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
范文 | 李多伟+张丽红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里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释放出新的活力?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的七节内容,每一节基本上围绕一个主题来选择和编排《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择的材料往往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而且展示了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其现实人生价值。《论语》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语文教学要教育学生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春秋末期,天下纷争,礼崩乐坏。孔子想要恢复宗周的制度,因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反对当时天子失政、诸侯擅权、“政在大夫”的现象。他为了恢复周礼,贯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主张,提出了一个改造社会的办法,便是“仁”的思想。可是孔子的主张并不被诸侯采纳,甚至也不被世人理解,招來的是诸多的冷嘲热讽。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但孔子力图改变社会现实,并且不屈不挠,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如今,面对高考的压力,家庭的期望,语文课也渐渐沦为提高高考成绩的急功近利的工具。课堂上更多的是对字、词、句、段的肢解,更多的是对考查点的剖析,更多的是对答题技巧的讲解,更多的是模式化的重复训练;却很少关照学生的理想、未来和内心世界,很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即便偶尔提到,也只是些干瘪的说教,很少有鲜活的打动人心的事实材料。语文教师首先要担起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能让学生有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二、“当仁,不让于师”,语文教学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孔子只是一介布衣,他所以让弟子如此尊重,完全是靠自己的德行、智慧和才学。可是孔子本人却非常谦虚。他说,自己配不上“圣”和“仁”这两个字眼,自己可以称道的只是追求“圣”和“仁”的境界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来不觉得疲倦,如此而已。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他告诫弟子说,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要谦让。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矢之,很好地显示了孔子师徒的平等关系,子路丝毫没有来自老师的压力。 从人格上说,孔子是把弟子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而且,他对弟子充满了关爱。选文第11则:“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这里“问”不是通常的询问的意思,而是探问、问候、慰问。伯牛不愿见人,所以孔子透过窗户亲切地握着他的手。这个细节,透露了孔子对伯牛的无限关爱。孔子当时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反复感叹道:“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包含着他对伯牛德行的推许,流淌着孔子对伯牛的深情。选文第9则“贤哉,回也”一段,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叹。 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教学要注重启发和引导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为,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能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如果教他一方面的道理,他却不能类推出其他方面的道理,便不再教他了。据他的学生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可见他的启发式教育很成功。不仅如此,孔子还认识到启发、引导时机之重要,即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必须与受教育者的主观条件和内心要求合拍,否则只会事倍功半,或者徒而无功。教师怎样把握好这个时机呢?据其说,应该在意学生的反应。如果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教师就应该进行开导;如果开导无效,则只有“舍之可也”。不问学生的接受水平,不看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一味地灌输,并不能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未来从事教师行业的师范类学生学习的内容。学生受教育、长知识,进步的关键在于自己,如果自己没有求知的欲望和掌握知识的客观条件,那么进步的时机也没有成熟。对教师来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步骤。“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追求的教育效果,是学生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有这种悟性,那么其他有关学习内容也就相通了。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启发学生的悟性,悟性开发了,一通百通的奇迹就会出现。学习中的举一反三,既可以从书本到社会,更可以从社会到书本,也可以从书本到书本,社会到社会,他们是相通的。现代教育注重开发学生的这种智力,它在学生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相当于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体现。孔子的这种思想在现代教育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中国传统智慧的教育思想结晶。 四、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清醒地发现不同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先进》),“师也辟,由也喭”(《先进》),“由也果”“求也艺”(《雍也》)等等。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顺应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引导他们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之路。如同样是问“仁”,他有不同的回答:颜渊问,答“克己复礼”(《颜渊》);仲弓问,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樊迟问,答“爱人”(《颜渊》)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子张问,答“恭、宽、信、敏、惠”(《阳货》)。孔子回答学生问“仁”,自然不会随口以想到的一句话作答。另外学生问“政”,他也有不同的回答。这说明他的回答是有针对性的。另一个例子可能更能明确地说明这一点。《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各有不同的缺点,子路过于胆大,冉有过于退缩,所以孔子叫子路审慎一点,而叫冉有果敢一点。因材施教,宛在眼前!此外,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乃是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差异而选择教学内容,不是有所歧视或等级观念使然,而是讲求实际,因材施教。 后世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研究著作可谓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但我们今天学校教育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却不得其三昧。其一,学校班级制教学,一个班数十人,每一科就一个授课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本就困难,而且应试教育只要求出分数,根本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因材施教在我们的教育中基本看不见。其二,仍然是为了应试的需要,填鸭式教学法充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机械地灌输似乎成了一种共识,“高分低能”成了许多人对学生的第一观念。启发式教学法在我们今天似乎成了一种奢望。其三,我们的学生为强大的压力所迫,一味学习知识,往往难以消化吸收,不善于思考也成了一种通病。其四,现在的学生为学习而痛苦还来不及,何况以学习为乐?“乐学”真的成为了不可企及的理想。教育本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工程,然而如果说这项工程的实施过程只能给学生带来痛苦,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失望而痛心的事啊!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所留下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影响深远。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俗的,而不是宗教的;是现实的,而不是虚妄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一座丰富的宝藏。 (李多伟 张丽红 甘肃省张掖临泽县第一中学 73420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