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向孔子学教育,几句“论语”治教学
范文

    张元双

    孔子《论语》在知识学习、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以及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教育理念,为后世教育教学树立了典范。孔子非常注重道德行为修养,对自身及弟子要求“学”与“思”的有机结合,特别强调将个人学识、修养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相结合;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等教学育人理念,为当代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孔子被历代推崇为大教育家、至圣先师。“至圣先师”之誉源于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大教育家的成就则得益于其作为大思想家——创立儒家学说的积淀。要继承中国的教育传统,做一位大写的教师,像孔子那样培育众多人才,我们首先要向孔子学习,成为思想者,而后效仿孔子做教育,之后才是做教师。这是普通教师成为优秀教师、专家教师的必由之路。

    要求一般的中小学教师成为思想家的标准或许高了些,但要做好教师不能不成为思想者。要成为思想者,首先应该像孔子那样成为真正的好学者。孔子是好学的典范,“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又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孔子亦是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的典范,《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着学生在周游列国游说的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并培养学生忠、信的德行。由此可见孔子更是修德的典范,孔子的真正好学体现得很全面,其重在四个方面: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以及终身学习。

    要成为思想者,还应像孔子那样成为“学”与“思”的有机结合者。“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论语》中的这三句话,前两句透彻地说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后一句全面地思考了人的言行举止各方面。孔子要求自己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要经过认真思考和不断反思,“吾日三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师道,有了师道方有尊严,有了师道方从者众。信其道而从其师,强调的就是无师道不能为师,无师道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思想的学生,也就是说,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向孔子学教育,要求在成为思想者的同时,还要有大教育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有教无类,广招门徒,不分民族、氏族都可以到他门下受教育。孔子的教育以道德为中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德行,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是第二位。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如果还有闲暇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孔子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做教育特别注重个人学识、修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强调做人要“做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从中亦可见孔子主张为人谦逊,“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做人就要“守理善道”,“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做人就要“守礼守俭”,“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述而》)而且孔子进一步强调了“学与道”、“道与守”、“立与变”的关系,“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可见孔子做教育做的是大教育,特别强调“知”、“仁”、“勇”之“达德”的示范,特别强调以育人为前提的授知,特别强调师生都要做大写的“君子”——既有家国情怀,更有社会担当。

    随着现代学校的普及,随着知识的日益丰富并呈几何式、爆炸式快速增长,知识传授成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师成了学科教师,教学成了学科教学,各学科教师全身心致力于自己学科知识的传授,然而,教育的本真——教人从善以及学习的本真——学会做人,则退居其后了。知识传授、掌握的多少,考试成绩的高低自然成了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要尺度,甚至是唯一尺度。这种偏离教育本真的现象虽然是时代发展、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逾越的局限,但不能背离得太久,偏离得太远,教育必须迅速从快进功利和盲目高效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回归至“百年树人”——着眼长远、着眼未来、营养丰厚、自然积淀成长的科学教育,回归至先做全面育人的教师,再做学科知识传授的教师,且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浸透着育人,从而培养出一代代知识丰硕,道德情操高尚,个人充分发展,且具家国情怀,社会担当,乐于奉献的新人。

    要求一般中小学教师创立学派并不切合实际,但“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是应该的,也是可以做到的。几句“论语”治教学是毫不夸张的,将《论语》中的几句话学懂学透,活学活用,真正像孔子那样做教育,便能够真正实现“术业有专攻,教学有一套”。有志做这样的老师并不难,难在牢记以下几句“论语”且践行其教育精神。

    首先,应将“有教无类”当作毕生不懈之追求。2000多年前,两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不同的国度,几乎异口同声地高喊出教育最根本的追求在于“有教无类”:提出了教育面前应人人平等,有了真正的教育平等,才会有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对“有教无类”的不懈追求,众多国家已经实现义务教育,最贫穷的国家也在逐步实现着人人有学上的教育平等。就外在表征而言,“有教无类”似乎在一天天缩小教育资源的差距,改变接受教育权利的差异,而实质上“有类有别”的教育还在不断加剧分化。西方公立私立教育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次的进一步明确和不断地拉开拉大,已迫使平民再无可能,或很少有可能进入上流社会。因为经济受限,平民家的孩子只能接受低层次的通识性的一般公立教育,难以晋升到名优大学进一步深造。鉴于此,我国一再向贫困地区教育倾斜的政策正是为了实现“有教无类”,追求教育平等、公平。当然,对“有教无类”的追求,一方面靠政府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更需要每位教师在心目中、行为中实现真正的“有教无类”,且树立起通过教育可以促使“有类”变成“无类”的信念。

