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散文阅读教学的不良趋势和应对策略
范文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这些散文大多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可谓名家名篇。散文以它的独有的描绘细致、传情明朗而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是在日常的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经常出现一些不良的教学趋势,影响了学生感知欣赏散文之美,体会不到作者的独特之情。本文旨在找出这些不良趋势,以便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趋势一:逐段分析,支离破碎

    一篇文章是由许多段落组成的,只有明确每段的意思,才能领会作者全文的意图,但是逐段分析带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容易使学生只见树叶不见树木,更不可能见森林了。我们经常说作家写文章是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我们教学生欣赏文章也应该由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很多老师这个环节是有的,但是整体感知往往只在新课开始和课文讲解结束之后总结时进行,而且是一带而过。我们知道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苦心孤诣的思想精华,一个整体的东西要在很短的课堂上把握出全貌是很难的。如《荷塘月色》一文的第一段,只需要解释一下“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的内容即可理解首段作者夜游荷塘的意图。不需要再作任何具体的展开。如硬将作者营造的整体美的氛围肢解为一个又一个单调乏味的画面,就会影响了学生对全文的把握。

    趋势二:手段多样,浮光掠影

    很多老师在进行散文教学的时候都喜欢做课件,将画面、音乐与文章的内容结合起来。本来这样做是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达到增进理解课文的目的,但是课件永远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辅助手段成了授课的主要手段,那么散文的学习效率不是提高了,而是降低了。因为学生的注意点落在画面上而不是语言点上,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只能朦胧的感觉。从朦胧的感受到透彻的把握之间的差距正是阅读教学的空间,教学关注的应是这个空间的跳跃,是经验的升级。如果老师过多的依赖多媒体课件,学生的感受理解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老师本人或借鉴别人的理解,这种理解即林汉达先生所说的“阴风昧生”,它是死的、静的,是只能增加,不能发展的。如学习《绿》一文,无论你拍多少关于梅雨潭的照片,用多么美妙的音乐来营造氛围,也无法让学生从中读出文中对绿的形象而生动的描写。

    趋势三:语言感知、主旨不明

    散文的一个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有很多老师在散文教学时,容易陷入画面分析的困境,其实,老师教给学生的落脚点应该是作者在画面中所流露出的情感,这才是感知散文语言的主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描写荷塘四周,柳树、灯光、蝉声、蛙声,这些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笔下月色下荷塘的景物特征,但作者写下这个画面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一下子点出了自己的心境:淡淡哀愁。

    针对以上三种不良的教学趋势,笔者以为散文教学应注意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部分分析,关照整体

    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散文,整体感知决不只是在课文讲解之前的初读和讲解结束之后的总结,它应该是贯穿于对整个部分的分析。在初读时,我们认识的整体还是一个模糊的或者说是一个不完全的整体,要使这个初步的印象逐步加深、准确,就离不开对文章一个个画面的分析。但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分析结束后就应该把它与整体联系起来,弄清楚这个部分与对表现整体有何作用。这样就不至于给学生留下肢解全文的不良印象。如巴金的《灯》,作者提到古希腊女教士希洛为情人利安得尔点燃的火炬,我们讲解这个故事时,如果不注意与全文主旨进行关照,学生很容易将这个神话故事当作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来阅读,无法跳出来去领悟这个故事中自然环境中的黑暗是作者现实环境中黑暗的象征。

    二、重点突破,抓住要点

    散文的选材往往很广泛,写法也很灵活,表面上的散往往使初学者读起来有“东一榔头西一棒”之感。其实,每一篇散文作者都会通过一些重点画面来作细致分析,面面俱到往往面面不到,学生走马观花,老师浮光掠影,这样就不能理解作家写文章时所处的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也领会不到作家独具匠心的构思。而重点突破,我们可以通过以点带面,由一斑而窥全豹,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所谓没有舍就没有得。如对《风景谈》一文的学习,而如果我们跳过其中的部分画面,如抓住“延诃夕照”和“北国晨号”两幅画面作重点分析,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手段,将这两幅最能反映解放区军民生活精神面貌的画面作为全文学习的突破口,那么既可以仔细领悟作者所表现的思想主旨,又能学到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

    三、感知散文,贵在语言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教师要重视“语言素材”的解读。语文可怕的是被“架空”越大越好讲,然而越小越有味,而真正对学生有用的还是“小而有味”的语言素材。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的学习。而散文语言的习得不是只通过画面、声音就可以感知的。散文语言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在阅读、领悟语意之后在脑海中运用联想和想象,形成带上自己独特体验的画面,所谓“身临其境”之感,那么这样所感知到的语言才能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一个部分,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体验遇到类似的情境,用自己习得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语言特色通过讲解与分析是很难让学生吸收完全,古人读书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的理解和感知是需要过程的,你给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其实阻碍了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也剥夺了学生“试错”的机会。如学习《荷塘月色》,当学生读到“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时,其实不要把大量的时间放在“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讲解上,而应该努力将学生拉入到作者所描绘的那个情境,重点在领悟“和谐”两字的深刻含义。

    总之,散文作为中学生阅读的主要文体之一,我们不能因为其“形散”而将画面的整体美弄得支离破碎,不能只见其形而不领会神,而应该有重点地选择最能突现全文神的片段,并将它作为分析的突破口,通过抓语言点来体悟作者的言外之意,从而带领学生真正感受到散文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汪嘉宾.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状态[J].中学语文教学,2005,(3):8.

    [2]张强.《荷塘月色》,我们应该教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2006,(6):43.

    [3]朱贻渊.对阅读教学“习得化”范式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6,(11):20.

    (张文成 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1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