到就看文章的结构。总之,要在他们的文章中找出可以表扬的东西来。这样,这些学生就对自己有自信心了,对作文也没有恐惧感了,开始认真写作文了。同时,从评他们的作文中优点的东西,也让他们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动,用什么样的语言,能使文章生动,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逐渐地提高写作水平。

    评改完之后,教师要将所有的作文及其评语仔细阅读一遍,做到胸中有数,为下一步的作文评讲做好准备。

    互改,是笔者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抽人评改,是大胆的尝试;分组评改,是以好带差,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互改,每一位同学都有了独立评改的能力,他们都是“小组长”,只有出现这样的局面,每一位学生的写作兴趣才算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才得以全面提高。

    总之,只要跳出传统的作文评改的僵化模式,合理的运用评改方式,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减轻教师的负担,进而使作文不再成为师生心中的“怕”。

    (王成和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坝镇中心学校23805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