    其次,应认识到“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中一项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不同追求以及身体素质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开展针对性教学,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树立每个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张扬个性特长,在张扬强项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颜渊、仲弓、司马牛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有的十分简单,有的则比较具体。简单与具体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所决定的。孔子面对冉有、子路“闻斯行诸”同一问题的回答截然不同,是根据其性格不同而作出的。当冉有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肯定地回答说:“闻斯行之。”而子路问孔子这一问题时,孔子却回答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先进》)同一问题老师不同的回答令公西华不解,于是就问孔子。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孔子的“因材施教”,考虑到冉有性格比较懦弱,需要不断鼓励,让他大胆进取;而子路个性好胜急躁,需要有意抑制,让他变得沉稳。这种针对学生性格不同,不同回答的教学既有力又有效。

    “因材施教”的根基在于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备课务必要充分地备学生,对于“材”(学生)的强弱项,应了然于心。据《列子·仲尼》和《说苑杂言》记载,有一次弟子子夏陪着孔子说话,闲谈之中子夏问道:“夫子,您觉得颜回为人怎样?”孔子回答说:“颜回很不错啊,他在仁义方面比我还强呢!”子夏接着又问道:“那您看子贡怎么样呢?”孔子答道:“子贡嘛,口才很好,他的口才,我是赶不上的!”又问到子路、子张,孔子均说出了他们强于自己的优点。子夏更困惑了,很诚恳地对孔子说:“既然他们都超过了您,那怎么都来向您学习呢?”孔子解释说:“颜回是很讲仁义,但不太懂得变通;子贡口才很好,而不够谦虚;子路勇敢而不知道有时需要退让;子张虽然很注意庄重,但是他有些孤僻,跟人合不来。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以他们都愿意再学习提高自己。”子夏豁然开朗。孔子的“因材施教”能够真正做到家,既源自他对学生的真正了解,也源自他个性答疑的艺术。

    由上可见,“因材施教”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在看待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上,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以至在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上都有比较充分的体现,因此促成了在孔子的针对性教育引导下,各种不同性格、禀赋和才能的学生都能既张扬个性,又全面发展,学有所成。

    此外,“循循善诱”业已成为褒奖优秀教师的一个成语,它应成为每位教师教育学生时,在态度、方法方面的努力方向。它是孔子教育思想又一特色,源于颜渊对老师孔子的赞誉,多指在诱导教育方面不急躁,善于引导,有步骤且方法得当地引导人进行学习。

    孔子能成为倍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不只因为他是学识渊博的有道的仁爱之师,更因为他面对学生能因材施教并循循善诱地促使他们热爱学习,取长补短,进行个性化学习。孔子的学生对老师非常崇拜,其得意门生之一颜渊,在称赞孔子学问高深,教法有道时“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颜渊这些话不仅极力推崇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更强调了孔子讲究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擅长引领、诱导学生不急躁、有步骤、有方法地深入学习,深化学习,不断向着高标进取,正因此,孔子才有了 “七十二贤”弟子的流芳千古。

    孔子的“循循善诱”既是遵循规律而行,又是一种身体力行启发式而非说教式的引导。在孔子看来,人品决定学品,做人与做学问首先应该杜绝四种弊端:“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这四杜绝真可谓说到了教育的根本,博大精深,既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又强调人性的弱处必须规避。也就是说,孔子主张要做道德完善、修养高尚、求真务实的仁爱之人并做好学问,就必须没有主观猜疑,求真求实,不绝对肯定,固执已见,唯我独是。孔子的做人与做学问,教人做人与做学问都始终以“绝四”为前提,为人、为事、为学之道既遵循规律规则而行,又不说教苛求他人,特别注重身体力行的影响,诱导示范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子罕》)

    孔子对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循循善诱”之法。他对学生既不设置统一标准,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也不急于求成,不强制接受,而是善于耐心地、有恒心地、按学生不同的成长规律进行针对性教育,有步骤、讲方法地引导学生,启发自觉,激励学习,改进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在当代仍有宝贵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新修订的师德规范在第四条“教书育人”的含义中指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并要求教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因材施教。可见,循循善诱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态度,更是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关系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既要懂得科学地育人,还要做到艺术地育人,切实地像孔子那样做“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做“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好教师。

    作为教师,有了“有教无类”的大教育观,实施“有道”的教育并“因材施教”,遵循教育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并讲究“循循善诱”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够成长为优秀的教师,而要成长发展为专家教师、教育专家,还需接下来践行《论语》中其他教育教学主张。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教育专家之所以区别于普通教师,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善于激发学生爱好学习,而且善于诱发学生勤于思考,将“学”“思”有机结合,成为善学者;不仅能够注重“举一反三”,而且善于促使“举一反三”;不仅注重引领学生“学而时习之”的强记博识,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不仅善于诱导学生在学校学习,而且善于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使“生活即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成为一种习惯。

