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角色的韵味 |
范文 | 《秋声赋》写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时作者歐阳修已五十三岁。正所谓“阅尽沧桑世已通”,作者用“赋”的形式咏叹着秋声、秋状、秋气、秋感,抒发着对宦海沉浮、世事艰难的深沉感慨,以及自我超脱的愿望。其中小书童在文中只有一个动作(“出视”)、一句话(“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一个神态(“垂头而睡”),在文中似乎是一个旁逸的斜枝——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形象。高明的文学大师为何在这样恢弘深沉的生命咏叹调中安排这样一个“小角色”呢? 一、体现散赋问答体特征,以“抑客申主”方式彰显“主辅不能错位”的传统文化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中说:“赋有特点,除了押韵、换韵、多用四六字句,文前常有序等一般形式以外……常是由假设的二人问答引起的。”宋朝的文赋在形式上常借鉴汉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月夜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互问互答共至认识上、情感上的和谐共升。《后赤壁赋》也设为主客,也始以宴饮游乐,但主客情致两端,终“客不能从”,显示了作者的孤寒萧索。 《秋声赋》也采用了这种赋体制,然而此赋与《前后赤壁赋》稍有不同。苏子之赋常是一主一宾,或和谐共鸣,或情致两端,欧阳子之赋却是一主导一仆。一般来说作者从写作目的出发,根据自身的宗旨与趣味的需要,作出不同的处理。但是从抑申角度来说,即使在抑主申客模式中,“客”大多以“主”为虑,“主”是立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虚设主客都是为“主”申述某种观点或思想倾向,“主”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而这又是与君本的主体位置及主辅不能错位的传统文化是一致。《秋声赋》在此特点的彰显上更加鲜明一些,其重在表现主导者以思想、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引领智慧的新高度,引发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主客问答第一处在开头。作者详细处理了似风似雨似波涛又似狂风骤雨似金铁似行军的声音,并转而发声:“此何声也?汝出视之。”此处童子只有一句:“明河在天,星月皎洁,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主客问答第二处在结尾。作者欧阳修内心翻滚,以大量笔墨绘完秋声绘秋状,绘完秋状叹秋气,叹完秋气发秋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此时童子便连一句也无:“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当然,其实“莫对”也是一种“对”,其内涵应该比“对”更深刻:证明童子对主人那一套深奥的话语、深沉的感慨不感兴趣。作者蓄积已久的苦闷没人理解,对人生新的感悟无人认同,即使是他身边最亲近的陪伴者。 二、童子的“答”与“莫对”构成激起思维波澜的一股逆流,以彰显文章内容的充沛 当秋夜凝神静读的欧阳子听到破空而来的声音时,作者惊讶于这样的声音: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作者“悚然”于秋声来势猛烈变化的急剧之时,童子却旁若无事:“明河在天,星月皎洁,四无人声,声在树间。”这样简略的回答对于作者所感受到的若天壤之别、云泥之判,更触动了作者敏锐而丰富的感觉神经,使诗人汹涌的心潮、智慧的河流像遇到了一股逆流,在心底激荡然后直泻而下化为更绚丽的浪花:“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并由对表像的秋状的描写过渡到对秋气本质的概括:“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的抒情之上,进而对社会抒发了更深刻的体悟与慨叹:“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正所谓“以有形随无形,则殆矣”,又何以怨恨那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 作者黯然神伤百感交集,而“童子莫对,垂头而睡”,“四无人声”,唯有“虫声唧蝍”。文章至此戛然而止。文章戛然而止,而内心的激流仍在呜咽盘旋,在内心深处发出更强的悲音。作者汹涌的心潮被“莫对”的童子推到了孤崖边、巅峰顶,再无依傍,只有天地间迷漫的悲凉之雾。文章苍凉悲怆之感达到极致,达到高潮。长夜漫漫,月凉如水,悲愤郁结,无可奈何,只能徒然叹息。 三、衬托出作者沉郁不得志、怀才无人赏的寂寥,丰富了主题 静夜凝神读书的欧阳子被奇特的秋声吸引,声音以动破静,惹动了文思,文思由伏到起,在动静的对比中文势便蓄成。作者对秋声细细和童子语言的描画与体现简略朴素而富有宁静的诗意相并,文章显然是动态十足变化多端。作者的悚然,童子的旁若无事,童子朴拙、稚幼,而欧阳子苍凉、敏感,内心丰厚。这种冲撞激荡形成一种思想的张力,让人不禁遥想其心有所触便挥毫自如笔走龙蛇之风采。 所谓“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作者在感慨流光易失,生命短促,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后,又以“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彰显其对生活的反思:经过大半生政治波折之后,一种希求解脱、随遇而安的心灵境界。其中既有理想不得实现、宏图难展的感慨,又流露出无为无忧、超然物外的老庄思想。 然而此时童子的反应又把作者从情感宣泄中拉回了现实。人终究是要回到现实的。情感得到宣泄在精神上是愉悦的,但是当面对无人共鸣的现实时,环顾身边无人共鸣,环顾四宇又怎样呢?诗人沉郁不得志、寂寥无人知、无人赏可见一斑。诗人在人生艰辛、人事忧劳、大化无情的感慨下又多一份新的悲凉:知音世所无! 往事越千年,时至今日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是欧阳修的一种超然情怀,这种超然不同于从容面对现实、襟怀旷达的人生态度,而是历尽沧桑之后的一种透悟,一种淡泊的心境。然而文章最后呈现的一副对比感强烈的画面还是让我们在淡泊通透的同时难免一声长叹:可爱稚拙的小童子沉入甜美的梦乡,憨态可掬;两鬓星星的老者感慨万千,意态萧疏,一派苍凉! (许青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 21111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