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阅读教学中语文素质的训练 |
范文 | 袁微子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实质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那么,什么是“语文基本功”呢?语文基本功就是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素质。为什么“训练”呢?叶圣陶先生说:“就是要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譬如学一个字,要他们认得,不忘记,用得适当,就要训练。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进行语文素质的训练,主要是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何进行语文素质的训练呢?我们在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标准》的要求及课文特点,强化训练意识,确定训练点,选择好训练方式,将素质训练落在实处。 一、以读为本,加强知识积累的训练 邓拓先生说过:“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江泽民总书记也曾指出:“学习是个积累过程,要下苦功夫。”因此语文素质的训练应注重对学生加强知识积累的训练。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也是语言文字训练最根本的方法。读是学生积累知识的一条最好途径。读不仅能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意义,还能加深理解、记忆。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意识,精讲多读,以读代讲,以读助讲,多指导读的训练,在读中增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并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要积累知识,还要加强背诵的训练。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每册后面都附有10首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我们要指导学生充分背诵。当代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非常重要。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都铭刻在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此才可能对它们非常熟悉,而懂得非常深透。”背诵可以调动学生口、耳、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背诵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或其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断,使他们熟读成诵,“口诵心惟”。《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郭沫若说过:“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经过日积月累的背诵训练,在运用时,那些妙词佳句才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 读写结合也是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读是学习、吸收,写是理解、内化。少年儿童认识规律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突出了某些读写训练的重点,这也是训练学生积累知识的一个契机。教学中应通过训练,将语言规律性的知识及表情达意的方法教给学生,并选择写作上的某个特点,让学生进行揣摩、体会、模仿、练习,做到“读中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在写中丰富学生的内部语言,将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技能。 二、强化学法指导,注重学习能力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学习。这也是语文素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教学时必须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渗透和落实好学习指导的任务,以良好的教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训练中不仅要培养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智力因素,还要重视学习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养成会学习的本领,并能运用这些本领自己去学习课文,进行写作。《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了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 三、重视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训练。《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教学中,教师可从这些方面训练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妙用,同时为以后继续学习语文和终身学习语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刘全明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22143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