    孩童的天生“好学”应该是普遍的,大多孩童“敏而好学”也是常态。因为人们的“天资”即“智商”区别并不很大,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善于保持孩童“敏而好学”的同时,教导他们若遇到不懂的事情,不是一味苦学,而能够“不耻下问”。在孔子看来,唯此才能达到了真正的“好学”的境地。

    孔子所谓“善学”者是“学”、“思”有机结合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清楚地阐明了好学不善思不行,好思不善学更不行的道理,“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可见“学”重要,“思”重要,“学”、“思”结合更重要。针对不同的人又要各有侧重,“好学”者要强化“思考”,“好思”者要强化“好学”。于是便有了《论语·公治长》中:“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公治长》)由此可见,孔子教学是十分强调针对性的,不仅注重类的区别,而且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因人而异,针对季文子“好思”故告知他“再思”即可,无须“三思”,而若对子路,孔子一定会强调“三思而后行”。由于“好学”者多,“善思”者少,所以此成语告诫人们遇事一定要多思考后再行动,可见,孔子对学与思并非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是强调二者的有机结合。可见,促发学生能够“学思有机结合得恰到好处”是很见教师教学功底的。

    优秀教师、专家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还在于对“举一反三”的理解与应用。不少教师常用不能“举一反三”批评学生,视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为不可教也。这样的理解虽不能说完全不对,但至少对孔子的话未能全面理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这里孔子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强调“举一隅”应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基础上,即举例子要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了渴求的前提,有了想学的欲望之时,举例方能促进学生由此及彼的理解,再推论出认知其他相同规律的东西。另外,孔子的这段话不只面对学生,强调学生要善于根据教师举出的一个例子,灵活推想到其他相关事例,而且强调教师要善于“举一隅”促发学生“三隅反”,活学活用。

    同时,孔子的教学还特别注重针对性的分层教学。“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过去时常有人曲解这句话,批判孔子把人分成等级,看不起老百姓,看不起劳动人民。而事实上,这里孔子谈论的是教学,面对的是学生,说的是资质,强调的是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这种说法,不是看起看不起谁,而是实事求是,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更是对不同人的真正尊重。

    孔子倡导“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实质上是倡导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温故而知新”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一是“温故而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在掌握已学知识中获取新的领悟;二是“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要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是“温故,知新”,随着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所学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第四,“温故而知新”,即通过回味旧知,可以推知和预知、预判、预识新知。孔子的“温故而知新”是学习能力的一种新的生成,与“可以为师矣”构成因果关系。它启示并告诫“好学”者要成为“善学”者,必须具有“温故知新”的能量,而且进一步强调藉此可以成为“师”。在孔子看来,为师者不仅要善于“温故而知新”,而且应善于引领学生“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互为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后人特别是老师多将“学而不厌”理解为指学生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将“诲人不倦”理解为指教师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然而,这种理解实则有失偏颇。孔子教学很讲究方法,很强调学习态度,常常与弟子一道研讨问题,答疑解难,鼓励他们培养良好的品德,一再强调“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弟子们赞扬其教学有耐心,孔子却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可见这句话既是谦虚,更是自勉;既是自勉,更是对做人,做学问的要求。“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仍有着现实意义,而且符合当代课程改革的精神,即:人人需要终身学习,教师的“诲人不倦”要建立在“学而不厌”基础之上,学生既要“学而不厌”,又要“诲人不倦”,合作学习方能共同进步。当下,合作学习、相互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互联网作为媒介,为实现“互为学生、互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可能,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每时每刻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整个互联网业已成为一个学习的大磁场、大课堂、大舞台。

    孔子一贯主张,不仅要在学校学习,更应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学习;不仅要向老师学习,更要注重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同时还要能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治长》),孔子强调的这种学习态度与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更能便捷地实现。在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学习场中,各种知识、观点、思想、各色人物极为丰富,这也给好学者带来了新的问题——学什么?向谁学?怎样才能在纷繁中择其善,紊乱中选其贤?这需要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大教育观,大学习观,并兼具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和全面看问题的健全思维。

    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教育与时俱进的改革是不会有句号的。但教育的本真“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会变;教育的追求“立德树人”、“有教无类”不会变;教育的规律、原则和基本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学思结合”不会变;因此,做教育,做教师要跟上时代,不能只顾追新,而忘却了本源;不能只重共性,忽视个性,或只重个性忽视共性;不能只重学习不重思考,或只重思考,不重学习;不能只重学习不重复习。总之教育不能偏离规律,不能偏废一方。“中国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教育亦是如此,要科学发展,还是要向孔子学习,树立大的教育观,践行《论语》中的教育教学思想,做大写的教师,“因材施教”培育各种人才。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2016-JSJYYB-013);河南大学2016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师范生师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J].人民教育,2008,(18).

    [4]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