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兄弟”忘没忘?
范文

    鲁迅先生创作的《风筝》一文,意蕴丰厚,结构精巧,入选了多家新课标语文教材。它叙述了儿时的“我”毁坏弟弟苦心孤诣去做而尚未完工的风筝,在成年后想要弥补过错却难以弥补的悲哀。所述事情发生在旧中国,世事变迁,文中涉及许多学生难以还原的时代背景。此文写于鲁迅中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变迁心境的转换,又有许多年轻学子无法体验的心绪杂陈。人教版教材把它编入了七年级上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我们就文章中小兄弟“忘没忘”当年的“虐杀”来谈谈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分歧,对如何探寻文本的真意做出尝试,请方家指正。

    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我们对搜集到的40个《风筝》的教学案例或教研文章做了统计,共有27篇涉及到“小兄弟忘没忘”的问题,有的认为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了;有的认为小兄弟是说谎,他并没有忘记;还有的老师允许同学们发表不同意见,能说出理由即可。

    其中有21篇案例中执“全然忘却”的观点,但是有5篇中提到当请学生发表意见时,有很多学生认为“没忘”,老师通过告知、总结、或者引导,得出“忘却”的结论;执“没有忘”的老师有三位;执“忘没忘”都可以观点的老师也是3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和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产生了分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了调查,有中学生,有大学生,有学生家长,有老师,在读完课文后给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听听大家的理由,似乎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因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乎后文中对鲁迅心情为何“沉重”、“悲哀”的理解,确实需要慎重处理,也可以说是本文中的难点之一。

    那么,究竟该如何探寻文本的真意和进行教学呢?今天,我们尝试就这个问题的处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看第一种意见,认为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了。

    执这种观点的老师最多,在我们所提到的21个案例中,有16个案例中教师将小兄弟已经全然忘却作为直接预设的答案。大多数老师直接提问:“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我究竟持怎樣的态度?”[1]从教学上来讲,老师用自己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解读,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没有给学生自我思考的空间,或者也可以说,教师根本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对“忘没忘”的问题产生困惑和疑问,属于教师的“没想到”。[2]

    赞同这种观点的同学也有。在陈述理由时,有的同学由外而内推论,认为这是一篇与亲情有关的文章,所以,从亲情的角度来讲,应该是全然忘却的;有的从人物本性出发,认为小兄弟天真、纯洁、宽宏大量,不会计较哥哥对自己的粗暴行为。不管是从亲情的角度思考,还是从对小兄弟本性认识出发,都是由外而内进行推论,这并非作者的本意,也不是完成阅读理解的正确路径。

    再看第二种意见,认为小兄弟没有忘却,他说自己忘却了是在说谎。执这种看法的人大概有以下几种理由:

    有的同学从自身体验出发,认为小弟弟说全然忘却是假话。是小弟弟故意这样说的,他故意让哥哥觉得他以前的做法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心灵的创伤,目的是怕哥哥为这件事而内疚、伤心,所以善意地欺骗哥哥说忘记了,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弟弟对哥哥的爱。

    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析,认为也有这样一类人,心里铭记着这件事,但是当别人来道歉时,却故意说不记得了,其实是他打心眼里不能原谅对方,不给别人被原谅的机会。

    从自身的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往往由于读者与作者人生经验的不同,自身体验不同,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譬如当今的孩子读《背影》会读出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一般,因为这一代孩子从小就是背着“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左右看,不在路上跑和玩”长大的,即便如此,在他们的学生时代,还会听到或者看到各种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的事故,对于他们来讲,遵守交通规则是关乎到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也难怪他们看到父亲翻越月台时会产生这样的担心。

    也有学生确实是从文本出发来进行解读的,认为小兄弟根本没有忘记这件事,因为文中写到“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文中“说谎”二字就说明,小兄弟一定记得当年哥哥毁坏风筝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对他的伤害很深,他不可能忘记;也有的同学从“无怨的恕,说谎罢了”这句话推论,弟弟是在说一个善意的谎言;还有学生认为:“如果说弟弟忘记此事是原谅,那么为什么后文作者写到‘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沉重就是因为弟弟没原谅,所以才一直沉重,我们认为弟弟说谎是他不能原谅哥哥”。[2]

    其实,由后文中并不必然推导出小兄弟没有忘记的结论,同学们之所以这样理解,还是误读了作者的本意,作者所说“无怨的恕,说谎罢了”并不是指弟弟在说谎,而是说没有怨恨的痛苦哪来宽恕的释然呢——没有怨恨的宽恕,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谎言罢了。学生之所以理解为是小弟弟在说谎,主要在于对“无怨的恕,说谎罢了”难以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唤起或者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与感受。比如徐中华老师就用一个例子加以说明:“那我打个比方,就好像鲁迅借了他弟弟10元钱,30年后去还,然后他弟弟全然忘记了,不收,因为他印象里从来没有借给哥哥钱过,明白了吧?”[3]当然,或许还有更好的解释与说明。这里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探寻文字所表达的的意蕴,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与感受。

    执第三种意见的老师和同学往往综合了以上观点,其实,不管同学们的观点是忘了还是没忘,都关系到如何正确探寻文本真意的问题。

    应该如何正确寻找文本的真意呢?

    一是阅读文本,从语言文字当中寻找答案。

    其实,作者说的很清楚:“‘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惊异”点出了他对哥哥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的事情的诧异,“笑着”则表明了他的无意与兄弟之间的深情。“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更是作者最为直接的感叹与纪实。可以说,从文本中我们可以得出小兄弟早已忘了的结论。

    正是弟弟的忘记使得哥哥希望得到原谅的想法永远成为了水中月、镜中花,遥不可及;正是弟弟的忘记使得哥哥和弟弟之间的交流通道戛然而止,再也无法重新回到兄弟怡怡的从前;正是弟弟的忘记,使得“我”的心情只得沉重着,终成无法把握的悲哀。

    二是需要还原作品语境,体察作者心境。正如孙绍振教授所言:“要真正深入到经典文本的深层,就是要尊重文本的主体,联系作者主体也是瞄准文本主体。”[4]《风筝》一文创作于1925年1月24日,那天恰是农历正月初一。新年之际,往往是合家团圆的日子,鲁迅与兄弟却分道扬镳,其内心的痛苦不难想象,然而,有没有补救的办法呢,当弟弟以“有过这样的事吗”反问哥哥时,实质上是阻断了与哥哥的对话与沟通的渠道,放弃了握手言欢的可能。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出现分歧很正常,老师不能代替学生阅读,更不能阻碍学生阅读,教会学生掌握正确解读文本的路径才是阅读教学的真意所在。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2GGJS-215)和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2012]-JKGHAB-0049*)阶段研究。

    注释:

    [1]李卫东.《风筝》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05,(10).

    [2]李忠娜.从文本出发解读《风筝》教学中的问题[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1,(10).

    [3]徐中华.《风筝》课堂实录[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5,(3).

    [4]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张聪慧 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 45004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